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平臺中的政策評論思考

本文是一篇mpa論文,筆者認為要關注短視頻平臺影響力較強的政策評論者,成立專門機構,專人負責,建立官方、平臺與大v的溝通機制,定期交流,互通信息,咨詢其意見,逐步形成良好的互動、互聯和互相扶持的關系。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短視頻時長比較精簡,一般在5分鐘到15秒之內,它作為互聯網的一種新型的傳播模式,屬于各類自媒體中的視頻類,具有內容精煉,容易制作,創意性強等特征。隨著中國互聯網發展,短視頻借助移動互聯得到快速發展,也已成為極具影響力的自媒體。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4.4%,手機網民規模達10.47億。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自媒體的勢頭強勁,2021年12月,短視頻綜合平臺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首次超過綜合視頻行業,成為用戶規模最大的視頻細分領域,并逐步擴大領先規模。2022年1月,抖音日活量逼近4億,快手、嗶哩嗶哩進入tops行列,分別為第三位和第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頻自媒體出現大量有關公共政策的評價和議論,這種政策評論是各種社會群體對公共政策進行的評價、討論,體現了政策參與者的立場、態度、傾向。短視頻自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公民進行政策評論的一個重要的媒介,受到廣大網民的關注。當網民比較關注的政策發布時,在抖音、今日頭條等社交軟件上都可以看到許多的相關討論和探討,有些政策評論者的粉絲達到千萬以上級別,其視頻內容下的網民評論體現了極高的參與度。
當前,短視頻自媒體平臺中的政策評論涉及廣泛,以個性化、內容鮮活、表達直觀和開放的特色對網民產生了影響,一些評論議題形成熱點,構成輿論,并對公共政策構成了影響。隨著短視頻平臺中的公民政策參與日益廣泛和深入,其社會影響和政策影響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
1.2研究綜述
1.2.1短視頻研究狀況
國外短視頻內容多依賴于facebook、twitter等并非以短視頻為主要內容的社交網絡平臺進行傳播。tiktok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生態的成長速度,但當下的相關研究起步時間不長,討論并不完整。在文獻梳理過程中,本文選定“短視頻”作為主要關鍵詞進行相關檢索,獲取了大量相關資料。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的judithargila(2016)在文章中對高播放量的新聞短視頻有哪些共同點進行了較為完整的闡述。首先從作品的時長來看,一般控制在4分鐘以內,從作品形式上看,觀眾關注的重點一般是時效性強的作品,其次是有關生活方式、公眾人物類的短視頻。通過對其研究發現,那些點擊率和觀看率高的新聞短視頻都是能夠充分地引起用戶情感共振,且其內容具備較高的社會敏感性,尤其涉及到兒童、女性、貧困等話題的短視頻則更受人的關注。
國外學者對短視頻的研究主要圍繞在tiktok短視頻平臺(抖音海外版)展開的,首先關注短視頻的發展對用戶、社會帶來的影響。comp(2021)等學者指出tiktok帶來的網絡效應可以促進醫療信息的普及;gu(2021)等學者認為瀏覽短視頻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輕焦慮;basch(2021)認為tikto平臺中的短視頻有助于提高公眾對covid-19的認知,而短視頻應該具備的首要特征是消遣性和娛樂性;sheldon(2012)則指出移動短視頻正朝著商品化的方向發展,他認為短視頻app若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商業化的道路必不可免。其次,國外學界對短視頻用戶的行為非常關注。shafiq(2014)研究證明短視頻用戶的參與度會被網絡狀況直接影響;zhang(2019)指出人際關系依賴性與短視頻依賴性存在顯著的正向關聯,其中社交問題對人際關系依賴有很大的影響。
..............................
第2章短視頻平臺中的政策評論狀況
2.1案例群來源和主要案例分析
在互聯網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和移動終端設備大規模普及的背景下,短視頻以它的社交性、碎片化等特征異軍突起,獲得了大批移動端用戶的青睞。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2022年8月31日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至2022年6月,我國含短視頻用戶數量高達9.62億人,較2021年12月增長2805萬,占網民整體的91.5%。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在2022年12月8日發布的《2022短視頻用戶價值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半年,日均觀看時長超1小時的短視頻用戶占比升至58.4%,2021年的數據是56.5%;其中日均觀看時長在2-3小時的用戶占比連續四年增長,升至16.0%。盡管在我國,移動端短視頻用戶的增長速度在逐步減緩,但因其用戶規模每年都在擴大,用戶人均使用時長也在持續增加,因此,移動端短視頻的影響力仍在日益增強。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短視頻往往具有時間短,內容碎片化、泛娛樂化、用戶參與準入門檻低,內容重復化以及內容生產快等特點。
基于以上短視頻的發展情況,本文在短視頻平臺上總共搜集了39個案例集合成案例群,之后,使用案例群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在進行案例選擇時,主要選擇在近三年的時間段中覆蓋類型全面,輿論或政治影響較大的案例,在案例選取中遵循科學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則。搜集的案例主要來源于今日頭條app和抖音app這兩大短視頻平臺,搜集案例發布時間跨度從2020年11月13日到2022年12月24日,搜集的案例群可以劃分為三大主類及兩大小類。其中第一主類是搜集了十一個討論經濟類的案例,包含討論國有資產流失、反平臺壟斷、重啟供銷社、房地產政策、個體戶及《中央經濟會議》相關的主題內容。第二主類是搜集了十個關于社會政策方面的案例,包含討論養老金、人口政策、新農合以及醫保醫改主題的內容。第三主類是搜集了關于討論我國外交政策的十個案例,包含討論中沙關系、中美關系、中印關系、中澳關系、中日關系及中俄關系的案例。
....................................
