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科技財務舞弊案例探討

本文是一篇財務管理論文,本文選取新三板市場近期發生財務舞弊的典型案例藍山科技作為研究對象,回顧了案件過程和其舞弊手段,并運用流傳較廣的gone理論對其舞弊動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通過針對研究分析得到有關防范治理舞弊行為的啟示。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多年,從初出茅廬走向蓬勃繁榮,但發展中總會遇到些許阻礙,財務舞弊正是其中之一。財務舞弊一直都是頻發事件,從國外的安然、世通、帕瑪拉特,到我國的瑞幸咖啡、康美藥業、獐子島等,都是震驚整個資本市場的典型案例。我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發展尚不成熟,財務舞弊問題在我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中均有發生,涉案金額巨大,手段也更加隱蔽,涉及的利益鏈逐漸延長,已經阻礙著我國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對于財務舞弊的研究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話題。
伴隨著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和繁榮,為適應企業各方融資需要,也為打造多層次市場結構,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新三板正式成立。新三板的成立對我國形成多元化資本市場的建設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為使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對于掛牌企業來說,新三板市場整體要求較為寬松,信息披露等相應的監管體系還不夠健全,在財務指標方面也沒有具體的規定,只對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做出了要求,這使得大量企業涌入新三板市場。也正是因為這樣,新三板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眾多問題也逐漸暴露,涌入新三板的企業良莠不齊,違規事件頻頻發生,財務舞弊事件也是與日俱增。參仙源成為新三板市場財務舞弊的第一案,科捷鋰電、銀都傳媒、華新能源、新綠股份也相繼爆出舞弊丑聞,多起財務舞弊案給新三板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聽之任之,恣意發展,時間一長,投資者就會喪失投資興趣和信心,一些真正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也將喪失資金來源。因此,對新三板的企業財務舞弊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1.2文獻綜述
財務舞弊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的資本市場中都是高頻發生的熱點事件。西方等經濟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發展得比我國更早,暴露出的問題也比我國要早得多,因此,在財務舞弊方面,國外的學者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研究。我國專家學者在國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及資本市場現狀,對財務舞弊的問題深入研究并且逐漸趨向成熟。
1.2.1國外文獻綜述
(1)國外財務舞弊動因研究
關于財務舞弊動因方面,國外學者的理論研究較為成熟。bologna和lindquist將舞弊冰山理論與舞弊三角理論進行了總結和歸納,在此基礎上升華出gone理論,該理論認為舞弊行為是由greed(貪婪)、opportunity(機會)、need(需求)、exposure(暴露)四種因素交互作用而產生的。隨后,在gone理論提出不久,bologna、lindquist又在gone理論的基礎上提出舞弊風險因子論,將道德品質和個人動機劃分為個別風險因子,將舞弊機會、暴露的可能性、暴露后的處罰力度劃分為一般風險因子。zabihollah受世通、安然等公司財務舞弊案例的啟發,提出crime理論,從cooks(財務造假者)、recipes(秘訣)、incentives(激勵)、monitoring(監管機制)、end result(最終結果)五個緯度系統全面的分析舞弊動因。這些理論在研究為財務舞弊的動因研究提供了依據。除此之外,raval(2020)認為,自我認知、自我控制、判斷轉移和自我效能是四個鮮為人知的可能導致財務舞弊的因素,這些因素通常會被忽略。hafiza等(2020)與企業高管面對面的質性訪談,訪談結果表明,即使有規范的操作程序和規章制度,國有控股公司在與政府、客戶、供應商和股東等利益相關方的關系中,也同樣存在著舞弊的風險,這一現象的明顯原因不僅在于參與舞弊活動的機會,還在于激勵和合理化,而監管者、投資者、公司在舞弊行為方面有一定的關系,舞弊三角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舞弊活動背后的動機。