DFAC財務績效評價思考

筆者經過對 dfac 深入分析后發現,dfac 償債能力仍然有些薄弱;雖然“163 計劃”提高了其成本,并沒有帶來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但是提高了產品凈利率,使得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對輕型商用車的高度市場占有率也更加穩固。然而,dfac 還需要增強成本控制,進一步提高銷售效率,減少存貨帶來的資金壓力。所以不僅 dfac 仍需進一步改善,汽車制造業的相關企業也需要進一步發掘自身問題,提高財務績效水平,助力企業安穩度過轉型期,提高行業整體水平。
1.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自從1956年7月14日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生,開啟了我國汽車制造業茁壯發展之路。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汽車制造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擔任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汽車制造業不僅帶動了金融信貸業的發展,而且提高了鋼鐵工業和石油工業等產業的增長空間。但隨著國民經濟的提升,居民收入越來越高,汽車質量對市場份額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所以為了提高質量,汽車制造商的成本也會逐漸增多,利潤逐漸減少。近年來,經過了高速增長期,汽車市場逐漸進入存量市場。如圖1.1所示,自16年開始,汽車制造業總資產增長率逐年下降,在19年達到谷底,不足3%,直到2020年才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近年來總資產增長率的平均值。面對著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汽車制造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壯大,就要提高自己的財務績效水平,支撐自己在轉型期中站穩腳跟。

圖1.1 汽車制造業資產變動圖
財務績效是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一旦變差,生產經營的鏈條就會受阻,從而阻礙企業的正常運行,引發企業生存危機。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情況可以以財務績效的方式展現出來,比如:資金是否充足?資金循環是否健康?產銷循環是否通暢等等。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財務績效反映出的問題作為依據,然后進行相關決策的制定;投資者也可以根據其財務績效水平,評判企業的運行狀態。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財務績效評價方法的研究
20 世紀初期,股份制公司成為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企業的管理者開始不滿足只對成本控制的研究,開始著眼全局,探索企業整體財務績效的提升,dolnason brown(1919)是杜邦公司的財務主管,他以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為中心,分層次細化了與之相關財務比率,并根據這些財務指標的數理關系將它們關聯在一起,構建了較為全面的財務績效評價方法,并以公司的名字將該方法命名為杜邦分析法。雖然這種方法較為全面且具體的分析了企業的相關財務指標,但是無法證明哪些相關指標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較大,就無法準確的評價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根據杜邦分析法的思路,alexander wole(1928)在對企業進行評價的時候,提出了沃爾評分法。沃爾評分法的重點創新在于,它相關指標進行賦權,清晰的構建了評價企業財務績效的綜合得分模型,可以了解相關指標對整體財務績效的影響程度。但是由于沃爾分析法的賦權是固定的,主觀色彩的影響使得該方法缺乏客觀性,會對財務績效的得分產生一定的影響。經過股份公司進一步的發展,對企業財務績效評價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思騰絲特公司最先指出了經濟增加值的概念,joelm.stern(1995)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基礎,結合剩余收益理念,以企業的增加值為根本,將投資者的投入成本,也就是資產的機會成本加入考慮范圍,以一個新的視角構建財務績效評價體系,拓寬了學者們的研究思路。隨后,robert 和 david(1993)將非財務指標也考慮在內,從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到學習創新,加上對企業客戶的考量,將這四個維度融入到平衡計分卡中,使績效評價不僅只考慮股東價值最大化,加入了對除股東外的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分析,為其他學者對財務績效研究提供了相關參考。基于投入產出的視角,carlos pestana barros 和 peteru.c(2007)采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對意大利機場的財務績效進行了實證分析。利用 2001 年至 2003年的數據,該研究測試了不同的關系——維度、管理地位和工作量——以衡量意大利機場與前沿財務績效的接近程度。一年后,sergey samoilenko 和 kweku-muataosei-bryson(2008)基于方法之間的相關性,將聚類分析融入到了數據包絡分析法中,使所構建出的分析模型更加細化。運用這種分析模型所得出的評價結果不但更加客觀,還對公司管理者決策的有效性產生了正面影響。k.y.tippayawong(2015)運用因子分析法選擇了 32 個指標,利用因子分析法處理數據和客觀賦權的優勢,對泰國 50 家電子企業進行了財務績效評價,發現有無綠色制造將對企業的財務績效產生較大的影響。
.......................
2.相關理論和方法
2.1 相關概念
2.1.1 財務績效
財務績效是企業在規劃和實際經營過程中為實現最終經營目標所做的準備,是公司在應收賬款管理、資金使用的效率、產權比例等方面體現綜合預期的結果。其運用財務績效評價方法和相關的財務指標,從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經營能力四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對企業財務績效的研究,不但可以發現企業財務的相對狀況,還能從側面發現其他非財務問題:企業的戰略是否取得成效、財務狀況受那些因素影響、最后如何進一步發展等。
2.1.2 財務績效評價
財務績效評價是建立在財務績效理論的基礎之上的,是指運用相關財務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科學適宜的評價財務績效水平的高低好壞。從沃爾評價法的出現以來,各個學者運用了越來越多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來評估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旨在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發展趨勢。雖然財務績效評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沒有考慮非財務指標的影響。但正是如此,有效區分了績效評價的中財務與非財務之間的層次,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可以得出更有針對性的結果。
...............................
2.2 財務績效理論基礎
2.2.1 委托代理理論
委托代理理論是指公司委托專業人士行使一定的權利。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及管理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果一些企業所有者的管理能力不足,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將公司治理的越來越好。那么就需要聘請管理者來代替企業所有者進行管理。但是,企業所有者能獲取利益時,企業的管理者不一定就能得到相應的獎勵。為了保持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一致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護兩者的利益都不受到侵犯。一是通過激勵機制,可以通過現金獎勵,或者可以給代理人分配股權,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沖突,統一兩者的目標,共同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努力。二是監督機制,企業可以建立科學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來評價代理人經營管理的優劣好壞。這樣一來,委托人就可以直觀的了解到企業經營管理者對公司的決策是否符合公司的狀況,即使沒有直接管理公司,也可以了解公司的運行狀態,進而決定對代理人的獎勵或者處罰,促使代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努力實現企業所有者權益最大化。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在委托代理理論中承擔著重要角色,通過對企業財務績效水平的界定,可以判定經營者的管理能力,了解管理者的決策對企業的影響,使所有者的權益不因為管理者的決策而受到重大損失。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論,對 dfac 的財務績效評價進行研究,為 dfac 所有者的評估提供參考。
2.2.2 利益相關者理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無論是企業的所有者、管理者、員工、債權人,還是供應商、競爭者、消費者等等,都與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利益相關者理論就是指管理者為了平衡這些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所作出的一系列管理活動。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利益相關者,都對企業的財務績效能力有著要求。企業所有者要求企業擁有持續且良好的盈利能力;員工則注重企業的穩定發展能力;供應商等則注重企業能否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交易;政府也需要根據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為行業的發展進行宏觀的調控與引導。潛在的投資者也會根據其財務績效水平,分析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和資金的安全性,來確定自己是否進行投資。所以,財務績效評價對于不同的利益相關者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著重考慮外部利益相關者,站在其視角上,評價每股指標對 dfac 財務績效評價的影響。
................................
3.dfac 現狀分析
3.1 汽車制造業總體情況分析
3.1.1 汽車制造業發展優勢分析
.............................
3.1.2 汽車制造業發展劣勢分析
..........................................
4.dfac 財務績效評價
4.1 dfac 財務績效評價方法選擇
........................................
4.2 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選取
..................................
5.dfac 財務問題剖析及相關建議
5.1 dfac 財務問題剖析
在本文第四章分析中,從行業和企業自身的角度,對 dfac 的財務績效水平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由各個公因子得分及其排名可知,持續盈利能力因子 f1、營運能力因子 f2、償債能力因子 f4 是影響 dfac 財務績效綜合評分的關鍵因素。在因子 f1 中,總資產凈利潤率 x4、營業凈利率 x5、成本費用利潤率 x6、營業收入增長率 x10、總資產增長率 x11 和每股收益 x12 六個指標的系數普遍較高。在這六項指標中,盈利能力的載荷值較大,且其他指標與企業的獲利能力也有較大關聯。加上無論是行業的整體狀況還是企業六年內的變化趨勢,持續盈利能力得分基本都為負值,拉低了財務績效的綜合得分。償債能力因子是導致 dfac 在行業內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但是在行業近六年的得分中,其波動比較大。所以下文主要從 dfac 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著手,深入剖析dfac 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5.1.1 償債能力層面

