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業發展背景下政府職能發揮探討

本文是一篇mpa論文,筆者圍繞物流一體化發展,聚焦提升物流支撐產業發展能力,加快推進縣區物流特色發展,全面提高物流通達水平,逐步形成銜接高效、服務優質、支撐有力的現代物流體系。
1緒論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物流業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在研究中發現,越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越是重視物流業的發展。特別是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物流的基礎性保障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因此,無論是外在的大環境要求,還是內在的經濟發展需求,都讓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現代物流這一概念的出現是為了區別于傳統的以貨物運輸和配送為主的傳統物流。相較于傳統物流,現代物流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廣闊,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包裝、整理、配送、信息管理等方面有機集成,一項一項構成完整的服務鏈,可以為客戶提供方便的定制化服務。
“十三五”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部關于推動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和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為物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政策層面助力,注入了澎湃的內生動力,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省和市層面也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方案,來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雖然物流業在宿遷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發展有了一定起色,但是,在政府管理領域、產業發展領域等還有許多痛點、堵點尚未打通理順,已成為影響宿遷現代物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瓶頸。同時,宿遷市的物流業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競爭不充分也起不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這一階段需要政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產業布局和市場引導。所以,詳細分析宿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中政府職能發揮情況,提出存在問題,并結合地區實際提出合理對策建議,對促進宿遷現代物流業發展、增強地方整體經濟發展水平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1.2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研究目的
目前,學界圍繞城市物流業發展中市場與政府間的關系,以及物流業發展中政府的職能作用相關主題已經做了大量研究,但對宿遷市這樣的三線新興城市,政府如何在產業發展初期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研究較少,缺乏有價值、有深度的參考。宿遷作為一個年輕的地級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相對于江蘇兄弟地市起步較晚、基礎薄弱,雖依托良好的政策大環境和日趨完善的交通通道設施,物流業在近幾年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對于宿遷這樣一個城市,下一步,政府如何發揮好自身職能,幫助和推動物流業步上新的發展軌道?本文通過集中圍繞宿遷物流業現狀及政府職能履行情況,深入分析探討,最終提出相關策略和具體建議,以期能為今后實際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1.2.2研究意義
從理論方面來說,本文從學界研究成果較少的資源稟賦并不突出的新興城市政府如何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職能轉變這一領域入手,提供研究案例素材、數據分析,豐富理論成果,本文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從實際方面來說,本文從地區發展現狀出發,闡述目前地區政府在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針對如何解決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對地區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區位優勢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
2物流概念與理論基礎
2.1物流概念
2.1.1現代物流
現代物流概念的出現是為了與傳統物流概念有所區別,傳統的物流原意指“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隨著電子商務、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全球物流的發展有了新的趨勢,被稱為現代物流。但是,目前世界各國學界對現代物流尚無規范的、統一的、完整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認為,現代物流是以達到消費者要求而發生的對原料、中間倉儲、最終產品及有關信息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高效流通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美國后勤管理協會認為,現代物流是有計劃的將原料、中間產物及最終產品由產地運至目的地的所有流通過程。它包含為用戶提供需求預測,運送服務,信息互聯,物品運輸,訂單處理,采購,包裝,裝卸及倉儲管理等。
日本專家學者認為,現代物流是商品從賣方到買方的所有轉移傳遞的過程。國外還有專家認為,現代物流是在合適(right)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和合適的條件下,將合適的產品以合適的方式和合適的成本提供給合適的消費者,也就是7r(right)原則。
我國一些專家學者認為,現代物流是依據客戶需求,以最經濟實惠的價格,將物流從供給地向需求地轉移運送的全部過程,主要包含運輸、倉儲、加工、包裝、裝卸、配送和信息處理等活動。
.......................
