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確定環境下的中恒集團財務戰略轉型探討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結論:一是對中恒集團 2016-2020年 3季度的財務數據計算后構建出了中恒集團的財務戰略矩陣。中恒集團 2016-2019 年位于財務戰略矩陣的第一象限,在 2020 年 1季度短暫的下滑到第三象限后于 3 季度重回第一象限,再結合企業所處生命周期階段的財務特征來看,其在轉型過程中實際采用的財務戰略與財務戰略矩陣理論的指導意見在多數情況下是一致的。通過分析印證了財務戰略矩陣和企業生命周期結合可以在企業的實際財務戰略選擇中起到指導作用。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2020 年 1 月下旬,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中國迅速傳播擴散,到 3 月中旬,世衛組織正式宣布將新冠肺炎疫情列為全球性大流行病。這次疫情極大的沖擊了全球供應鏈及金融市場,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導致企業所面對的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大大增加。根據世界經濟指數網站統計顯示,2020年第 1 季度全球的經濟不確定性指數達到了近 50 年的最高值,遠超 2004 年的非典疫情和 2008 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圖 1.1)。

圖 1.1 1970q1-2020q1 世界經濟不確定性指數
與此同時,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也暴露了我國在公共健康管理、應急管理特別是戰略物資儲備等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特別是整個疫情期間,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口罩、防護服等重要防護物資極度短缺問題。因此,國家提出了要加大在公共健康衛生方面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國家戰略物資儲備體系。作為廣西中藥制藥企業的龍頭,中恒集團在發現口罩等防護物資短缺問題后,緊急搶購了 10 臺口罩生產線并陸續投產,隨后又宣布增資 9.7 億元,成立全資子公司中恒醫療,主要從事防疫抗疫類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中恒集團這一系列大手筆動作,既是響應政府建立完善醫療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號召,同時也是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大,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的關鍵時刻開始的戰略轉型。
.......................
1.2 文獻綜述
隨著企業戰略理論體系的進一步豐富完善,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逐漸認識到財務戰略對企業整體戰略的重要性,將企業的財務財務戰略作為單獨的一部分戰略來進行研究。本文準備結合企業生命周期理論,采用財務戰略矩陣對中恒集團的財務戰略轉型進行案例分析。因此,本文主要圍繞財務戰略理論研究、財務戰略分析方法及其應用展開文獻綜述。
1.2.1 財務戰略研究綜述
首先是財務戰略的定義及目標研究。最初的財務戰略,只是是作為企業戰略的一部分來研究,隨著戰略管理理論的研究不斷深入,財務戰略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相關的研究也逐漸得到開拓。麥肯錫(mc kinsey &company,inc.)的一項實證調查,使得財務和戰略的關系被重新認識。david allen(1991)認為財務戰略是企業管理層設計的一套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最終目的,保障企業財務穩定發展的模型。劉志遠(1997)對財務戰略的概念進行了總結并闡述了財務戰略的計劃與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ruth bender(2003)也認為應該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其財務戰略的目標,并論述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兩種方式:降低融資成本和提高資本回報率。zainal abidin a(2015)認為適應和協調企業的宏觀、微觀環境,并且與總體戰略相匹配是財務戰略的根本目的。董娟(2015)指出財務戰略以企業戰略為導向,以科學的方法對資金的運動進行發展規劃,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sanz l(2016)提出財務戰略的根本目的是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
其次是財務戰略的研究內容。slater 和 zwirlein(1996)提出財務戰略的主要內容是投資、籌資和分配,重點是規劃資本結構、資金分配和在投資比例。徐光華和沈弋(2011)從共生理論這一角度出發,對企業財務戰略與社會責任戰略進行耦合,提出了共生投資戰略、共生籌資戰略和共生收益分配戰略。cheluget d c(2014)認為財務戰略的內容包括確定投資水平、協調經營戰略、制定財務預算等,是一種長期的綜合決策。buckland r(2016)和 davis e w(2016)也認為財務戰略是一種綜合性策略,包括企業籌資、投資以及營運管理這三大過程。
第三是關于財務戰略轉型的研究。張燕云(2012)提出,為確報企業轉型成功,企業需要以財務能力的變化為依據及時調整發展戰略。胡逸冰(2017)的觀點則是轉型期企業對財務資源的需求更大,其中資金是企業運轉的關鍵,應在財務戰略中重點關注,這與王滿和何新宇(2017)的觀點相呼應,即僅靠貸款的籌資無法滿足轉型期企業的需求,需要尋求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來緩解資金壓力。
..........................