表 5.1 dfac 償債能力情況
從表 5.1 能看出 dfac 的各項指標除了在 2016 年波動較大外,其他年份的波動都比較小。流動比率從 2017 年開始較前兩年有所提升,說明企業對自身短期償債能力有所改善。經過同行業對比,發現行業平均流動比率為 1.52,雖然同樣低于標準值 2,但仍然高于 dfac。說明企業總體上流動比率偏低,反映了公司的流動負債只有較少的流動資產進行還款,短期償債能力有一定的不足;經過學者研究,速動比率為 1 的時候,企業的償債能力較好。而 dfac 的速動比率常年在 1 上下波動,且波動幅度不大,說明企業速動資產管理情況保持不錯;但一般制造業的資產負債率應在 60%以下,dfac 的資產負債率一直在 60%上下波動且近幾年波動幅度不大,說明 dfac 具有一定財務風險。dfac 流動負債六年來波動幅度相對流動資產來說較小,但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卻一直較高,在 2017 年經過一次上升后,三年內一直高于 95%,直到 2020 年才有所回落。
5.1.2 持續盈利能力層面
...............................
6.研究結論、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結論
隨著汽車制造業進入存量市場,我國汽車企業也面臨著產業轉型,研究汽車企業的財務績效評價可以給汽車企業的相關利益者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通過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搜集國內、國外相關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指標、方法,并結合汽車制造業的相關研究對其進行總結和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因子分析法,根據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選取原則及選取依據,構建了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和盈利質量五個維度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然后對行業內 34 家企業進行對比評價,發現 dfac 除盈利質量因子得分排名較差外,其他公因子得分排名雖然靠前,但經過對 dfac 深入分析后發現,dfac 償債能力仍然有些薄弱;雖然“163 計劃”提高了其成本,并沒有帶來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但是提高了產品凈利率,使得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對輕型商用車的高度市場占有率也更加穩固。然而,dfac 還需要增強成本控制,進一步提高銷售效率,減少存貨帶來的資金壓力。所以不僅 dfac 仍需進一步改善,汽車制造業的相關企業也需要進一步發掘自身問題,提高財務績效水平,助力企業安穩度過轉型期,提高行業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