wright(2013)認為,在一個公司的日常運營出現問題時,特別是資金方面,它往往會用財務舞弊來掩蓋這些問題。norazida(2015)分析認為各企業會出于各自的動因和目的而實施舞弊。此外,由于信息不對稱,底層員工對企業沒有深入的認識,因此很難實施舞弊,也很難為自己獲取更大的利益,但是企業高層對企業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掌控企業,因而更有可能以舞弊的方式實現企業及個人利益。yeonkook.j(2016)認為,造成舞弊的主要因素是過度追求經濟效益,一些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基于公司治理結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來實施舞弊,從而達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第2章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財務舞弊
2.1.1財務舞弊的概念界定
西方國家涉足財務舞弊領域較我國早出許多年,并且學者之間對于財務舞弊概念的界定也頗有爭議。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認為,財務舞弊是指一個公司在被執行審計的過程中,在財務報表上缺失或篡改信息,對投資者進行蒙騙的行為。而全美反財務報告舞弊的委員會認為,這是一種刻意的非法的行為,公司通過虛報或少報等方式披露假的財務信息,以誤導報表使用者,牟取利益。注冊舞弊審查師又認為,這是利用部分錯報或瞞報的財務信息,蓄意向外界提供不實數據,使報表使用者決策失誤的一種行為。中國注冊會計師的相關審計準則中也明確了財務舞弊的定義,即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有目的地實施財務報表的造假行為,以獲取不當利益。
綜合上述概念,財務舞弊就是被審計單位刻意使用虛假財務信息,歪曲某一時期企業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誤導報表使用者使其做出錯誤決定,而被審計單位從中牟取不當利益的違法行為。財務舞弊的行為和財務失誤的行為雖然會造成一樣的結果,但二者卻有著不同的本質,前者是刻意的,而后者是無意的。
2.1.2財務舞弊的特點
(1)連續性
通常情況下,企業進行財務舞弊不會被當即發現,而通過財務舞弊得到的利益又往往是巨大的,所以舞弊行為人就會年復一年進行財務舞弊直至被發現,這個過程會經歷很多年。從現有的舞弊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企業可能是進行一次舞弊后,為了掩蓋這次行為,不得不繼續舞弊;還有可能是在一次財務舞弊中獲得了巨大利益,也沒有被發覺,為了更多的利益再次舞弊。總之這個過程都是連續的,只要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2)故意性
財務舞弊是舞弊行為人主觀意識控制實施的,有意采取某些手段達成目的的行為。舞弊行為人不能拒絕高額利益的誘惑,不顧道德和法律的制約,主動對企業財務信息實施舞弊。這不是行為人無意之間做出的,一切都是故意的、有目的性的。
............................
2.2財務舞弊動因的相關理論
財務舞弊的研究發展至今,已經形成多個相對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動因理論,本部分主要介紹冰山理論、舞弊三角理論和gone理論。
2.2.1冰山理論
冰山理論最早出現于心理學領域,后由bologna、lindquist將其引入到管理學中,形成舞弊冰山理論,也稱二因理論。該理論把財務舞弊比作海洋中的一座冰山,只露出了一小塊,而更大、更危險的卻是深藏其中。代入財務舞弊來說,水平面上的部分屬于結構部分,也就是企業組織內部結構管理方面的問題,這是客觀的、容易辨別的。而水面下的部分屬于行為部分,其內容更加主觀,更容易被刻意隱藏,比如管理者的倫理道德,個人價值觀等。冰山理論試圖證明,一個企業的財務舞弊行為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不僅受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影響,還受企業財務壓力或企業管理者道德的影響。冰山理論強調個性化行為因素更加重要、更加危險。
財務管理論文怎么寫
.......................................
第3章藍山科技財務舞弊案例介紹
3.1藍山科技公司相關介紹
3.1.1公司簡介
...........................................
3.1.2公司股權結構
.............................................
第4章藍山科技財務舞弊案例分析
4.1藍山科技財務舞弊手段分析
4.1.1虛增銀行存款
.................................................
4.1.2虛增運費支出
............................................
