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水平對聽力考試成績的影響

一、測試概況
(一)測試對象
語言班中級留學生,共3個班,一班19人、二班19人、三班15人。學生來自美國、英國、越南、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學習漢語的時間在一年半左右,漢語水平為中級,其中很多人已經參加過hsk5級考試。
(二)測試目的
本次考試是留學生聽力期中考試,為成績測試。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前半個學期的學習情況,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掌握情況,同時查漏補缺,為其學習增添動力。另外,期中考試也有利于老師及時檢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
(三)測試范圍及理念
1.根據課程大綱和聽力課本,主要參考前半學期所學知識點、生詞、句型和話題,參考課后練習題型和hsk6級考試題型,以這些材料為基礎組織語言材料,編寫聽力考試材料。材料內容包括了學期前半段所學內容,能夠有效檢驗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2.本次聽力考試考察的重點為:聽音、辨音的能力;對字、詞的理解能力;對主要內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根據對話的推測能力。
3.考題以及其中涉及的生詞、句型均來自課本,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都是學生熟悉的話題,如閱讀、體育運動、夜生活、手機等,不出現脫離實際生活的題,不出偏題、怪題。
(四)測試方法
采用播放錄音的形式,閉卷、筆試,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這次測試是非標準化測試,由任課教師自己準備,沒有經過反復測試和篩檢,適用于期中考試這樣的階段性檢測。此外,一班、二班全部采用客觀性試題進行考察,有固定、統一的評分標準。三班試卷題型中包括根據錄音的漢字書寫題,其余部分為客觀題型(選擇題),也有統一、客觀的評分標準。
二、測試題型
本次期中考試題型主要參考平時課堂練習及課后練習的題型,不使用學生不熟悉的題型,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知道怎么做,避免在審題上耽誤過多時間。本次考試中一班、二班的試卷共分為兩大部分,全部為對話類題型。三班試卷分為三個部分,其中一個部分為聽錄音寫漢字。每一部分之間有20秒左右的停頓,便于學生審題。
(一)第一部分:短對話
這一部分試題的內容是一個人說一句話,第二個人根據這句話提一個問題,從所給四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答案。每題2.5分,20道題,共50分。
本題為單項選擇題,讓學生聽一組對話,根據對話內容作答。每道題給出4個選項讓學生選擇。本題主要考察學生的聽音辨音能力、字詞理解能力和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每道題聽一遍,聽完后給學生8秒作答時間。本題采用男聲說句子,女聲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意識到題目和問題之間的轉換,有利于學生時刻把握進度。
(二)第二部分:長對話
這一部分試題的內容是幾段簡要的講話或對話。每題2.5分,共50分。每段話之后會有若干個問題,學生需在4個書面答案中選擇唯一恰當的答案。本題主要考察學生綜合把握語段的能力,包括字詞理解能力、細節把握能力以及根據對話的推斷能力。每題聽一遍,聽完后給學生12秒的時間進行作答。這一部分采用的是男女對話的方式,提問與題干之間間隔3秒左右,對話語語氣、重音極為注意,讓學生能夠清楚其中的細節,從而作出判斷。
(三)第三部分:聽短文填空(這一部分為三班學生專有,一班、二班未考察)
一共18題,每題1分,共18分。本題是聽兩段短文,文中有18個空白,讓學生根據錄音內容寫出應填的詞語。本題主要考察學生聽音能力及漢字書寫能力,同時也考察了學生對整個語段的整體理解能力和邊聽邊記能力。這道題經過仔細思考,選取了教材中的原文,避開了上文提到的前兩部分對話內容中所考察到的生詞及語段,并對兩個語段中前半個學期反復提到的生詞進行考察。考慮到學生的水平和漢字書寫速度,兩個語段語速較慢,每個空都留有4秒左右的時間給學生書寫,每段話讀兩遍,兩段之間大約間隔20秒左右。
三、試卷分析
(一)本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和excel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為適應word文檔編輯需要,下文統計分析數據圖片皆轉換為word表格形式呈現。
(二)三個班學生總體情況
一班、二班參加考試的人數均為19人,三班參加考試的人數為9人。一班及格率為89%,二班、三班及格率均為78%。其中,一班優秀率為21%,二班為52.6%,三班為0%,三個班之間相差較大。一班分數段分布總體來說最為平衡,各個段人數接近。二班分數段分布最為集中的是90分及以上,即優秀段內人數最多,其余各分數段人數分布較為平均。三班90分以上(優)和70~79分(中)這兩個分數段人數為0,其分數分布最為集中的是在80~89分(良)這一階段,其余各段人數分布較為平均。從及格率來說,一班學生及格率最高,為89%;二班學生和三班學生持平,為78%。
(三)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一班、二班題型完全一樣,三班增加了漢字書寫題。從試卷題型的難度來看,第一部分為短對話,句子較短、問題較簡單;第二部分(三班試卷第三部分)為長對話和短文,句子較長、問題多且細,較第一部分更難。下面列出三個班本次期中考試的得分率情況,從題型分析得失。
