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探討

本文是一篇財務管理論文,本文開展高速公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自相關概述與基礎理論入手實現財務風險概念、類別、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基礎概念界定后,闡述本次研究視角下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內部控制理論”、“最佳資本結構理論”。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站在社會發展背景下,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必然為其所屬的城市、連通的城市帶來諸多發展機遇。而參與建設、經營的企業,基于銀行貸款、社會資金的投入,同樣推動著社會資金流動速率的提升。在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強高速公路項目推動,大力支持高速公路企業開展公路建設的背景下,我國高速公路產業步入飛速發展階段,而高速公路經營為國家財政、社會經濟所做出的貢獻亦十分顯著。然而,雖然我國高速公路運營項目、在建項目均在如火如荼開展,但仍舊有部分高速公路企業并未形成健全、科學、完善的財務風險體系,即缺少風險管理意識。同時目前,大部分具備風險意識的高速公路企業,也多數為借鑒國外財務風險管理手段、方法、制度對風險加以防范,這一行為雖然可有效使高速公路與企業規避、化解部分風險,但借鑒國外策略難以同我國國情、政策相符合,因此風險管理效果往往無法達到企業管理者預期,亦無法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帶來的要求、挑戰,特別是在經營環境不斷變動的背景下,一旦經營環境變動過大,而企業又缺少健全風險防范制度,高速公路企業將面臨巨大損失甚至是倒閉。
高速公路項目最大顯著特點即投資巨大、建設工期較長,而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以及企業內各種各樣的管理問題、面臨的外部因素等,高速公路與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不斷顯現。雖然銀行貸款、社會各種融資渠道都為企業提供高速發展機會,然自身管理問題未解決,必然導致企業經營階段會面臨財務維度不可預測、不可避免的風險,特別是在企業背負大量銀行貸款,肩負高額債務背景之下,高額債務會為企業帶來巨大經營壓力。倘若這些高速公路企業債務到期階段無法實現還本付息,則貸款所帶來的風險,企業將更加無法承擔。
故高速公路企業管理者須深知,大量財務風險因素結合外部市場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因素,隨時都可能演變為企業財務危機。故只有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重視程度,通過科學、有效方法實現財務風險識別、財務風險評估,抓準企業風險點,才可確保高速公路企業在開展高速公路建設、經營工作中規避財務問題為企業帶來的風險。特別是我國在經歷 2020 年疫情發生階段,在國家面對疫情突發快速反應,快速研制藥物背景下,疫情得到良好控制。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高速公路相比其他類型企業,對風險管理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基于高速公路企業需要背負巨額銀行貸款,任何風險因素都可在不經意之間轉化為高速公路企業財務危機。故國外、國內學者紛紛針對財務風險內涵與理論、財務風險識別與評估乃至面向財務風險的控制、高速公路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策略開展深度研究,以期望通過研究推動城市、國家高速公路企業財務風險防控水平攀升,為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企業可持續生存、經營提供保障。歐美國家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就已開展財務風險管理研究,目前理論與實踐經驗不斷成熟,雖然我國在 20 世紀 80 年代方開始重視企業、項目財務風險管理,但基于我國學者基數巨大以及學者具備的刻苦鉆研精神,我國在財務風險研究工作中同樣已經取得大量建設性觀點,并面向發達的歐美國家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穩步直追。本文主要整理財務風險相關基礎理論、財務風險識別和評估以及應對的相關研究文獻。
1.2.1 財務風險內涵及理論相關研究
(1)財務風險的本質研究
從本質角度分析,財務風險,實際是企業通過對外舉債從事經營活動進程下,因一系列財務問題而致使股東收益出現波動的風險。對于財務風險的概念,rose(1995)認為財務風險主要源自于企業經營期間的負債風險。債務融資的不斷增加,同樣會導致股東面臨企業的投資風險,而債務融資成本,同樣會導致股東財務風險事件發生概率的提升。余學斌和馬麗(2011)在研究新經濟形勢下國有企業財務風險期間,指出企業財務風險是因企業開展財務活動階段,出現各種難以控制、預測的因素,致使企業實際財務經營形式偏離于預期計劃,繼而為企業帶來損失。而企業財務風險,可具體劃分為收益性風險、流動性風險、安全性風險。
(2)財務風險的決定性因素
關于財務風險決定性因素,beaver(1966)認為若想及時了解企業是否存在財務風險,不論是企業的資產收益率,亦或是企業資產負債率都可直接反映出企業經營過程中是否已經形成財務風險。sibt-ul-hasnain kazmi(2016)認為企業的行為決定著財務風險的產生。企業投資、融資、財務管理、財務決策等一系列有關于經濟的失誤,必然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誕生,而全面與部分作為相對關系,全面對沖、部分對沖,一定程度實現財務風險的環節。在 sibt-ul-hasnain kazmi 管理觀點之下,美國學者 christopher(1999)則認為除了行為,外部社會經濟環境亦是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組成因素。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不同的時期、面臨不同的經濟環境,企業將面臨不同類型的財務風險。由此論證企業的財務風險一定程度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即社會環境會對企業的社會價值帶來影響,而這種影響會讓企業面臨諸多風險因素。
........................