第5章藍山科技財務舞弊案例啟示
5.1遏制企業貪婪因素
5.1.1加強企業道德文化建設
財務管理論文參考
道德素質是企業能否進行財務舞弊的一個根本性因素,因此對于財務舞弊的防范治理,第一要做的就是加強企業的道德文化建設,這相當于在企業人員心中立起一個標桿,劃上一條紅線,從管理者到員工,全面提升道德文化水平。
首先,公司要建立科學的聘用機制、制定嚴格的選用標準,杜絕一切道德較低、責任意識淡薄的員工。在財務舞弊案中,往往是管理層人員、治理層人員或是會計人員不遵守職業道德、責任意識較低,這才給了舞弊行為人可乘之機。不僅如此,企業還要進行崗前道德培訓,讓所有員工都明白企業對道德的重視。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整體提升企業道德水平。其次,建立誠信道德檔案,定期進行考核。所有員工除了評定績效還要評定誠信道德等級,可以設立獎懲機制,還可以在官網通報批評,讓企業所有人員自我監督、相互監督,以減少舞弊發生的可能。最后,企業應該經常開展道德素質文化教育。企業可以定期安排道德誠信講座,學習國內外企業的道德文化,不定期開展道德培訓,管理者要起帶頭作用,全員參與進來,形成自己特有的企業道德文化。健康的企業文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企業員工,為員工樹立道德標桿,只有管理者及員工對財務舞弊行為有羞愧之心,才能消除貪婪之心,減少財務舞弊事件的發生。
5.1.2培養實際控制人守法意識
................................
第6章結論與展望
6.1結論
本文選取新三板市場近期發生財務舞弊的典型案例藍山科技作為研究對象,回顧了案件過程和其舞弊手段,并運用流傳較廣的gone理論對其舞弊動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通過針對研究分析得到有關防范治理舞弊行為的啟示。通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下列結論。
首先,藍山科技2017年-2019年采取多種手段進行財務舞弊。其手段包括虛列運費、虛構銷售業務、虛構研發支出、虛增資產、收入及利潤;虛構處置固定資產以掩飾固定資產不實的問題;2020年在《公開發行說明書》中編造重大虛假內容,構成欺詐發行。這些行為嚴重影響新三板市場的發展,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其次,從gone理論的四個因素分析得知了藍山科技的舞弊動因。在貪婪因素下,以zhao ruimei、譚澍母子二人為首的一眾管理者道德素質低下、貪圖個人利益,置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于不顧。在機會因素下,藍山科技一股獨大、董事會和監事會形同虛設、公司內部控制嚴重失效,譚澍一人身兼多職,藍山科技完全成為其“一言堂”。在需求因素下,藍山科技面臨著巨大資金壓力和行業競爭壓力,需要更多融資也急于搶占更多盈利空間,迫切的將沖擊新三板創新層作為發展目標,結果造成更大的業績壓力。在暴露因素下,一方面華龍證券和中興財所未盡職勤勉,并且新三板市場的披露制度要求不嚴格,使藍山科技的財務舞弊行為沒有被及時發現;另一方面,國內對于財務舞弊的處罰程度還不夠企業畏懼。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藍山科技策劃實施了財務舞弊。
最后,通過對藍山科技財務舞弊案的舞弊動因分析,本文得到了一些防范治理舞弊行為的啟示。其一,遏制企業貪婪因素,企業應該加強自身道德文化建設,同時監管部門應該對企業實際控制人進行法律教育。其二,切斷企業舞弊機會,企業要改善股權治理結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其三,支持企業良性需求,市場應拓寬融資渠道,使企業能夠尋求更多更合理的融資渠道,同時企業要設立合理的發展目標,避免出現業績壓力。其四,提高舞弊暴露的可能性及舞弊成本,中介機構應該更勤勉盡責,監管部門也要設置更加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且要提升企業舞弊成本。各方都應該盡職盡責、共同協作,這樣才能保證市場的健康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