2.2政策評論主體
描述短視頻平臺中的政策評論現狀,需要考察政策評論主體,這是描述政策評論現狀和總結其特征的前提。首先,需要分析公民網絡參與中的群體構成,描繪評論主體的社會階層狀況,回答“誰在參與”的問題。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我國網民用戶數量及互聯網普及率日益增加,網民持續向低學歷人群擴散,下層與中層的網民群體規模日趨接近。可見,中國網民群體與現實社會階層的結構差異明顯降低,公民網絡參與的民意代表性明顯增強,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重新描述下在短視頻平臺上進行政策評價的群體的群體狀況。
根據搜集的案例來看,在短視頻平臺上進行政策評論的群體的網絡身份可以分為三種,一是有較大的影響力的大v、二是中小主播、三是在網上參與的普通參與者。這些主體都有各自的特點。所謂“大v”通常是指關注者特別多的賬號,一般把“粉絲”人數超過50萬以上的稱為網絡大v。大v中的“v”指的是貴賓賬戶(vip,全稱為very important person)。大v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社會上層人士,多數現實生活中的身份往往是名人、學者、官方人士、明星等。他們往往熟諳政策評論的邊界線,在進行政策評論時討論主題常常涉及宏觀改革、經濟戰略、重大民生問題以及國際問題等,會在提出觀點時提出適配大眾情緒、關注的情節的觀點。大v跟其他兩個政策評論主體區別開來的的主要特點是擁有海量的粉絲群體,因其粉絲數量多,所以對社會的影響力也相應的大。
....................................
第3章短視頻上政策評論的影響因素分析
3.1影響短視頻上政策評論的主要因素
3.1.1流量
..............................
3.1.2規則
........................................
第4章短視頻上政策評論的政策影響
4.1短視頻上政策評論的政策影響機制
本文通過研究39個案例群發現,短視頻平臺中的政策評論對中國公共政策的影響具有復雜性,有些政策評論產生了很大社會反響,有些即便有很大社會影響力,卻并非發生政策變化。總體上,短視頻平臺中的政策評論主體多樣,熱點政策議題變化速度極快,評估其政策影響力極為困難。本文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案例群的分析結果,認為短視頻平臺中的政策評論對公共政策的影響有其特定的條件,厘清這些條件,解析其影響機制,才能進一步評估其政策影響力。
首先,流量、規則、知識和價值等四個因素驅動和影響著各種短視頻平臺中的政策評論主體,也影響著政策評論所能夠形成的影響力大小。從這個角度看,由于不同影響因素對不同主體的重要性有所側重,對其評論的影響力貢獻也不盡相同。在短視頻平臺中,流量因素促使評論者關注熱點或者制造熱點,旨在尋求更多的關注度和播放量,但是規則因素制約著這一追逐流量的動因,評論者的知識約束其視頻內容的質量,價值因素也會對流量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四個因素相互作用,既有相互促進作用,也有相互制約甚至掣肘,究竟以哪種作用為主還要看短視頻的選題、內容質量、是否符合大眾價值觀等諸多因素,根本上取決于其所提供的評論與受眾之間是否會發生共振,具有吸引力和傳播力。然而,短視頻平臺的多元、善變的特征使得某個政策評論成為熱點,進而趨近于影響政策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即便是千萬粉絲的大v所拋出的政策話題也常常波瀾不驚,甚至石沉大海。由此可見,僅僅有四大因素推動政策評論,還不足以直接影響公共政策,因為該政策評論很容易出現各種力量相互抵牾,進而削減其政策影響力的情況。
4.2短視頻上政策評論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力分析
................................
第5章短視頻上政策評論的治理對策
5.1當前治理的措施、成就和挑戰
5.1.1當前短視頻治理的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內容治理的戰略高度不斷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短視頻雖短,但監管不能“短”,在短視頻內容上激濁揚清,構建良好的網絡環境,還需進行有效的管理。為了對短視頻領域中的不當內容進行整理,中央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部門相繼展開了專項行動(如表5-1所示),對短視頻不當內容采用集中治理的方式。
《2021短視頻藍皮書:中國短視頻發展報告(2021)》結合案例分析表明,隨著商業模式的不斷完善成熟,短視頻內容產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短視頻發展呈現五大亮點。其中第五點是短視頻進入強監管階段。2021年以來,國家重拳出擊整治文娛領域亂象,對包括短視頻在內的文娛領域進行綜合治理整頓,嚴格版權保護,強化平臺主體責任,加強行業自律,構筑起短視頻健康發展的良星空間,短視頻由此進入強監管階段。
5.1.2.當前治理短視頻上政策評論面臨的挑戰
.......................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