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機器學習的財務報表舞弊甄別思考

基于機器學習的財務報表舞弊甄別思考一一以撫順特鋼為例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財務報表舞弊行為存在許多弊端,不僅會使得會計信息失去真實性,還會使得信息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從而影響市場資源配置并妨礙市場良性發展,甚至導致整個社會出現經濟危機。如何有效甄別財務報表舞弊,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本文基于機器學習對財務報表舞弊進行甄別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和學術價值。
1.1.1 研究背景
財務報表舞弊的危害極其巨大,十八世紀初的英國南海公司舞弊就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因為該公司的財務報表舞弊導致了早期西方資本市場的崩潰;二十世紀初,世界的經濟之所以倒退幾十年,正是源于美國資本市場上財務報表舞弊的風行;二十一世紀初的美國安然事件,更是使得市場上中小投資者及大眾的信心被嚴重挫傷,也使得美國剛剛復蘇的經濟再次受到創傷。而我國的資本市場也是如此,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建立開始,與財務報表舞弊相關的案例就層出不窮。主板市場中,有以鄭百文為代表的一系列企業前仆后繼;中小板市場內,綠大地利用關聯公司虛增收入和利潤,成為中小板市場上第一起財務報表舞弊的案例;創業板市場上,萬福生科舞弊手段更加隱蔽和潑辣,通過偽造銀行回單、虛增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在最近十年我國上市公司中,每年因財務報表舞弊被查處的企業持續增加,2020 年共有 27 家上市公司因財務報表舞弊被證監會處罰,其中上海主板有 9 家,深圳中小板有 14 家,創業板有 4 家,其舞弊總數幾乎等于 2011 年至 2015 年的總和。由此可見,財務報表舞弊的危害巨大,不僅給市場上的中小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還干擾了資本市場的正常運行,更影響到資源的有效配置。
財務報表舞弊一直以來是我國金融市場及其研究領域廣泛關注的熱點。如今,各國都將財務報表舞弊工作作為重要的審查和監管任務,但由于我國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的特殊性及其受到監管制度、市場環境等許多因素的多重影響,如何有效地控制財務報表舞弊在中外都被認為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當前的學者們對財務報表舞弊的研究從初步認識這個問題到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邏輯順序來說,可以被劃分為四類:對財務報表舞弊動因的深入分析與詮釋、對財務報表舞弊甄別與預警指標的歸納與提煉、財務報表舞弊甄別與防控,以及對財務報表舞弊治理的對策討論與建議。其中在財務報表舞弊甄別和防控的研究上,學者們基于已有的甄別指標,使用數據挖掘方法構建了基于統計模型或機器學習模型的財務報表舞弊甄別模型。這些模型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已知甄別類型(舞弊或非舞弊)的企業和指標來訓練模型,從而對目標企業樣本進行分類,這類甄別方可以被歸納為監督學習方法。然而,監督學習依賴于對訓練樣本中舞弊樣本和非舞弊樣本人工標記,而對于樣本公司是否舞弊的劃分存在主觀性,往往不能將企業簡單歸類于舞弊與非舞弊兩類。
...............................
1.2 文獻綜述
本節采用文獻研究法,總結和梳理了國內外與財務報表舞弊問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對當下我國財務報表舞弊相關文獻研究的狀況情況進行了總結和回顧,按照從問題從發現到分析的基本邏輯順序對財務報表相關研究進行梳理和評述。
1.2.1關于財務報表舞弊手段的研究
外國學者早期就針對財報表舞弊手段展開了研究,通過歸納與總結上市企業的舞弊違規案例,學者們認為公司的財務報表舞弊的目標大多是針對利潤的操縱,其手段包括調整收入、少記費用,以及故意不披露關鍵信息等。bonner(1998)經過長期的深入調查研究,將財務報表舞弊行為分為 10 大類,包括高估收入和資產或低估負債和費用、虛構資產和虛減費用、夸大收入和虛構資產、操縱收入的確認時間、故意將收入和資產錯誤分類、低估或遺漏負債、關聯方交易、權益類舞弊,以及選擇性披露等。coso 報告明確指出,公司最普遍的財務報表舞弊手段有操縱收入、對成本和費用項目的操縱,以及及隱瞞重大信息等。beasley 等(2000)仔細研究了財務報表舞弊方式,發現舞弊大多都涉及到提前或高估收入。
國內學者通過研究發現,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的手段與國外相似。鄭偉宏(2019)認為財務報表舞弊手段分為虛假披露財務信息、利潤表舞弊,以及資產負債表舞弊。黃世忠等(2019)按照舞弊涉及相關科目將財務報表舞弊手段分為貨幣資金舞弊、成本舞弊、費用舞弊、減值舞弊、投資收益舞弊、主營業務收入舞弊、營業外收入舞弊,以及其他舞弊等。