第 2 章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的界定
2.1.1 經濟不確定環境的界定
經濟不確定是由薩維奇(savage)首次提出。經濟不確定是企業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無法避免的。經濟活動中的各方參與者,無論是企業、個人還是政府,都不能對宏觀調控做出準確的判斷,由此產生的風險叫做不確定性風險。政府作為市場的監管者,政策的制定者,而企業只是政策的執行者和市場的參與者,無法獲得確定的宏觀政策的信息,也無法精確判斷政府調控的走向。這種角色的不同讓企業在面對宏觀調控的時候不具有優勢。企業會根據當前市場經濟大環境和市場情況,來對經濟走向和宏觀政策進行一個判斷,但是這種判斷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甚至在政策頒布之后,政策的執行力度和對市場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也是有待觀察的。企業所面臨的大環境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這種經濟不確定性,通常伴隨著風險,會影響企業決策的效率甚至導致企業做出錯誤的決策,很多上市公司會選擇在年度報告中向投資者提示經濟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
2.1.2 財務戰略類型的界定
為了對財務戰略進行更細致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需要明確財務戰略的分類。分類標準主要有職能類型和綜合類型。按照職能來分類,企業的財務戰略可以分為投資戰略、融資戰略和利潤分配戰略。投資戰略是指企業對于自身投資活動的規劃。企業的資金是有限的,對于市場上眾多投資項目就必須有取舍,投資戰略代表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融資戰略是指企業戰略性的融資計劃,融資戰略可以回答什么時候需要錢、需要多少錢,錢從哪里來等問題,企業的投資戰略和利潤分配戰略都會影響企業的融資戰略。利潤分配戰略主要關系到企業的利潤分配活動,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最后一步。利潤分配方案關系著企業的現金流、留存收益和市場對企業的看法,對企業有著重大意義。

表 2.1 企業不同生命周期現金流組合類型
.........................
2.2 理論基礎
2.2.1 企業價值創造理論
企業價值創造,是其企業通過自身的經營活動所創造的增量價值。所謂增量價值,就是企業經營成果扣除成本的差額部分。一般來說,經營成果我們用稅收凈利潤來表示,成本用總資本成本來表示,那么企業所創造的價值就是稅收凈利潤減去總資本成本。當經濟增加值為正數的事情,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才創造了價值,如果為負數,表示著企業的經營成果不足以彌補企業所投入的成本,企業做的是“虧本的買賣”。
企業價值創造是衡量企業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相對于單純比較產出指標,它還考慮了企業的投入,更能反應企業真實的價值創造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價值創造也是一個絕對值,和其他絕對值指標一樣,在衡量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的時候會有失偏頗。
常見的企業價值創造的衡量方法包括會計指標、經濟附加值、市場增加值和平衡記分卡,本文選取經濟增加值指標來衡量企業的價值創造。經濟增加值,又簡稱 eva,是諾貝爾經濟學家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和默頓·米勒(merton miller)所提出來的衡量企業價值的指標 。傳統的會計指標習慣用利潤等絕對值指標來衡量企業的業績,而 eva 則是將企業的投入和產出的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能準確衡量企業在各個階段的業績。除此之外,可以借助 eva 的計算過程來分析企業經營所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改進財務戰略。因此,經濟附加值指標面世之后,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運用。
經濟增加值等于稅后凈營業利潤減去加權資本成本,其中加權資本成本用企業投入的資本總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來表示。從公式可以看出,經濟增加值首先考慮得是企業的營業利潤,排除了非經營性因素的影響。其次,經濟增加值用的是差額指標,當企業的利潤在增長,但是利潤增長的幅度小于企業資本投入的增長幅度,那么投入資金的邊際產出就是負數。如果只看利潤這一傳統指標,難以反應企業真實的創造能力。而經濟增加值指標就彌補這一缺陷,可以科學的反應出企業的經營績效和價值創造能力,這也是本文選擇經濟增加值來作為企業價值創造指標的原因所在。

圖 2.1 財務戰略矩陣
..............................