從表2數據分析可知,一班學生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總體情況相差不大,即得分率保持在70%~80%之間。且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得分率相比,60分以下這個分數段相差不大,基本持平。其余分數段均保持在10%左右的差距。 從表3數據分析可知,二班學生90分及以上這一分數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率相差很小。80~89這一分數段以及60分及以下這兩個分數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率相差較大。70~79這一分數段得分率相差在10%左右。從總得分率來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差在10個百分點左右。
三班題目與前兩個班的不同在于三班增加了漢字書寫這一部分。漢字書寫這一部分在整個試卷中所占分值為18%,即滿分為100分的聽力試卷中漢字書寫題為18分,共18個空,每空2個漢字左右。從表4數據可知,三班學生90分及以上這一分數段中人數分布為0,70~79這一分數段人數也為0。更為明顯的是,其余分數段(80~89、60~69、60以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得分率普遍相差不大,總體保持在5%以內;而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產生了明顯差距;第二部分的總體得分率為38.3%,與第一部分的得分率85%、第三部分的79.9%相比,相差接近50個百分點。從總的情況來看,漢字書寫題作為中級聽力試卷考察內容的一部分,對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難度。
表5為三個班學生聽力成績的描述統計。我們可以看到,從平均值來看,一班最低,為73.375;三班其次,為73.88889;二班最高,為82.675。其中,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三個班學生也有明顯差距,一班為62.5;二班最高,為65;三班最低,為30。究其原因,從上文統計數據可知,二班學生成績90分及以上人數最多,占了全班參加考試總人數的52.6%,而其最低分與一班最低分相同,故而二班全距最大,而三班全距最低。從上文的統計數據可知,三班90分及以上這一分數段人數為0,而三班最低分(60分以下)只有2人,且這兩人分數均接近60,這也是造成三班全距較小的原因。從標準差分析可看出,一班標準差最大,二班其次,三班最小,即從離散程度來看,三班最小。說明分數范圍波動一班最大,三班最小,即三班成績相對穩定。
綜合分析上述數據,一班、二班試卷完全一樣的情況下(所有題均為客觀題),學生水平差距相對較小,二班90分以上人數相對較多,但總體來說,兩個班每個分數段(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都有人數分布,學生水平的差距梯度比較平衡。三班的數據統計分析結果與一班、二班不同,三班學生成績優秀者(90分以上)為0,中等(70~79分)也為0,人數最多的是在(80~89分)這一分數段。失分原因與其試卷中的第二部分漢字書寫題緊密相關。下面通過表格分析這道漢字書寫題的得分情況。
由表6數據統計可知,三班學生最好成績為87分,該生漢字書寫題正確率最高,為72.2%;其次是兩個得分為86分的學生,書寫得分較高,分別為66.7%和55.5%;其余分數在80分以上的學生,其漢字書寫得分都較低。60~69分這一分數段的兩個學生漢字書寫得分不高,60分以下的兩個學生,這一題得分反而超過60~69分數段的兩個學生。從整體情況看,漢字書寫這一道題的平均得分率只有38.3%(數據來自表4),是三個部分中得分率最低的。在第一、第二部分與一班、二班題型、難度保持均等的情況下,漢字書寫能力對學生聽力考試的影響較大。在滿分為18分的漢字書寫題中,學生得分率較低的原因為:
1.聽音、辨音能力較強,但書寫能力較差。經過對考卷的分析,我們發現,學生聽錄音時有邊聽邊記的習慣,試卷上有明顯標過拼音的痕跡,但學生即使標了拼音,仍然不知道漢字如何寫。換言之,聽懂了音卻不會寫字。
2.會寫,但錯別字較多,造成失分。有些學生已經聽懂了字音,且通過回憶字形能夠把漢字寫出,但書寫過程中多寫一筆或少寫一筆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錯別字頻出,也是造成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3.漢字書寫能力差,很多字不會寫。學生看到漢字聽寫題產生了焦慮心理,主觀上感到害怕,且平時讀的機會多、寫的機會少,書寫能力有待提高。聽力考試時的緊張、焦慮心理加重了學生負擔,導致有些學生直接放棄了漢字書寫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控制了聽力期中考試試卷的難度的情況下,分別對一班、二班和三班進行了測試,其中一班和二班作為對照,三班作為主要分析對象,分析學生聽力考試中漢字書寫水平對成績的影響。結論為漢字書寫水平對學生聽力考試成績影響較大。我們建議,如果單純考察學生的聽力水平,可以把有關漢字書寫的題型剔除在外,純以客觀題形式(即選擇題)進行考察,題型主要為聽句子、短對話、長對話、語段、語篇等,這樣的形式有利于了解學生的聽力單項技能情況,便于掌握和改進教學活動,同時也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