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視覺語言形象

文字作為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最初的功能就是傳達信息,通過這種符號載體,我們可以將這種符號載體分為兩種內涵:一種是作為文字本身的內涵;另一種為其所展現的精神內涵。在當代的視覺傳達設計中,漢字也越來越占據重要的地位。在設計師的眼中,它不僅僅只是用來傳達信息的媒介,其真正的意義在于向受眾傳達設計師的所想所思所感。這就要求設計師不僅要關注漢字的“形”,更要理解漢字的“意”,只有對漢字的充分理解,才可以更好的“以形達意”。同樣的,漢字的色彩領域對于我們來說也是陌生的,色彩是人們最為敏感的元素,如果能夠將色彩運用的恰到好處,會使你的作品獨樹一幟、熠熠奪目。中華文明的歷史源遠流長,需要我們繼承和延續下去的,而不是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摒棄本國的文化,這是得不償失的表現。漢字的視覺美感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發揚的。
1、漢字視覺造型的“形”與“意”
漢字最原始的形態就是人類記錄事物的記號或圖案,逐步的發展成為象形符號,經過簡化才成為我們現在的漢字。漢字又可分為“有形”和“無形”兩種。“有形”即有外部的輪廓造型,它注重“形”;而“無形”就是人們對這一具象字體的理解,它注重“意”。漢字與其他民族文字的表現形式不同,漢字至今仍然保存著象形文字的圖畫感覺,字型外觀大體呈現出方形,在筆劃的變化上呈現出不同的含義,這種形與意的結合使得文字兼備了圖形的形象感與文字的抽象感。
“形符通過自身形象來其表意作用,義符通過自身所代表的意義來其表意作用”。就像這幅字體設計3-1-1那樣,巧妙的文字組合使得“形”與“意”和諧統一,更好的表達了自身的含義。計以詞義本身以及漢字自身的形體結構為基礎,漢字筆劃與表現水特性以及山間那種悠然與清爽的感覺,對漢字的外形、結構與筆劃的走向做了新的布局,使文字由于重新的組合而產生不同的意境。元素從形式與內涵兩方面反映其信息內容,同時也添加了現代的設計觀念。
漢字自產生開始就有著形意兼備的特性。它有著極強的視覺效果,從古時候的不成熟文字來看,他們已經有了裝飾的美感。它們的間架結構也有著疏密、大小之分,或許那只是偶然,但是美感的確存在其中。這也使得我們現在發展成熟的漢字仍具有意蘊美與圖形美。比如說“天”字,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人站在了遼闊的天空下,這個字不僅僅表達出字形的含義,也像人展示出了這個字的內在意境。
2、中國漢字與平面設計的密切聯系
2.1 漢字與平面設計的不解之緣
平面設計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古老洞穴上的壁畫就可以看作最早的平面設計作品。它的發展史也是從最為抽象的漢字符號開始的。在近現代,漢字的圖形化設計最早開始于日本、臺灣等地區。在日本當代的平面設計中,設計師們對漢字和中國書法的研究和利用似乎更早一些,但日本的設計師主要是從漢字與書法的形式美的角度去尋找可用的設計元素。我們也可以見到大量的以漢字或日語假名為基礎元素,用中國書法的表現方式并且加入現代平面構成理念的而形成的作品。從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漢文化的魅力和漢字對世界平面設計領域獨特的影響力。相對于外國設計師來說,中國設計師似乎更善于從中國文化所蘊含的深層意義中去探尋設計元素和靈感,去表現更為本土的民族文化特色。
中國的漢字作為獨立的載體,它有著雙重的屬性。它不僅具有傳達信息的功能,同時也具有著圖形化的意境,即可傳情達意。平面設計作為一門視覺藝術,也決定了漢字在其中會占據重要的地位。中國現代平面設計的真正興起是在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藝術設計學科的建立和完善,平面設計這一學科也開始逐漸開始出現。而隨著中國平面設計的發展與成熟,中國的平面設計師將更多的精力轉向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大多數平面設計師,已經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汲取漢字以及其它藝術形式的精髓,進行研究與創作,將它們運用到平面設計中,達到更為理想化的完美效果。
2.2漢字視覺造型的圖形化的表現
以圖造字早在上古時期的甲骨文就開始了,甲骨文里的圖畫式文字占多數,凡是實物有形可畫的大都用圖形來表示,從中能夠找到由線產生的面及由基本線組成的不同的骨骼,這充分表現了圖形文字的原始構成意識,至今漢字的發展仍沿襲圖形審美的構成原則。古漢字以象形起源,其字體造型強烈體現出“漢字的象形特征在于它對物象輪廓的簡約化、概括化和整體協調化”的特點。“形”,漢代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曰:“形。象也。各本作象形也”。即“形”為“可見者也”,早已界定了形的視覺屬性,它是客觀對象的外輪廓,為有限所能把握對象的基本特征之一。
