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精選范例3例)
論文堡
日期:2023-10-25 16:45:02
點擊:306

開題報告的寫作不同于論文的撰寫,需要大篇幅,因為開題報告主要是體現論文的主要結構和構想,所以它的篇幅不需要很大,但是也是要簡而精的。工程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需要把論文研究的主題,研究方法,參考文獻等主要情況交代清楚。
在寫開題報告之前,我們需要做好準備工作,需要把工程碩士相關專業的資料整理出來,這其中包括畢業論文的題目,論文的主要內容,理論依據,參與人員的分工安排以及研究時間以及研究經費等等。對于首次接觸到工程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同學們來說,聽起來好像挺復雜的,下面我們就具體精選3個范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程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精選范例一
論文題目: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應用研究
1.研究背景和意義
自從有了計算機,人們對于計算機越來越依賴,到現在社會,計算機與我們的生活工作都緊密聯系在一起了。計算機革命成為當今速度最快的變革。今天,計算機軟件和硬件遍布人們的現代生活。離開計算機人們將無法控制與操作最新的現代工具。計算機已成功地應用于手表、電話、家用電器、飛機、導彈和武器裝備。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急切需要高可靠性的軟件和硬件。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現代化裝備無不依賴于計算機,而且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計算機的能力來提高產品質量、工作水平以及競爭力。
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計算機故障也多了,由故障引起的問題也增多了。隨軟硬件出現的問題,會造成諸多生活上的不便(如家用電器失靈)、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如銀行系統中斷)、還有可能危及生命(如飛行系統和醫療系統失靈),甚至影響到國家安危(武器裝備失靈)。毋庸置疑,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
因為人們的工作已經和計算機緊密聯系在一起,所以很多公司都有認知,需要投入大量的工程開發費,以確保設計和推出的軟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使用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也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因軟件開發的周期一般較長,需要經歷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代碼實現以及以及逐級的測試,所以錯誤和缺陷會滲透到每一個開發環節。需要將這些錯誤和缺陷屏蔽掉,對軟件工程師和編碼人員來說是富有極大挑戰的。因此,開發出用于確保軟件可靠性的技術迫在眉睫。
現如今,基本上大公司都有軟件開發部門,最大的任務就是開發出可靠的軟件。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包含很多方面,軟件的研制周期包含了很多階段,比如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代碼實現等。在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的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與之對應,對每一階段的軟件可靠性及軟件質量進行提高和監管。因此,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2.國內外發展現狀
可靠性工程師一門已出現的學科,存在時間還是比較短的。作為新出現的學科,可靠性工程不論是在硬件還是在軟件上僅僅出現了半個世紀。因為航空工業和核裝備的零差錯需求,涉及可靠性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工程技術研究才全面進入發展狀態。現在,一套較完整的可靠性理論體系已被建立,相應的,適合工程實際需求的可靠性技術也被開發出來,建立了合理的可靠性管理方法。但軟件可靠性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可靠性工程主要還是針對硬件系統的,軟件可靠性在八十年代前主要對軟件可靠性模型進行理論研究,而如何將其應用到工程中指導軟件開發,尚在摸索中。九十年代,隨著計算機的蓬勃發展,軟件可靠性得到足夠的重視后,軟件可靠性工程登上歷史舞臺,走入了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互結合的時代,此后,軟件可靠性就有了全面的發展。
相比起來,我國對于軟件可靠性的研究起步晚,與美國等一些國家相比還是存在很差距的。在軍用軟件的研制過程中,無論是軟件設計人員還是管理人員,在提高國防裝備性能和裝備水平的同時,同樣也需要努力提高軍用軟件的可靠性,不讓軟件成為制約裝備壽命周期的瓶頸。提高軍用軟件可靠性也是軍工部門和科研部門的裝備提升的必然趨勢,提高軟件可靠性也就成為軍用裝備的不可或缺的重點內容。硬件可靠性日趨成熟,給裝備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已越來越少,所以軟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裝備的質量,因此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成為提高裝備的重點和難點。只有保證了軟件系統的高可靠性,裝備才能在軍事對抗中正常發揮作用。因此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3.研究內容
本文研究內容來源于某工程項目。論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部分:
(1)軟件需求分析和概要設計階段的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的研究。針對軍用軟件結構復雜,且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需在需求分析階段和概要設計階段根據軟件自身特點提出軟件可靠性設計要求。
