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期文旅產業發展策略——以黑河市為例

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2020年全球旅游業因新冠疫情損失2萬億美元,2021年依然沒有改觀,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2021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42%和48%,這不僅顯示出人們對旅游的期盼,更顯示出旅游消費能力的提升。黑河文旅產業以中俄跨境旅游為主要特色,近三年受到疫情的巨大影響,但在自貿試驗區、跨境合作區、電商綜試區、互市貿易區多區聯動協同開放發展的多引擎下,黑河市對全域旅游發展進行了精準定位和規劃,為打造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礎。
一、黑河市文旅產業發展現狀
(一)高起點編制規劃
黑河市編制了《黑河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黑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發展規劃》,形成“雙核四帶四區”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總體構想(“雙核”即國際休閑城市極核與國際藥泉療養極核;“四帶”即醉美龍江邊境風景帶、古道驛站文化休閑帶、“北境1號”國家風景道、原始森林生態觀光帶;“四區”即文化風情深度體驗區、國際現代田園休閑區、原始森林生態游憩區、國際生態康養度假區)。為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及《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黑龍江省支持冰雪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文件精神,起草了《黑河市冰雪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及《黑河市支持冰雪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為后疫情時期黑河市文旅產業發展新體系的構建提出了要求,擴大了支持。
(二)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建設
基于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理念,黑河市積極打造文旅綜合體項目,即圖書館、博物館、群眾藝術館和中俄文化中心“三館一中心”項目;推進五大連池風景區益身園康養旅游度假中心項目及朝陽山東北抗聯紅色文化公園項目建設;推進遜克縣文旅附屬設施配套工程項目;推進北安市“冬季兩項”項目基地工程。
(三)精心謀劃文旅招商項目
圍繞康療養生、森林、生態、冰雪旅游等資源,謀劃確定16個文旅重點招商項目,制作了項目可研報告及項目說明ppt,印制了新版文旅招商項目冊。積極與省內外影視、科技、書畫、園藝博覽等方面多家企業進行了洽談對接。
(四)加大宣傳營銷力度
黑河文旅直播間直播193場、310小時,有100余種黑河特產精彩亮相,累計銷售金額達391萬元。黑河市開辦了文旅營銷線上培訓課堂,全市文旅部門、a級旅游景區、旅游達人及網紅共500余人參加了培訓?!霸绨埠诤游穆萌諝v”為代表的全媒體宣傳矩陣不斷擴大,已發布旅游信息1300余條。以“中俄雙子城北國養生地”為整體文旅品牌形象,串聯全市優質文化旅游資源,完善“絢麗之春”“浪漫之夏”“多彩之秋”“夢幻之冬”四季旅游產品譜系,打造“兩主六輔”旅游精品線路,呈現異域風情、北國風光、知青故里、舌尖美食、歷史追尋、歡樂冰雪等多樣黑河玩法?!昂诤迎a琿鄉野公園漫游之旅”入選文化和旅游部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在途牛旅游app開設黑河旅游旗艦店,在南京、天津、沈陽、武漢、廣州等地設立了黑河旅游推廣中心。
二、黑河市文旅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機制助推力不顯著
一是規劃設計對疫情常態化考量不足。疫情的不確定性對人員流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黑河邊境旅行社,主打的是中俄國際旅游品牌,疫情的影響已不是簡單地按下暫停鍵,而是一種常態。而這是文旅產業發展一系列規劃實施不可忽略的外部環境,但規劃設計對疫情的考量不夠突出,有些規劃項目在疫情常態化形勢下顯然無法按期完成,這對規劃目標的達成度勢必會產生影響。二是資金支撐力度不夠。文旅產業發展需要市場培養,資金回籠與周轉具有周期性特征,黑河市文旅產業發展資金主要靠政府投入,投資渠道單一且政府財力有限,這不僅影響基礎設施建設,更影響文旅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以致經營管理現代化程度不高,與文旅產業發達地區相比明顯體現出有效供給不足。三是人才支持不強。新時代黑河文旅產業發展不僅需要會俄語的旅游專業人才,還需要具備適應時代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但作為北疆邊陲口岸城市近年來人口人才外流現象一直持續,盡管出臺了各項較之前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但人口人才拉動效果并不顯著,這主要源于“吸引力”的相對屬性,并不是與自身歷史比較,而是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橫向比較中發揮作用,從這一視角對有效人才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產業要素發展動能不足