第 2 章 相關概述與基礎理論
2.1 財務風險概述
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可站在內部因素、外部因素視角進行分類,同時亦可以站在是否可控視角進行分類,財務類型則可劃分為經營風險、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及收益分配風險。
2.1.1 財務風險影響因素
(1)基于內部、外部視角第一、外部因素。企業外部宏觀經濟環境與政策方面,不論從短期或是長期視角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始終對所有企業產生著影響,同樣亦是企業發展的基本因素,企業的經濟效益,會隨著外部的經濟環境范疇下的物價、利率等一系列因素而變動。而如果國家經濟政策面臨改變,如消費信貸、利率調整、征收利息稅等,則政策下的企業持有成本必將隨之發生變動,如部分背負巨額銀行貸款的企業,一旦利率水平提升,則一些企業可能不具備償債能力導致企業面臨財務風險。綜合分析,站在高速公路企業視角,可能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外部因素,可歸納為利率變動、國家政策變動、匯率變動以及自然環境因素。行業背景方面,行業的發展格局直接影響行業內大量企業的經濟效益,在行業內不同生命周期下,行業的投資價值有所差異,容易為企業帶來投資風險。
第二、內部因素。主要來自于企業內部資本結構、投資決策、籌資行為、財務管理水平等多個維度,企業內任何涉及資金的運作、抉擇,均會帶來不同類型風險因素,而企業一旦出現有關于資金決策的失誤,那么財務危機發生的幾率便大幅度提高。而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維度包括籌資環節、投資環節、運營環節。綜合分析,站在高速公路企業視角下,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因素可歸納為運營因素、風險管理能力因素、籌資因素、投資因素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因素(張麗紅,2020)。
(2)基于是否可控視角
可控風險:所謂可控風險,即通過認為、方案、調整措施等內容,在風險實現識別或是風險事件已經發生基礎上,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及時止損的風險。站在高速公路企業財務風險視角下,企業生產、經營期間可控風險包括籌資階段財務風險、投資階段財務風險以及經營階段財務風險,如客戶依賴風險、成本風險、價格風險、融資能力約束風險、經濟環境變化風險等。
不可控風險:所謂不可控風險,即在企業生產、經營期間所產生的,不能夠由風險承擔者所控制的風險。站在高速公路企業財務風險視角下,不可控財務風險包括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經濟衰退為企業帶來的風險。
.....................
2.2 財務風險相關理論
2.2.1 全面風險管理理論
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最初誕生溯源為 1949 年美國審計程序委員會下屬內部控制專門委員會,在多年研究后發表《內部控制,協調系統諸要素以及對管理部門和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專題報告,初次進行內部控制概念的界定。基于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逐漸完善,1955 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施耐德教授提出“風險管理”概念,2002年 7 月,美國國會通過薩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法案),要求只要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就一定需設立、強化內部控制系統。到 1979 年,xl 環境有限公司正式出臺該一套綜合風險管理方案,將集中不同的風險加以綜合考慮,提供出一些保險產品以及風險管理方案,這便是最早的全面風險管理策略。2006 年,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正式對全面風險管理理論作出定義。
全面風險管理理論下,強調企業根據經營的目標,在企業經營階段各步驟之中運用風險管理流程,在形成良好企業風險管理文化的同時,成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體系下涵蓋對風險的管理策略、理財措施、管理組織、內部控制系統等。
全面風險管理理論下,風險管理基本步驟第一在于建立專門實現風險信息收集的渠道,積極收集風險信息以實現風險的有效感知、分析,即實現風險的識別。第二在于積極開展風險評估,以動態形式辨別風險,實現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統籌考慮,即當前企業風險隸屬于無風險、輕度風險、中度風險或是嚴重風險,遵循風險程度實現風險排序,深度挖掘風險引發誘因。第三,以風險評估結果,有所側重、有的放矢制定面對風險的針對性策略,以識別、評估結果作為基礎支撐關注重點防控對象,制定風險的回避、損失控制、轉移、自留措施。第四為開展風險管理監督工作、改進工作,對后續企業經營進程中的風險管理工作進行持續改進、考察(sweeting,paul,2017)。
.........................