(2)詳細設計階段和代碼實現階段的軟件可靠性設計和分析技術的研究。在詳細設計階段,根據已建立的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庫,使用系統級軟件可靠性屋模型對軟件單元模塊進行可靠性分析;在代碼實現階段,依據編碼規范、靜態分析結果匯總、代碼審查結果匯總等指導性結果給予編程成員邏輯和編碼的規范。
(3)軟件可靠性增長預計模型的研究。軟件可靠性模型是可靠性評測的核心和關鍵。為了給軟件交付提供理論依據,需要建立軟件可靠性增長預計模型對軟件的可靠性進行預測。結合優化算法使用dfnn建立軟件可靠性預計模型,對軟件的可靠性進行評估。
4.論文結構
第一章,對軟件可靠性的基本概念、背景及研究意義進行了介紹,并對國內外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的研究現狀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第二章,詳細介紹了軟件可靠性理論、設計準則及設計方法,并對軟件可靠性設計方法在軟件研制各周期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第三章,在需求分析、概要設計階段,根據gjb-z102-2006《軟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設計準則》,提出軟件可靠性設計要求和可靠性設計技術。
第四章,在詳細設計階段,針對fmeca和fta的設計缺點,提出了系統級軟件可靠性屋模型。在詳細設計階段,將可靠性屋模型應用于xx主控軟件的數據庫管理模塊和rti管理模塊;在代碼實現階段,明確了代碼實現階段的軟件可靠性編碼規則。
第五章,對本文的工作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同時指出了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5.提綱
目 錄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論文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2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構安排
1.3.1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1.3.2本文的結構安排
第2章 軟件可靠性研究基礎
2.1軟件可靠性理論基礎
2.1.1錯誤和失效
2.1.2時間
2.1.3失效數據采集
2.1.4評價與預測
2.2軟件可靠性設計準則
2.2.1簡化設計
2.2.2標準化設計
2.2.3模塊化設計
2.2.4可達性設計
2.3軟件可靠性設計方法
2.3.1避錯設計
2.3.2查錯設計
2.3.3糾錯設計
2.3.4容錯設計
2.3.5余量設計
2.4小結
第3章 需求分析和概要設計階段的軟件可靠性設計及分析技術
3.1需求分析和概要設計階段的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
3.2概要設計階段的進一步細化
3.3故障模式、影響、危害性分析
3.3.1系統 fmea
3.3.2設計 fmea
3.3.3 ca的類型
3.3.4危害性分析
3.3.5風險優先數方法
3.4小結
第4章 詳細設計和代碼實現階段的軟件可靠性設計及分析技術
4.1詳細設計階段的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
4.1.1系統級ho sr
4.1.2系統級ho sr在數據庫管理模塊上的應用
4.1.3系統級ho sr在rti管理管理模塊上的應用
4.2代碼實現階段的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
4.3小結
第5章結論與展望
6.1本文工作總結
6.2論文創新點
6.參考文獻
[1]劉東。空間信息處理系統可靠性設計與分析關鍵技術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長沙: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
[2]王帆。軟件維護中的成本估算和質量保證技術研究[d]: [博士學位論文].杭州:浙江大學, 2011
[3]吳震。網管軟件可靠性工程框架及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 [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郵電大學, 2007
[4]王磊。嵌入式管控軟件的可靠性設計與驗證[d]: [碩士學位論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學, 2007
[5]唐田田。計算機聯鎖系統軟件可靠性設計方法的應用研究[d]: [碩士學位論文].合肥:合肥工業大學, 2004
[6]周衛東。組合導航系統軟件可靠性設計與分析[d]: [碩士學位論文].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 2006
[7]林海。衛星地面軟件可靠性設計與測試技術研究與應用[d]: [碩士學位論文].長沙:國防科技大學, 2008
[8]gjb-z102-2006,軟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設計準則[s].北京國防科工委軍標出版社, 2006
[9]g. q. huang, m. nie, k. l. mak. web-based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j].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999, 37: 177-180
[10]w. g. scheneeweiss, l. v. gmbh. the fault tree method [j].reliability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tey, 2001, 74: 221-228
[11]陶劍鋒,王少萍,姚一平。計算機輔助fmeca與fta正向綜合分析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0, 26(6): 663-665
[12]李揚,徐抒巖,韓成山,等。定量化故障樹分析技術在空間相機軟件開發中的應用[j].光學精密工程, 2008, 16(11): 2180-2186
[13]王學成,李海峰,路民燕,等。結合貝葉斯網與sfmea技術的軟件故障診斷框架[j].計算機科學, 2010, 37(9): 131-134