第 3 章 中恒集團案例介紹
3.1 中恒集團概況
.............................
3.2 中恒集團的戰略轉型之路
....................
第 4 章 中恒集團財務戰略矩陣分析
4.1 財務戰略矩陣變量計算
4.1.1 可持續增長率
.................................
4.1.2 銷售增長率
...............................
第 5 章 中恒集團財務戰略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5.1 籌資戰略存在的不足
.........................................
5.2 中恒集團投資戰略存在的問題
.............................
第 6 章 中恒集團財務戰略轉型的優化建議
6.1 籌資戰略優化
6.1.1 改善資本結構,適當提高債權融資的比例
通過前文對中恒集團的資本結構進行的分析可以看出中恒集團的資產負債率比較低,企業的償債壓力并不大,因此可以適度提高資產負債率。因為相較于股權籌資,債務籌資在降低企業總成本費用上的效果更佳顯著,這樣,企業就可以用更低的資金成本,獲取更多的資金來為企業的發展服務。同時,由于債務利息是允許稅前扣除的,因此可以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進而增加企業的市場價值,起到激勵經營者的目的。同時,過高的資產負債率會使企業更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沖擊,動搖企業的財務根基,因此需要加強對企業經營風險的控制,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控制在 70%的警戒線以下。
6.1.2 靈活選取債務融資方式,降低債務籌資成本
從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恒集團的債務融資方式主要是短期借款,2020 年才開始使用長期借款來籌集資金,但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債務資本籌集方式均未涉及。建議中恒集團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采取多種形式籌集資金,改變其債務資本結構單一的問題。同時,通過對長期借款、短接借款等融資方式的組合優化,進一步降低債務籌資的成本。
........................
第 7 章 總結與展望
7.1 研究結論
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大的環境下,中恒集團為了破解自身發展瓶頸,大膽實行戰略轉型,而制定出適應企業戰略轉型的財務戰略是企業成功實現戰略轉型的基礎。因此,文章在對中恒集團的內外部環境分析后,選取了中恒集團 2016-2020年 3 季度的財務數據,從財務戰略矩陣理論出發,結合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對中恒集團此次戰略轉型的財務戰略進行分析,查找中恒集團轉型過程中財務戰略的不足之處,在提出對應的優化建議。經過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結論:
一是對中恒集團 2016-2020年 3季度的財務數據計算后構建出了中恒集團的財務戰略矩陣。中恒集團 2016-2019 年位于財務戰略矩陣的第一象限,在 2020 年 1季度短暫的下滑到第三象限后于 3 季度重回第一象限,再結合企業所處生命周期階段的財務特征來看,其在轉型過程中實際采用的財務戰略與財務戰略矩陣理論的指導意見在多數情況下是一致的。通過分析印證了財務戰略矩陣和企業生命周期結合可以在企業的實際財務戰略選擇中起到指導作用。
二是在對中恒集團的財務戰略轉型研究中發現中恒集團的財務戰略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存在股權資本占比較高,沒有充分發揮財務杠桿作用;過于依靠短期借款籌集資金;投資方式較為單一,投資收益率較低;股利分配方式不靈活、股利支付率較高等問題,這些問題勢必會影響企業的戰略轉型。
三是針對研究發現的問題,從籌資戰略、投資戰略、股利分配戰略及與企業生命周期相匹配四個角度提出了優化建議:籌資戰略方面建議提高債權融資比例、靈活選取債務融資方式;投資戰略方面建議實行多元化對外投資、合理規劃對內投資;股利分配戰略方面建議合理制定股利分配策略、發放股票股利,同時,建議企業在制定財務戰略時要與自身所處生命周期相匹配。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