第 3 章 中原高速概況及財務風險管理現狀
3.1 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概況
3.1.1 公司簡介
.......................................
3.1.2 組織結構
.....................................
第 4 章 中原高速財務風險的識別.
4.1 選擇財務風險識別方法
4.1.1 財務風險識別方法的選擇
............................
4.1.2 對偶三角法應用步驟
......................................
第 5 章 中原高速財務風險的評估
5.1 財務風險評估方法的選擇
5.1.1 常見風險評估方法
..................................
5.1.2 財務風險評估方法選擇
.....................
第 6 章 中原高速財務風險應對策略
6.1 籌資風險應對策略
結合第4章對偶三角法分析的子指標權重排列: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產權比率,在風險評估下,得出中原高速籌資風險輕度、中度、嚴重風險可能性分別為 66.92%,24.82%,8.26%。故本小節將有所側重,首先健全中原高速償債能力分析體系,實現中原高速償債能力的保障。
6.1.1 完善中原高速償債能力分析體系
對于中原高速采取償債能力分析體系的完善,面向中原高速償債能力分析工作,企業應自社會招納、加之現有人才培養,整合專業人才專門開展企業償債能力分析工作,定期以中原高速現況進行償債能力評估,并及時匯報高層管理,以便于高層管理面對可能發生的償債危機及時采取應對策略。
(1)甄選償債能力分析體系
償債能力分析,在最初成立部門、崗位開展工作、探索階段,應甄選適合與中原高速自身的償債能力分析體系,不可直接挪用、照搬其他同類企業分析體系,以確保分析體系具針對性,同時應深度挖掘企業面對舉債存在哪些優勢、劣勢,深度分析來自于市場的威脅與機遇,設置針對性償債危機應對方案。
特別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原高速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負債籌資是一種常見的籌資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證企業平穩運行的同時,還可保證資金正常運轉,這是企業最常選擇的籌資方式之一。在建立償債能力體系的同時,需要考慮多項籌資方式,比如基金、信托等,保證資金流動性,控制企業負債比率,能按時償還短期借款,不拖欠長期欠款;其次加強對有應收賬款的管理。資金是企業正常平穩運行的保障基礎,將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完善資金循環系統,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資金的不必要流失,保證中原高速的經濟利益。
.............................
結論與展望
本文開展高速公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自相關概述與基礎理論入手實現財務風險概念、類別、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基礎概念界定后,闡述本次研究視角下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內部控制理論”、“最佳資本結構理論”。隨后以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圍繞公司簡介、組織結構、發展歷程、主要業務等進行企業概況分析,并通過中原高速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及財務基本情況來闡述目前的財務風險管理現狀。對于中原高速的財務風險識別,通過方法對比,選擇對偶三角法實現中原高速籌資、投資、經營三大維度風險識別,確認風險權重后,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開展中原高速財務風險評估,并基于評估結果,制定中原高速財務風險應對對策。綜合分析,本文經過大量國外國內文獻閱讀、資料分析、演繹與問題分析、策略制定,最終獲取如下研究成果:
(1)圍繞中原高速財務風險,組建專家團隊,以中原高速籌資、投資、經營三大主要業務方向,對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開展風險識別。在尋找 20 名成員專家團后,首先進行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識別,以專家法進行指標圈選,最終選出各風險下風險因素指標,隨后基于對偶三角法對風險因素指標進行風險審計,最終確認中原高速財務風險識別成果,主要籌資風險因素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產權比率”,主要投資風險因素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投資支付的現金、投資收益收到現金”,主要經營風險因素為“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
(2)對中原高速財務風險開展評估,結合第 4 章以對偶三角法為手段實現的中原高速財務風險下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的識別,第 5 章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對中原高速財務風險進行評估,最終基于模糊一級評估、二級評估得出中原高速財務風險范疇,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和經營風險均為輕度風險,整體方面中原高速財務風險為輕度風險。后續開展中原高速財務風險應對對策設計,圍繞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及經營風險進行對策設計,形成中原高速健全風險應對體系。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