[14]j. n. wu, s. z. yan, l. y. xie.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 of a solar array byusing fault tree analysis and fuzzy reasoning petri net [j]. acta astronautica,2011, 69: 960-968
[15]何杰,張娣,章小輝,等。基于fta-petri網的地鐵火災事故安全性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9, 19(10): 78-82
[16]f. chiacchio, l. compagno, d. d’urso, et al. dynamci fault trees resolution:
a conscious trade-off between analytical and simulative approaches [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2011, 96: 1515-1526
[17]p. l. jelinski, moranda. hinal report on software reliability study [r].mc donnell douglas astronautics company, madc report number 63921,1972
[18]m. l. moranda. predictions of software reliability during debugging [c].proceedings of annual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washingron, d. c, 1975, 327-332
[19]m. l. shooman. 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software reliability prediction [j].statistical computer performance evalation,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june1972, 485-502
[20]m. l. shooman. operational testing and software reliability estimation duringprogram developments [c]. record of 1973 ieee symposium on computersoftware reliability, ieee computer society, new york, 1973, 51-57
[21]m. l. shooman. structural models for software reliability prediction [c].proceedings of the 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ieee computer society, new york, october 1976
[22]m. l. shooman. spectre of software reliability and its exorcism [c].proceedings of the 1977 joint automatic control conference, ieee, newyork 1977, 225-231
[23]m. l. shooman, naturaja. effect of manpower deployment and bug generationon software error models [r]. rome air development center technicalreport, radctr-76-400, 1977
7.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 01日-11月 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 08日-11月 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 11月 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 12月 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 01月 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 02月 16日-02月20日 晚上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 02月 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 03月 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工程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精選范例二
論文題目:基于智能算法的火電廠燃燒優化技術的研究
一、選題背景及其意義
對于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來說,對于用電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大部分地區用電緊張的局面越來越明顯,如何利用提高發電機組的熱銷能來降低成本已經成為目前相關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1]。并且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改善鍋爐燃燒效率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方法。
隨著用電的緊張,鍋爐燃燒優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的趨勢。對鍋爐燃燒優化可以從開環和閉環兩種途徑進行,前者是通過人工參與的方法控制鍋爐燃燒情況,而后者是通過設定既定的參數進行自動控制。這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區分使用[2]。
本論文主要就是研究鍋爐燃燒優化等相關問題,希望是鍋爐等達到最優的狀態。本文研究的鍋爐燃燒優化問題是基于電廠鍋爐設備自身特點進行閉環自動檢測控制,并使得設備可以自動相應實時情況,為許多電廠進行設備改造和優化同一定的經驗和數據支持。針對鍋爐燃燒系統中急需要解決的多種問題[3-6],本文使用燃燒調整的方法對運行參數進行優化,使得鍋爐可以在實時情況下達到最優運行狀態。
二、國內外研究動態
三、課題研究內容
四、研究方案及難點
五、預期成果和可能的創新點
六、主要參考文獻
[1] 黃雅羅.超臨界火力發電技術及其應用前景[j].熱力發電,2012,2:2-7
