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水務一體化管理優化探討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論文,筆者結合貴州的實際情況,經過認真的研究分析,本文認為要優化當前的問題,一是要建立健全水務行政管理體系一體化機制;二是要實行水務企業集團化管理完善給排水建設管理機制;三是要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四是要構建多元化投融資機制。
1緒論
1.1研究背景
水哺育了生命、供給了生活、支持了生產、維持了生態。自古以來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利的建設,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水利建設和農業建設齊頭并進、共同發展已成為政策制定的基礎,有效地保障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這些政策從公益角度出發,是戰略性基礎建設。2005年以來,貴州省經濟社會迎來了快速發展新階段,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人民群眾對水資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而城鎮化地區水資源總量少、利用效率低、用水集中,加之基礎設施建設進程與城市發展未能有效匹配,排污量大、處理不足,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導致了城鎮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個具有較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地方政府,應當有效地管理好水資源,協調好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平衡,以此對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水務一體化改革是強化水資源管理、統籌水資源綜合利用、系統治理水生態環境的重要改革舉措。隨著水務一體化改革發展進程的加快,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都將得到促進;社會民生的穩定發展將因此得到保障,防洪防澇、供水灌溉、糧食供給,經濟發展、生態平衡都將因此受益。貴州省是內陸山區省,年均降水量達1179毫米,2015年,水資源總量1153.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800多立方米,但由于時空分布不均,河流切割深,田高水低等自然因素制約,地面蓄水保水能力弱,留不住水。“十一五”期末,貴州水利工程設計供水能力為92億立方米,2016年底,水利工程可供水能力為110億立方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為10.3%,還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行政管理論文參考
...........................
1.2研究意義
1.2.1理論意義
水資源相對于其他自然資源,有其獨特的自然屬性。一方面水資源呈流域分布具有流域性。另一方面,通過降水—徑流—蒸發這一自然水文循環,凸顯了水資源的循環可再生性。在計劃經濟背景下,對水資源采取城鄉分割、部分分割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已經與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不相適應,容易產生涉水規劃不統一、水源工程和供水、節水設施建設不同步等等的問題。而通過水務一體化,對區域涉水事務進行統一管理,符合水資源的自身規律和管理規律,能有效實現涉水規劃、水源工程和供水、節水設施建設、水源配置與供水、污水處理與回收五個方面的統一調配。水務一體化改革是強化水資源管理、統籌水資源綜合利用、系統治理水生態環境的重要改革舉措。目前,國內外研究團隊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其中,圍繞城市水務一體化管理進行探討的的研究占多數,但是,對于偏遠地區的鄉村城鎮以及發展落后的城市等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滯后、財政難以支撐成規模的一體化水務管理體制建設,部分區域由于自然生態環境惡劣,開展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建設的成本過大,在這些情況下的水務一體化管理機制研究較少。貴州省地處內陸高山地區,自然生態環境較惡劣,經濟發展較落后,如何在該區域結合當地特色,適應當地局限,建立行之有效的水務一體化管理機制,將對學術界在此方向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
....................
2核心概念及相關理論
2.1核心概念
為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本文中提到的水務、水務管理一級水務一體化等重點詞匯,特對上述幾個詞匯的核心概念在此處進行明確。
2.1.1水務
水務是指以水循環為機理、以水資源統一管理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務。廣義的水務主要包括:原水保護和掘取、引水、制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水庫設施、防洪灌溉、農田水利、水土保持等涉水事務。狹義的水務一般指引水、制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
2.1.2水務管理
水務管理是指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技術等手段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進行管理,以可持續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對水資源需求的各種活動的總稱。
2.1.3水務一體化
水務一體化具體是指在統一的管理主體下(多為水務行政部門),對轄區內防洪防澇、供排水、節水用水、污水處理和水資源保護、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涉水事務實行統一規劃、調度、管理、保護,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解決供需矛盾,防治水污染、水浪費,保護水生態環境。根據《國家水利部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意見》《貴州省水務一體化改革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先進省區的典型經驗,貴州水務一體化明確從水務行政管理體系一體化、城鄉給排水一體化、水價一體化、投融資一體化四個方面進行,本文所指貴州水務一體化管理亦從上述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