另外,一些國內學者針對企業發展某個階段發生舞弊行為進行重點研究,例如 ipo財務報表舞弊等。陳漢英(2014)發現 ipo 準入指標中,最難滿足的通常是營利性指標,虛增收入成為 ipo 財務報表舞弊的主要手段,具體包括虛增其產品交易和服務提供者的客戶、在真實財務報表基礎上直接虛增銷售金額,以及利用企業關聯方等。陳仕清(2018)認為虛增收入(包括通過虛構交易來偽造憑證、違規確認收入,以及關聯交易等)、虛增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包括虛增銀行存款、虛增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以及虛增投資等)、虛減成本費用、虛減負債,以及關聯交易等是 ipo 財務報表舞弊的常見手段。王笑凡(2018)以因 ipo 財務報表舞弊,而受證監會處罰的企業為研究對象,認為 ipo 財務報表舞弊行為具體舞弊手段一是偽造票據和憑證,虛構整個貨物流轉過程;二是通過偽造銀行單據,虛構了銷售的回款手法有偽造票據、虛構貨物的流轉,以及虛構銷售回款等。陳卓等(2021)基于對證監會 2012 年至 2017 年行政處罰公告的歸納,將財務報表舞弊歸納為虛構收入類、財務調整類,以及不正當關聯關系及交易類。

圖 1-1 研究框架結構圖
2 財務報表舞弊的理論概述
2.1 財務報表舞弊相關概念辨析
為明確本文研究目標,本節首先對相關概念進行辨析,與財務報表舞弊概念類似的有盈余管理、會計錯誤,以及會計信息失真等。
2.1.1 財務報表舞弊
treadway 委員會對財務報告舞弊定義為,因行為人的故意行為而直接誤導財務報告使用者。coso1999 報告認為,財務報表舞弊是企業在工作過程中,任何蓄意隱瞞錯報,或者惡意從事對企業財務審計報告和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的結果產生直接危害的規違法行為。美國審計通用準則 sas99 中指出,財務報表舞弊行為主要包括:偽造和篡改憑證、故意選擇性忽略或虛假披露,以及濫用會計政策等。由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財務報表舞弊的具體定義在理論上還是較為明確,財務報表舞弊是故意違反現行會計規則的行為。
2.1.2 盈余管理 katherine schipper(1989)認為“盈余管理是通過干預財務報表披露過程,以獲取私人利益為目的的披露管理行為”。魏明海(2000)認為盈余管理是“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告時構造交易事項,以誘導使用者做出判斷的過程”。綜合中外學者對盈余管理的界限的定義,其最大共同之處在于,他們都是認為盈余管理本身是一種故意的行為,其目標是通過對財務報表施加影響來誤導財務報告使用者。同時,與財務報表舞弊不同的是,盈余管理沒有公然違背對先行會計準則,這就增大了我們發現盈余管理行為的檢查難度。
藍帶委員會還明確地指出了區分企業財務報表舞弊與盈余管理的一個重要標準,那就是編報及披露的報告是否符合 gaap 的規定。財務報表舞弊是對 gaap 的公然違背,盈余管理盡管符合 gaap 規定,但其根本上卻無法反映該企業的真正經營業績。dechow p.m(2000)將財務報表舞弊和盈余管理的區別以圖 2-1 列示進行了總結歸納。

圖 2-1 盈余管理和財務報表舞弊區別圖
................................
2.2 財務報表舞弊的手段
黃世忠等(2019)按照舞弊涉及相關科目將財務報表舞弊手段分為貨幣資金舞弊、成本舞弊、費用舞弊、減值舞弊、投資收益舞弊、主營業務收入舞弊、營業外收入舞弊,以及其他舞弊等。本文進一步將其劃分為利用會計操縱、利用重大項目資本經營杠桿,以及利用關聯交易實施財務報表舞弊。
2.2.1利用會計操縱實施財務報表舞弊
(1) 操縱收入、成本費用類科目以調節當期利潤
企業為調節當期利潤,最常見的做法是對收入和成本費用類科目的調整。利用操縱收入實施財務報表舞弊的方式手段主要包括:操縱收入確認期間(提前或遞延確認收入)和捏造收入等。《企業會計準則第 14 號》(財會[2017]22 號)中明確規定了企業實現收入的原則,但是,有些企業以開具發票的時點所屬期間作為收入確認期間,在必要的時間提前或遞延開具發票的時間,從而實現調節當期利潤的目的。捏造收入通常包括白條出庫、虛開發票等。與操縱收入確認期間不同的是,其整個業務本質上是不存在的,企業在捏造當期收入后可能會偽造票據和憑證,虛構整個貨物流轉過程,并通過偽造銀行單據虛構銷售的回款。
操縱成本費用類科目實施財務報表舞弊的手段主要包括:對成本費用進行資本化和推遲確認費用等。成本費用資本化通常通過篡改系統將計入當期的成本轉回存貨科目、將當期的費用計入在建工程等,這通常會導致固定資產和存貨科目的虛增。推遲確認費用通常利用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以達到調節當期利潤的目的。
(2) 虛增資產、隱藏負債以增加所有者權益
企業為增加所有者權益,最常見的做法是虛增資產和隱藏負債。虛增資產又包括通過偽造和篡改憑證虛增流動資產,例如對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等項目的虛增;通過會計政策的濫用虛增非流動資產,例如對非正常變更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方式,修改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等;通過隱藏已發生的損耗和費用,例如不處理資產跌價損失和盤虧損失等。隱藏債務的手段主要包括隱藏流動負債,例如短期借款、應付票據等;隱藏非流動負債,例如長期借款等,及時有效的對債權人進行函證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注意的是企業可能存在與關聯方合謀來隱藏債務。
............................