[2] 國家電網公司計劃投融資部統計處.2013 年國家電網公司生產經營情況[j].中國電力,2012,2:105-110
[3] 王恩祿,張海燕,羅永浩,彭玲.低 nox 燃燒技術及其在我國燃煤電站鍋爐中的應用.動力工程[j],2012,1:3-6
[4] 徐通模,袁益超,陳干錦,邵國楨.超大容量超超臨界鍋爐的發展趨勢[j].動力工程,2012,23(3):2363-2369
[5] jarmoszewicz, g. ;swirski, k. ; wojdan, k.. stochastic immune layer optimizer: efficient tool for optimization of combustion process in a boiler.bio-inspired model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s, 2006. 1st .bimnics.2006.361827 publication year: 2006 , page(s): 1-6
[6] wojdan, k. ;swirski, k. ; chomiak, t.. immune inspired system for chemical process optimization using the example of a combustion process in a power boiler. intelligent systems applications to power systems, 2007. isap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sap.2007.4441678 publication year: 2007 , page(s): 11-16
[7] 戴佩琨,程均培.火力發電新技術發展[j].火電設備,2012,1:229-231
[8] 張磊,李廣華.鍋爐設備與運行[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6:54-61
[9] 樊泉桂.超臨界和超超臨界鍋爐煤粉燃燒新技術分析[j],2012,7(2):23-25
[10] 楊震,莊恩.600 mw 超臨界直流鍋爐的燃燒調整試驗[j].動力工程,2012,27(4):111-118
[11] 范從振.鍋爐原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11,328-233
[12] ting-ting yang ;ji-zhen liu ; de-liang zeng ; xiexie, computer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iccae), 2010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in boiler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iccae.2010.5451473 publication year: 2010 , page(s): 225 - 228
[13] ligangzheng ;yugui zhang ; minggao yu ; minggao yu ; junbang chen. use of differential evolution in low nox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of a coal-fired boiler. natural computation (icnc), 2010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nc.2010.5583524 publication year: 2010 , page(s): 4395 - 4399
[14] huanzhao ; pei-hong wang ; xianyong peng ; jin qian ; quan wang.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of combustion at a coal-fired utility boiler using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invasive weed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2009. iceet ’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eet.2009.143 publication year: 2009 , page(s): 564 - 567
[15] ligangzheng ;minggao yu ; minggao yu.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for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boilers. natural computation, 2008. icnc ’08.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nc.2008.479 publication year: 2008 , page(s): 178 - 182
[16] 岑可法.鍋爐燃燒試驗研究方法及測量技術[m].水利電力出版社. 2011,273-277
[17] 李志東.鍋爐燃燒優化指導系統的分析及應用[j].自動化博覽, 2012(12):32-36
[18] 于樹明.燃煤鍋爐效率在線監測計算方法的探討[j].天津電力技術,2000(3):33-37
[19] 李雪亮.實用簡便的鍋爐效率計算方法.華北電力技術,2012(9):15-19
[20] 陳賽.鍋爐燃燒優化試驗分析[j].福建能源開發與節約,20o2(3):189-191
[21] 徐明厚.42ouh同心正反切圓鍋爐燃燒優化的數值計算[j].熱能動力工程,2012:222-227
[22] jianhuazhang ; bin tian ; guolianhou ; jinfang zhang. improvement of boiler combustion control performance using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shaping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control in aerospace and astronautics, 2008. isscaa 2008.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sscaa.2008.4776235 publication year: 2008 , page(s): 1 - 5