2.2相關理論
2.2.1整體性治理理論
安德魯·鄧西爾率先提出了整體性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概念,這個概念隨后被由佩里·希克斯在1997年做了進一步的系統闡釋。希克斯在他的工作中,指出公共組織中協調性和整合性的欠缺,并將這兩種特性做為核心要素,進一步深入發展出整體性治理理論。協調性和整合性具有共生關系,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整體性治理概念中。協調性只得是治理過程中通過斡旋擴大業務實體間溝通、消除各個對象之間的矛盾,內在價值實現耦合的特性;整合指的是不同業務對象在進行活動時的統一性,外在表現是組織統一,內在表現是規范統一。整合要實現協調整合,不協調的整合會使整體內的部分單位失去認同感,這種不協調的整合稱之為“碎片化整體性”。我們可以把一把傘比作整體性治理,公共部門猶如傘的骨架,公共部門在施政過程中,權力行為由分散向集中匯聚發展,亦從部分向整體延伸發展。傘的一開一合間,權力行為由破碎向整體化進步。本文中提到整體性治理也正是基于此,著重于采其原始概念中偏重于結果的部分,主要用于描述在各個關鍵維度進行治理整合后取得的結果。
碎片化現象普遍存在于行政機構中傳統的科層制治理體系,佩里·希克斯把由于制度本身的欠缺造成的碎片化行為稱之為無心碎片化;而由于政策執行人主觀故意造成的行政壁壘產生的碎片化稱之為有意碎片化。但無論是主動和被動,在政府運作過程中碎片化的積累都會最終帶來治理危機。為了應對這種危機,破除碎片化困境,需要運用整體性理論提供的思路。基于整體性理論,佩里·希克斯提出了一個由三個層級構建的立錐體整體性治理整合模型:
(1)整合治理層級。治理層級的定義包含世界、洲際、國家、省或州、市縣及以下這五個層級,對這些層級的整合不僅需要協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還需要超越了國家和地區的范疇,加強全球范圍的合作。通過整合和協調不同的治理層級,使得上級部門的決策權得到堅持,同時使得地方政府的靈活性得到充分實戰,取代了以往“上傳下達”的指令式溝通機制。
(2)整合治理功能。這一層次聚焦于某個具體的部門,對該部門內不同職能單元進行整合,例如可以在軍隊的大框架下,對不同軍種之間進行協調。一個有效的功能性整合,可以避免不同部門之間任務目標間的沖突,一方面能夠維持各個部門的專業化分工的,另一個方面能夠確保各個部門之間的有機統一。
....................................
3貴州省水務一體化管理現狀分析
3.1水務行政管理體系一體化方面
......................
3.2城鄉給排水一體化方面
..........................
3.3水價一體化方面
..............................
4貴州省水務一體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4.1貴州省水務一體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4.1.1組織機構不順暢
..............................
4.1.2給排水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
5其他省市水務一體化管理的經驗借鑒
5.1海南省水務一體化管理實踐
....................
5.2西安市水務一體化管理實踐
.........................
5.3深圳市水務一體化管理實踐
.............................
6優化貴州省水務一體化管理的對策建議
6.1建立健全水務行政管理體系一體化機制
省級層面,成立省水務廳,把住房建設、自然資源、環保、農業等部門的水務管理職能劃歸省水務廳,由省水務廳對涉水職能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
行政管理論文怎么寫
建立完善的水務管理體制,對于不同性質的單位,行政單位和國有企業之間,劃分清楚的權責界限,使得不同層級的具體管理制度能夠實現上下呼應、互相配合。對于水務部門,需要明確水務一體化建設的總體改革目標,統籌城鄉等各級行政區域的水務工作。需要加強立法工作,為新體制下的水務部門和企業單位設立定義清晰的權責清單,預防新部門再度出現職能交叉和權責不清的舊疾,由法治來保障涉水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轉。對防洪、除澇、水資源保護等涉水行政職能進行調整歸并,和蓄水、供排水、節水、污水處理及其回收利用等用水職能,統一整合到新的水務行政管理部門,建立“人隨事走、編隨人轉”的調整機制,真正做到職能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加快建立適應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要求的上下對應、配套完善的水務管理體制。
加強頂層設計,建立高規格的水務一體化協調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水務一體化改革。建議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召開專題會議推進水務一體化改革發展,適時出臺關于深化全省水務一體化改革發展的政策文件,省政府成立高規格的水務一體化協調領導小組,為全省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提供政策依據和組織領導。
...............................
7結論與展望
7.1研究結論
水務一體化管理機制雖然在我國部分大中型城市里已經推廣施行了一些年頭,但由于缺乏系統性的理論研究,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實施模式和機制,目前各省市均是在充分結合屬地實際的基礎上,采取了一套“自定動作”進行探索實施。因此,水務一體化管理在國內外仍屬于較新的事物,仍需不斷在改革探索中積累經驗,逐步完善。近年來,貴州在推行水務一體化改革進程中取得了一定積極成效,但通過本文的客觀分析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需要在下一步實施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貴州應充分認識到,水務一體化管理改革能夠有效解決和改進當前水利事業中存在的各涉水管理職能單位職能交叉、多頭管理的問題,有效緩解涉水建設資金短缺的困境,彌補多年來貴州省工程性缺水導致水資源緊張的短板。
本文通過對貴州省當前實施水務一體化管理改革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系統分析,提出了對應的對策建議。結合貴州的實際情況,經過認真的研究分析,本文認為要優化當前的問題,一是要建立健全水務行政管理體系一體化機制;二是要實行水務企業集團化管理完善給排水建設管理機制;三是要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四是要構建多元化投融資機制。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