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開題報告范文
論文堡
日期:2023-11-19 13:45:45
點擊:354

本文是一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包括綜述、關鍵技術、可行性分析和時間安排等四個方面 。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寫清楚。(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今天論文堡為大家推薦一篇開題報告,供大家參考。
(一)選題的意義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拉動民間投資、優化經濟結構、活躍市場等方面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小企業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左右由中小企業實現,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多戶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中小企業提供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占全國企業的75%,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全國gdp的60%左右,上交稅收占全國企業的50%左右。我國的經濟是高度外向型的,對外貿易主要依賴出口,而出口的主要市場是美國,美國人借錢消費的模式曾消化了中國過剩的產能,出現了美國的金融和中國的制造雙重繁榮,但是隨著美國金融的倒下,我國的制造也隨之受到影響,對外貿易環境逐漸惡化,出口明顯下滑,中小企業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顯著,如何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加快中小企業的出口發展便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出口面臨的生存與發展困境,既有國際上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導致外部需求萎縮,企業出口增速回落,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較大;也有國內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下調、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節能減排等措施的影響,是一系列負面因素疊加效應的結果。中小企業今天所面臨的困境,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只是“導火索”,真正的原因是我國長期以來內外經濟失衡所致型,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中小企業自身的努力、政府的扶持以及行業協會的協助,其中中小企業自身的努力是解決出口問題的根本出路;但從長遠看,對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出口產品結構無疑是一個好機會。溫總理指出:“全球金融劇烈動蕩,世界經濟面臨空前嚴峻的考驗。在這場危機面前,信心與合作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信心是戰勝危機的力量源泉。”危機和機遇是并存的,大危機必有大機遇,只要堅定信心,積極創新,努力轉型,就能轉危為機。以金融危機為背景分析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的現狀,討論其對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的不利影響,并提出一些應對策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選題的目的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動蕩不安,在經濟全球化的作用下,中國不可避免地被卷入金融危機之中。日益萎縮的歐美市場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作為中國經濟有生力量的中小企業面臨著改革開放30年來最為寒冷的冬天。針對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是本文的寫作目的之所在。
(三)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逐步放寬外貿經營權的限制 ,中小企業得以迅速發展 ,逐步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主力軍。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蔓延并以排山倒海般的破壞力席卷全球,世界經濟全面進入衰退階段,因生產過剩使競爭更加殘酷,很多企業在這一時期倒下,這將使高度依賴出口的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驗。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下,中小企業如何在危機中獲得轉機?如何在最壞的時機,創造最好的轉機?如何化壓力為動力度過漫長的經濟蕭條期?這是每一個中小企業在目前的形勢下必須探索的問題。
1、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的現狀
范萌萌(2008)在《淺談中小企業的國際貿易》一文中認為,中小企業在企業的縫隙中生存,以大型企業無法比擬的靈活性,起著拾漏補缺的作用,因此無論是中小企業品種的多樣性,還是因為地區間的成本差異產生的價格競爭力,都使得中小企業成為國際間活躍的貿易主體。何玉斌(2008)在《我國中小企業出口貿易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中認為,近幾年來中小企業出口額占我國出口總額的70 % 左右,并表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2008年以來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 ,美國經濟甚至是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中小企業出口遇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陳彥華(2009)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一文中認為,從產業關聯度看,中小企業的問題不僅僅是局部問題,而且是關系全局的大事中小企業不僅要正視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挑戰,及時采取措施,化危機為轉機,國家也應該以此為契機,不斷拓展思路,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扶持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克服困難,推動中小企業的可續發展。
2、我國中小企業出口面臨的問題
范萌萌(2008)在《淺談中小企業的國際貿易》一文中認為,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品種的多樣性;其二,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絕對成本優勢。自由競爭能夠充分發揮各市場行為主體的積極性,但是也存在明顯的盲目性與缺陷。在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流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 也出現一些問題和偏差,主要表現為過度的價格競爭、信息不靈通和缺乏規模經濟效益等問題。湯慧子(2009)在《中小企業出口的障礙及對策探析》一文中認為,由于次貸危機造成的美元貶值,使國際熱錢更多的流入中國,加劇了人民幣的升值,全球性的通脹環境使我國堅定的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企業的融資更加困難,生產無法順利展開。在這樣需求下降、生產難以進行的情況下,企業的正常經營已經成了問題,那么出口則更加步履維艱了。張翠、邱志揚、張晶星(2009)在《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中認為,從我國中小企業的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一般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低,多數中小企業的產品屬于引進技術或模仿他人技術生產,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自主開發創新能力不,直接影響了企業出口競爭力的提升。
3、應對我國中小企業出口問題的策略
吳家曦(2009)在《推動中小企業走轉型升級之路》一文中認為,推動轉型升級,既是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難題的有效辦法,又是保持中小企業健康平穩發展的基本途徑。要充分認識我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明確發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動。李京福(2008)在《中小企業出口面臨的困難與對策》一文中認為,中小企業為緩解出口壓力,應根據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積極調整出口市場結構,逐步實現以新市場為重點,以周邊國家市場為支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場結構。張翠、邱志揚、張晶星(2009)在《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中認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提升自身出口競爭力,最主要的是打造其核心競爭力。為實現規模上的效益,就要積極的加入中小企業集群;為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就要采用引進和培養相結合的方法;為了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大對技術的研究。陳彥華(2009)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一文中認為,國家應參考國外經驗,結合國情,為中小企業創造真正有效的法律體系、優惠的財稅金融政策和完善的市場環境;通過設立財政專項基金,為中小企業新產品的開發提供貸款貼息和擔保;通過無償資助資本金投入引導創業投資機構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資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通過大力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發展,引導金融機構開展小額擔保信貸業務,為中小企業的設備更新產品研制產品出口等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融資擔保。李毓(2009)在《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與策略》一文中認為,政府要加大對外經貿交涉力度,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和貿易制度體系的建設,務實、有效化解中外貿易可能出現的糾紛,健全進口監控體系,完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制度等等,以及時應對和主動防范各類貿易摩擦。
4、結合相關文獻,得出結論
結合上述相關文獻,可以看出中小企業作為中國出口的中堅力量,應該在金融危機中完善自身的體制和產品質量,根據自己的行業和產品特點,借鑒國際跨國公司的成功經驗,實現企業的戰略轉型。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順利轉型,戰勝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困境,實現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應該對中小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并制定相關法律,相信我國中小企業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相關文章
行政管理新增
行政管理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