[23] qiangxu ;jia yang ; yanqiu ya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boiler combustion syste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an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08. wcica 2008. 7th world congress on wcica.2008.4593018 publication year: 2008 , page(s): 765 - 768
[24] miao zhenjiang ; yuan baozong. an extended bam neural network model. neural networks, 1993. ijcnn ’93-nagoya. proceedings of 1993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ijcnn.1993.714276 publication year: 1993 , page(s): 2682 - 2685 vol.3
[25] burke, h.b. ; rosen, d.b. ; goodman, p.h. compar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o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medical outcome prediction. neural networks, 1994. 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199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nn.1994.374560 publication year: 1994 , page(s): 2213 - 2216 vol.4
[26] 何大方.大型鍋爐燃燒優化調整[j].華東電力,2013(3):289-292
[27] 薛美盛.工業鍋爐在線燃燒優化[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13,28(5):22-27
[28] 陳劍.鍋爐燃燒優化閉環控制系統的初探[j].浙江電力,2013(2):673-679
[29] 陳兆兵,張長友.鍋爐燃燒優化調整的試驗研究[j].鍋爐技術,2013,134(4):22-27
[30] 武寶會,師建斌.用dcs實現鍋爐燃燒優化的閉環控制[j8.中國電力,2013,34(10):62-68
[31] 應達云.應用dcs系統實現在線指導鍋爐燃燒優化[j].浙江電力,2000(5):183:-189
[32] 徐玲.工業鍋爐燃燒過程的穩態優化模型[j].無錫輕工大學學報,2013,20(5):82-85
[33] 周昊.基于人工神經網絡和遺傳算法的火電廠鍋爐實時燃燒優化系統[j].動力工程.2013,123(5):67-69
[34] 畢政益.火電機組運行優化在線管理系統狀況[j].熱力發電,2000(2):38-41
[35] 潘煉.神經網絡控制在加熱爐燃燒系統中的應用[j].自動化儀表,2013,19(11):22-25
[36] 鄭懷林.陳維南.工業鍋爐燃燒系統的分級智能控制[j].自動化儀表,2013,19(7):45-48
[37] 王德文.模糊控制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燒控制系統中的應用[j].電力情報,2013(4):72-75
[38] 李智,電站鍋爐燃燒系統優化運行與應用研究[d],博士,東北大學,2012:65-69
[39] 金菊良,楊曉華,丁晶,基于實數編碼的加速遺傳算法.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j],2000年7月第32卷第4期,20-24.
[40] 石琳坷,逐步縮小搜索范圍的遺傳算法[j].地球物理進展,2012,10(4):67-79
工程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精選范例三
論文題目:企業信息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一、 研究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基本上大多數公司都建立了公司內網,公司內網是公司內部各個部門之間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而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投資管理公司內部信息的安全關系到公司在市場上形勢的順逆,本人在投資管理公司從事管理工作,深刻認識到公司內部信息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真實公司環境中的信息泄露、信息被惡意篡改、信息保密不嚴謹等方面對公司產生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上的損失經驗教訓的,本人當前的公司對于信息安全還是停留在簡單的防火墻、ids、ips或者員工培訓而已,對于現金流達千萬級每日的公司而言,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投資市場形式的判斷幾乎都來源于可靠的信息,私密信息,由此可見,信息安全對投資管理公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公司對于內網信息安全都是比較重視的,因為關系到公司機密,基于上述原因,公司一方面需要重視內網的信息安全,一方面需要信息安全管理軟件來保障公司的內網信息安全,內網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必須集成現有各類信息安全技術的優勢,合理規劃內網信息安全體系結構,建立一種更加客觀、嚴格和全面的安全可信任體系,通過采取更加精細的安全控制措施,更有針對性的管理內網中的計算機終端、外設、文件服務器、文件、數據存儲設備和員工,周期性的完善管理內網中的信息,從而建立一個涵蓋全方面的信息安全體系,提高公司生產力水平。
二、 國內外現狀分析
1、 國內現狀分析
自從信息網絡在我國興起,對于信息網絡安全,我們國家是非常看重的,我國十分重視信息網絡安全,已經將信息安全作為優先發展的前沿技術列入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為了更好地了解國內外信息安全發展的新趨勢,論文從國家安全政策,攻擊技術,防護技術三個方面全面總結分析了近兩年國際國內信息安全發展的新動向。全面了解這些新政策、攻擊技術和防護技術可以為我國信息網絡安全的實施啟到借鑒作用。