2.2理論基礎
2.2.1政府職能理論
政府職能相關理論是政府準確進行自我定位的前提條件和理論基礎,綜合中西方學者對于政府職能理論的研究,可概述為行政管理部門為了社會治理需要而承擔的職能。政府職能會隨著不同的國體政體、不同的時間空間、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改變而改變,目前大體上可以將政府職能理論劃分成西方政府職能理論和馬克思主義政府職能理論。
西方政府職能理論的發展歷程:19世紀至20世紀初,西方占主導地位的是自由主義政府職能理論,斯賓塞(1843)認為政府應當為個人提供福利,在市場中,政府應輔助而不是主導。20世紀初,西方學者認識到市場存在其固有弊端,現代國家干預主義理論盛行,認為政府應擴大職能范圍,積極干預市場經濟發展。薩繆爾森(1961)認為政府的意義在于讓發展提升效益、讓收入合理分配、讓經濟趨于穩定、讓政策得到執行等。20世紀中期,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市場和政府都有其缺陷,他們反對自由主義,也反對干預主義,提出了全新的新自由主義政府職能理論。諾齊克(1974)提出最好的國家是最弱意義的國家。拉塞爾·m·林登(2002)建議建立服務型政府,以顧客的滿意度為自己的服務標準,努力提高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的價值,根據不同顧客的偏好,無縫隙的滿足不同顧客的服務需求,使服務更加便捷、快速、高效。
馬克思主義政府職能理論的發展歷程:19世紀,馬克思、恩格斯構建了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雛形,將政府職能分為對內和對外兩種職能加以闡述;20世紀60年代起,馬克思主義者們復興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將馬克思主義政府職能理論研究推向深入,最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英國學者杰索普,他認為國家(政府)要想實現政治穩定,就要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主導作用,協調各方利益和沖突,達到和諧穩定的最終目的。總之,馬克思主義政府職能理論現已構成一個相關完整的理論體系,政府職能二重性(社會管理職能和政治通知職能)是其理論的核心組成部分。
.......................
3宿遷市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中政府職能發揮分析
3.1宿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
3.1.1總體發展規模
.......................................
3.1.2區域空間布局
....................................
4相關國家和地區政府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典型做法和有益啟示
4.1美國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典型做法
美國是“物流”概念的發起者。20世紀初,美國學者r.borsodi首次用logistics來指代物流,為物流奠定了概念基礎。二戰期間,“物流”在美國軍事后勤保障中得到實踐和實證,推動了戰后對物流活動的研究及實業界對物流的重視。1946年,全美輸送物流協會(americansocietyoftrafficlogistics)的成立,代表首個專業物流協會應運而生。20世紀60年代,隨著現代市場理念的不斷升級,第三方服務逐步興起,物流服務特別是配送服務,在美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到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物流管理得到延伸發展,物流管理的范圍由企業內部延伸到企業外部,他們將送貨方、供貨商、代理商、經銷商、分銷商以及終端用戶等全部納入管理的范圍,形成一種穩定的合作關系,而此時不斷涌現的新興物流技術也為物流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20世紀90年代,隨著世界范圍內電子商務的迅速興起,物流業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電子商務帶來的b2b、b2c這種交易方式的變革,促使物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轉變。
4.2日本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典型做法
.................................
4.3香港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典型做法
............................
5優化政府在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中職能發揮的對策建議
5.1堅持體系化推進,全面優化物流產業空間格局
圍繞物流一體化發展,聚焦提升物流支撐產業發展能力,加快推進縣區物流特色發展,全面提高物流通達水平,逐步形成銜接高效、服務優質、支撐有力的現代物流體系。
5.1.1深度融入與宏觀戰略相適應的區域物流體系
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在宿遷同頻共振戰略機遇,主動對接上海,深化蘇州、宿遷兩地合作,全面推動宿遷物流區域一體化發展。加強大運河沿線內河運輸通暢連接,加速區域物流服務融合互通,實現物流信、人才等資源共享和平臺互聯合作。完善大運河文化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物流集疏運和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加強與江蘇淮安、徐州、連云港等重要物流樞紐節點的聯動,聯合打造“物流金三角”,加快形成互聯互通、互補互惠的跨區域物流聯動機制。
5.1.2積極培育與產業聯動相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
加快推進物流業與現代農業、商貿業、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的聯動發展,優化發展農牧物流、電商物流、供應鏈物流、聯運物流,構建與產業聯動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發揮宿遷市農業主產區優勢,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農業生產全生命周期,重新梳理構建高質量農產品物流體系,不斷優化農村物流集疏網絡體系。緊抓宿遷市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機遇,進一步推動物流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大力建設電商倉儲、快遞、配送等網點,構建全市廣覆蓋的電商物流體系。推動物流商貿業一體化發展,鼓勵物流企業向上游采購、下游銷售延伸產業鏈,以促進物流與貿易更加深入融合發展。加快推動物流與制造業聯動發展,重點圍繞先進制造業布局,以全程供應鏈物流服務支持制造企業專注核心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撐制造業轉型升級。深入挖掘“適水”、“適鐵”貨源,加強公鐵水聯動轉運設施建設,培育多式聯運承運人,持續提升鐵路、水路運輸貨物比重,促進交通運輸業結構優化。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