3 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案例解析
3.1 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事件回顧
3.1.1 撫順特鋼基本情況概述
......................................
3.1.2 財務報表舞弊事件始末
........................
4 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甄別
4.1 數據來源與指標選取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的主要影響
4.1.1 財務報表舞弊指數的提出
...............................
4.1.2 甄別樣本數據來源
.........................
5 研究結論與案例啟示
5.1 研究結論
財務報表舞弊行為一直是滋擾我國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一大惡疾,本文在總結前人對財務報表舞弊研究成果基礎上,首先闡述了財務報表舞弊甄別研究背景和意義,對財務報表舞弊手段、動因理論,以及甄別模型進行綜述整理,說明了本文研究思路與方法進而提出本文的基本框架。其次,對財務報表舞弊相關概念、舞弊手段、甄別模型,以及理論基礎進行理論梳理。再者,對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案例進行回顧,并分析舞弊的主要影響和危害,說明舞弊甄別模型的重要性。最后,依托舞弊三角理論,借助 mlp神經網絡模型分析提出財務報表舞弊甄別指數,并將指數應用于案例分析,細致刻畫了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風險,綜上得出以下結論。
5.1.1 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兩步走”損人不利己
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的手段主要分兩步:第一步,將原本應當結轉成本的原材料,以“返回鋼”的形式直接計入存貨科目,使得主營業務的成本大幅減少,以達到直接虛增當期利潤的主要目的;第二步,為了隱藏其虛增的存貨,將其分批轉入到在建工程科目,并適時結轉固定資產資本化,再進行折舊,既能逐漸“消化”虛增的存貨,同時也通過固定資產折舊間接起到了調節當期利潤的作用。
撫順特鋼的財務報表舞弊行為“損人不利己”,不僅使中小股東受損,給投資者帶來信任危機,影響整個市場良性發展。同時,撫順特鋼的財務報表舞削弱了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隨著舞弊的加劇,該企業的盈利能力急速下滑,償債能力、運營盈利能力也逐漸惡化。
5.1.2財務報表舞弊指數的構建,及時有效甄別出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
財務報表舞弊指數的構建,能夠及時有效甄別出撫順特鋼財務報表舞弊,其優越性表現在:首先,財務報表舞弊風險指數基于舞弊三角理論概括了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就有強集成性的特點,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數。其次,財務報表舞弊指數借鑒了金融領域指數化的研究,基于非舞弊公司不確定性和舞弊甄別模型局限性的探討,構建了連續性的指數型指標來代替二分類模型,客觀量化企業財務報表舞弊風險的大小,彌補了現有研究分類粗糙的缺陷。再次,指數的設計思路結合了原有財務報表舞弊甄別模型(如logistic 回歸)對舞弊甄別指標進行線性加總的“與”的思路,另外還采用了對舞弊風險程度打分的“或”的思路,按照舞弊三角理論的基本含義,舞弊主要是由三個基本因素共同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并且任何一個基本因素都不能缺席,或者如果這三個基本因素中的其中一個足夠強烈,即使其他因素都很弱也很有可能會誘發舞弊行為。相對于傳統的舞弊甄別研究,財務報表舞弊指數更靈敏,也更符合實際,應用價值更高。
...........................
6 結束語
本文的研究內容是以財務報表舞弊甄別相關文獻為基礎,以總結專家學者在財務報表舞弊的研究理論為依據,從而明確了研究脈絡。本文基于非舞弊公司不確定性和舞弊甄別模型局限性的探討,以舞弊三角理論為指導選擇和篩選了財務報表舞弊甄別指標,利用 mlp 神經網絡模型對各指標的閾值進行確定,得到財務報表舞弊風險指數,細致地描述了財務報表舞弊風險。最后使用案例分析法,來支持并檢驗甄別模型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進一步了解了報表舞弊手段在企業是怎樣被運作,并從舞弊三角理論的角度上提出啟示和治理建議。
本研究所采用的數據大多是證交所和網絡披露的數據,拿到的不是第一手資料,對數據的可靠性有待核查。同時由于本人專業的限制,沒有在法律層面提出一些對推進治理財務報表舞弊的舉措。希望今后可以不斷完善自我,通過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學習,彌補自己知識上了欠缺。
另外,由于財務報表舞弊動因的多樣性,所以在對甄別指標的選取和篩選過程中,也需要綜合考慮宏觀國家政策因素、行業發展因素,以及微觀企業治理等因素。本文通過財務報表舞弊指數的構建,希望可以在財務報表舞弊的甄別的研究思路上盡自己綿薄之力。客觀地說,財務報表舞弊的甄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報表舞弊的手段、方式在不斷變化,甄別指標和模型的選擇也要隨之不斷調整,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以此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