漢字的結構具有極強的視覺圖形感,不僅可以“讀“,而且可以”賞“,現代漢字可以說是視覺傳達中最直接的表達方式。漢字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與當初較為具象的圖形相比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差距,但圖形感始終是最為典型的特征,漢字的奇妙之處在于其字型結構所透出的“圖形”韻味,且比單純的圖形更富有表現力和視覺沖擊力,如“平面設計在中國”,通過了將文字與迷宮相結合,使文字進行錯位、變形方式產生量不同于以往漢字的形式美感,有著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同時,民間藝人也遵循中國漢字的造字方式設計出許多巧妙而富有視覺意趣的圖形字體,這類漢字造型與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商業活動緊密相聯,具有濃郁的裝飾性和強烈的民族特色。例如,這幅海報設計,它將具象的圖形來替代相應漢字的部分筆劃,布局在一副作品之中,這樣就使得字體顯得富有新意。從這一過程也可體會到文字的圖形魅力。
當然,圖形與漢字結合起來的設計,會讓人覺得眼前一亮,有著獨特的視覺美感。但是,對于圖文結合也不是隨處可用。由于世界各國歷史的淵源以及文化的演變與發展不同,各過的傳統及喜好也不盡相同。千萬不可憑借自己的主觀感受而隨意進行結合,那樣或許會鬧出大笑話來。就拿菊花這個圖形說,日本人把菊花視為皇家的象征,都不接受以菊花的文字和圖形作為注冊商標;但意大利人卻視之為國花,極為喜愛。因此,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的。 3、漢字視覺造型的色彩化
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在世界中也越來越占據重要的地位。在我看來我覺得,一個國家國力的強弱與本國的設計地位也是有著一定關系的。現在的設計中國外的設計師無疑是佼佼者,我們想要趕超是需要花費一部分功夫的。就我國現狀來看,設計這門學科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字體設計當然也不例外。漢字雖然是最為基礎的設計元素,但卻占據這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圖形感、具象和抽象感、意境美感都是我們前面探討說過的,這也是人們在慢慢意識到的,但是它的色彩感或許還沒有被人們發現。
色彩對于人們來說是有著一定的心理效應的,比如人們看到紅色就會感到溫暖;看到黑色就會感到嚴肅,絕望;看到灰色會覺得平靜等等。心里學家的研究再次證明,色彩對于人們的生理系統及腦電圖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可以說,色彩是人們最為敏感的東西,如果可以處理的好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單純的黑色字體出現在人們眼前,估計就覺得十分平常,沒有什么吸引力。但是把清爽的綠色運用其中,效果就馬上不同了,仿佛人們就處在山水自然之中,感受著絲絲愜意的涼意,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當然,色彩的恰當運用更為重要。色彩是有民族性及文化性等因素影響的。也不能隨意來用。特別是不能依照自己的喜惡來用。在設計漢字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千萬不可輕視。例如說在進行商標等的設計中,若是給瑞典人用藍色作為主色來設計,無論你的設計思路如何的巧妙,那都是無用功。因為瑞典的國旗實藍色的,該國禁用此色;再說三角形吧,三角形是國際上通用的警告性標志.捷克人用紅色三角形作為有毒的標記;而在土耳其.綠三角表示"免費的樣品"。就是說,同樣的三角形元素,給這兩個不同國家的人們欣賞,他們的理解也會完全不同。
就我國現狀來說,或許更多的設計師在注重漢字的圖形化等特征,但對于漢字與色彩的研究幾乎是空白的,國外對于這個領域領先于我們更多。在他們國家有著更為完善的漢子研究機構,已形成規模。因此,我們應該在此投入更多的精力,早日填補這一空白!
目前,就我國的大多數設計作品的現狀而言,仍存在許多的問題: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西方的藝術形式及設計作品是站在藝術時尚的前列,也引領了藝術發展的方向。但是這并不代表著只有按部就班或是全盤接受就會有好的作品。那只是徒勞,我們更多的是要探索本國的文化,發展自己的設計風格,這樣才能獨樹一幟。
雖然一部分設計師們已經開始將精力放在漢字這一設計元素上面,但對于漢字真正的內在或許挖掘的還不夠,對漢字的創作與應用意識不強,缺乏獨立的、民族的設計風格,以致漢字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并沒有得以充分表現和發展,進而導致作品中的漢字普通,沒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如同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總是覺得文字的出現就是更快地向人們傳達他所要變現的信息而已,并沒有去花費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在他的表現形式及挖掘其更深層次的內涵上面,總是把文字單單的擺在上面而已假使真的是到了文字設計的時候,就會把文字的外形及位置作為主要考慮的對象,再次忽略那些內在的靈魂的東西,或許這樣的設計太過繁多,沒有了創意的發展空間,或許我們更應該轉換思路,從漢字的造型、色彩性及象征性意義中尋找,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因此來說,我們應該多多注意這一嚴峻的問題,對于造型進行研究的同時,也應該對于漢字文化予以足夠的了解和重視。在此基礎上,把更多新鮮的元素帶到我們的設計作品中來,使得我們的作品在展現本土民俗特色的同時,不失雅觀與創新,融二者為一體,勇于探索創新,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