文旅產業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個方面,從這六個方面看黑河文旅產業發展動能還有待提升。一方面是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度不高,文旅產業較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區別關鍵體現在融合,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使然。黑河市雖然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和優質的自然資源,但無論是飲食文化、居住文化還是購物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滲透均顯不足,孤立分散的文化設施對旅游的文化影響力甚微。另一方面是缺乏品牌特色,盡管意識到黑河文旅產業發展要突出“紅+綠+特”,但從六要素看,真正深入人心、吸引人的拳頭產品很少。特別是缺少讓人流連忘返、念念不忘的精品。
(三)科技創新服務品質不高
中央電視臺早有“祖國各地”、“正大綜藝”,今有“中國魅力街區”、“遠方的家”等享譽國內外的旅游節目,這些成功的文旅節目產生的效應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數字經濟已然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黑河云旅游還剛剛起步,還沒有充分發揮5g、ar、vr、ai、無人機等技術對文旅產業的助力作用,產業前端的全域文游資源展示及旅游攻略推送缺失,中端帶客過程中的技術支持服務相對落后,末端的反饋回訪也沒有體現出對產業發展改進提升的作用。
三、黑河市文旅產業發展策略
(一)創新產業政策引導,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一是加強對疫情的研判,統籌安全和發展。作為對俄邊境口岸城市,中俄國際文旅與雙邊貿易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統籌疫情防控與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性矛盾。為此一方面要加強與國內外疫情信息實時共享與統計分析,通過快速精準檢測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線,把好進出關鍵通道;另一方面是積極開展線上中俄國際文旅活動,同時開展限流量、限范圍的漸進式線下文旅交流活動,為疫情下文旅產業發展進行探索性實踐。二是拓寬文旅產業投資渠道,注入產業發展活力。加大對國內外文旅招商政策設計,創新合作模式,細化權責利分配機制,明確政府未來服務條款,補齊財政短板。三是創新人才政策,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一方面是提升現有人才福利,加強對現有人才的重視,以“現實短期福利+遞進式長期福利”相結合的方式,從人才專業培訓、薪酬、住房、邊民待遇到養老異地安置、異地就醫服務及子女就業方面釋放人才政策的最大誠意,提升內部人才滿意度的同時,增強對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創新國內外人才引進方式,以項目合作引進代替單純人員引進,以柔性引進彌補剛性引進,以技術引進帶動人才引進。
(二)加強產業要素建設,增強產業發展動能
產業要素建設要凸顯地域特色和地緣優勢。一是要培育地域飲食特色文化。黑河是中俄邊界距俄羅斯最近的口岸城市,對岸又是阿穆爾州首府,培育俄式餐飲沒有比黑河更有條件的地方,俄羅斯每年4-9月的街頭格瓦斯成為多少赴俄游客的所愛,俄羅斯的各種面包、香腸乃至于俄式西餐又是多少游客的向往,對此黑河應通過原材料進口與技術工藝引進,培育正宗俄式特色餐飲文化,形成加工、培訓、體驗一體化基地。二是要提升旅居環境的文化內涵。黑河除了孤立分散的幾家書店,只有一個圖書館,閱讀空間極為有限。國內大多數城市的賓館酒店都設立了閱讀空間,并且對非住宿的市區居民開放,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另外公交站點、火車站、客運站都應打造類似的閱讀空間,使游客在閑暇之時能夠尋得一份靜謐時光,同時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促進全民讀書習慣的養成。三是要暢通景區交通運輸服務。景區的通達性不僅體現在跟團游的統一安排方面,也要體現在滿足自由行的公交服務與租車服務方面,特別是要暢通公交車與旅游景點的連線,為游客提供更經濟靈活便捷的服務。四是要挖掘景區文化服務功能。加快景區配套設施建設,在突出景區主體功能基礎上,建立多功能一體化的服務體系,使景區具有觀賞性、休憩性、療養性、娛樂性、教育性,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差異化服務。五是要打造國際精品購物天堂。作為中俄邊境自由貿易試驗區,應加大貿易自由化制度創新,使邊民和游客在自由貿易區內享受出境待遇,允許購買一定額度的免稅商品,從而發揮制度創新優勢,創建拉動中俄雙邊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促進中俄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六是要架構中俄娛樂合作新干線。俄羅斯是一個在藝術領域很有成就的國家,無論是音樂、舞蹈、繪畫、體育、還是影視在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對此在黑河口岸應加大雙方文娛合作,加大文化藝術產品進出口的同時,加強雙方文學藝術領域產品合作,促進雙方文化交融。
(三)創新產業運營模式,破解產業發展困境
黑河文旅產業發展是以文廣旅局主導,旅行社為主體的市場運作模式,由于黑河市旅行社體量都相對較小,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弱,特別是疫情期間存在巨大的生存壓力,對此黑河文旅產業應創新運營模式。一是要加大與國內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發達地區有實力文旅企業的合作,提高抗風險能力。同時,加強與俄羅斯文旅企業的合作,突出地域文旅產業特色。從而形成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聯動運營模式。二是要加大與高科技企業的合作,打破智慧旅游發展瓶頸,加快業務流程再造,使文旅產業發展適應時代特征。三是充分認識文旅產業發展的無邊界趨勢,提高資源整合能力,搭建廣納天下智慧的開放式平臺,形成產業資源從存量消耗向流量積累更新的轉變。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