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學生漢語言文學運用能力的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漢語言文學的運用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閱讀課文內容、課外讀物提升小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一)語言環境因素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有的學生不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有的學生不愿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還有的學生表達出來的想法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樣。形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應試環境影響。學生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習壓力不斷增加,很多家長和教師更加注重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卻忽略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二是小學生沒有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語言的學習和其他科目的學習不同,語言學習更需要一個平臺,一個可以交流學習的環境,而不是教師“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三是缺少家庭教育。提升小學生漢語言文學的運用能力,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而不能只依靠學校。家長在漢語言文學方面沒有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引導和示范,甚至有些家長根本就不重視小學生漢語言文學的運用,有時間就上網、玩手機等,導致無法提升小學生漢語言文學運用能力。
(二)學生存在心理障礙
學生自身的心理障礙直接影響學生漢語言文學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主要原因有:一是小學生性格因素影響。有的小學生性格內向,不愿意說話,在人前膽怯,不敢表現自己,害怕自己說錯話。二是學校和家庭雙方所給的壓力大。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和學校都給予小學生一定的壓力,導致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語文學科的考試上,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漢語言文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三是受學生心理素質影響。很多學生因為長時間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所以對漢語言知識的學習有限,也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更不會和教師、家長、同學進行交流,因此無法達到提升漢語言文學運用能力的效果。
二、提升小學生漢語言文學運用能力的策略
(一)創造良好的漢語言學習環境
創造良好的語言教學環境,是提升漢語言文學運用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師需要根據課本內容以及課程標準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挖掘出小學語文課堂的內涵,創造符合小學生心理的學習環境,為有效提升小學生漢語言文運用能力提供保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給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將所學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充分利用到現實生活中。
(二)充分利用各種資源
一是充分利用課堂。學校里不同的課堂環境,都會讓小學生對漢語言文學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課堂,也會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想法,讓學生將漢語言文學知識運用其中,讓學生進行語言表達時會更加輕松愉悅。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會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漢語言文學功底,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不同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比如,每周升國旗時,可以開展一次“國旗下的演講”,或者可以開展詩朗誦、主持人大賽等活動,提升小學生漢語言文學的運用能力。三是注重小學生的朗讀練習。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既可以讓小學生朗讀課文,也可以讓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進行朗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格外注重小學生語言表達的技巧,讓學生在朗讀中提高自信心。提升學生漢語言文學的運用能力是從多方面進行的,利用課堂資源、開展課外活動、朗讀練習等,都可以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漢語言文學素養。
三、總結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運用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完成的任務,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需要教師細心引導、家長有效示范。提升小學生漢語言文學運用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應該從小抓起,把握各種機會,加強積累,最終達到提高小學生漢語言文學綜合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