信息安全不僅對于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信息安全對于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意義,十二五規劃綱要高度強調了網絡與信息安全保護的重要性,提出要健全法律法規、完善標準體系、實施安全等級保護與風險評估等制度,構建信息安全保密防護體系,確保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
不光光是國家重視網絡信息安全,大多數政府機關,公司企業對于內網的信息安全問題都非常重視,在金融、證券、國家黨政機關都部署了信息安全相關的硬件和軟件,在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的大環境下,信息安全必須受到重視。對于投資管理公司而言,一些大型資產的公司部署了較為嚴密的信息安全系統,但是對于一些中小型公司而言,對這方面還是不夠重視,在國內的新聞中多次出現了公司信息泄露導致投資決策陷入商業全套的情況。
2、 國外現狀分析
近年來,網絡數據泄露事件不斷發生,僅2013年以來,數據泄露事件又接連不斷:香港八達通卡泄密、富士通ipad2后殼設計圖泄密、rsa公司secure id技術及客戶資料被竊取和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用戶數據外泄等等。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絡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于實戰的國家,但美軍尚未形成統一的網絡戰指揮體系。組建網絡司令部,意味著美國準備加強爭奪網絡空間霸權的行動。2011年5月16日美國政府發布新的互聯網安全規定,就日后美國如何應對互聯網安全等事務提出具體方案,其中最“強硬”的一條規定是,如果日后美國遭遇有可能威脅國土安全的網絡攻擊,美國可以動用軍事實力反擊。國外,公司信息安全是受到非常重視的一個環節,如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將公司的信息安全納入了一部分國家強制執行的內容在里面。
三、 參考文獻
[1] 蔣江.內部網絡信息安全建設簡議[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09(9) :16-23.
[2] 浦盈.淺談內網安全之防護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2) :18-24.
[3] 張哲宇,林逸祥.內網安全技術淺析[j].硅谷,2009(11) :20-28.
[4] 劉宏義.公司內網安全模型研究與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07(12) :4-14.
[5] 陳瑋,顧韻華.內網安全監測技術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8(2) :6-16.
[6] 陸英南.公司內網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03) :22-28.
[7] 金焱,杜斌.初探內網安全防御體系建設的相關問題[a]. 第13屆全國計算機網絡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
[8] 馮登國,趙險峰.國內外信息安全科學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a].中國計算機學科發展報告2006[c],中國計算機學會主編,pp.240-254.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9] 馮登國.網絡安全原理與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10]梅挺.網絡信息安全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11]bauer f l. decrepted secrete: method and maxims of cryptology[m]. 2ededition, berlin,germany: springer-verlag, 2000.
[12]anderson j p. computer security technology planning study[r]. esd-tr-73-51, vol.2.hanscom field, bedford, ma, usa: electronic systems division, air force systemcommand, oct,2002.
[13]石志國,薛為民,尹浩著.計算機網絡安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14]李濤.網絡安全概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15]馮登國,孫悅,張陽. 信息安全體系結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6]馮登國.密碼分析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17]蔣平,黃淑華,楊莉莉. 數字取證[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18]戴英俠,連一峰,王航. 系統安全與入侵檢測[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四、論文或工程項目大綱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與意義
1.3研究現狀
1.4研究內容
1.5研究組織結構
1.6小結
第二章 基礎知識
2.1 web 開發技術
2.1.1 web應用基礎
2.1.2 web service標準
2.2 b/s結構模型
2.1.1 b/s 實施架構
2.1.2 b/s 實施技術
2.3 sql server 2008技術
2.4小結
第三章 系統需求分析
3.1系統設計介紹
3.2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信息保密
3.2.2信息認證
3.2.3訪問控制
3.2.4信息安全檢測
3.2.5信息內容安全
3.3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可靠性
3.3.2 系統效率
3.3.3 維護性
3.3.4 易用性
3.4 小結
第四章 公司內網信息安全系統設計
4.1公司內網系統的功能設計
4.2公司內網系統的設計原則
4.3公司內網系統用戶登陸流程圖設計
4.3.1 系統e-r圖
4.3.2數據庫物理設計
4.4公司內網系統的模塊設計
4.4.1信息保密模塊設計
4.4.2信息認證模塊設計
4.4.3訪問控制模塊設計
4.4.4信息安全檢測模塊設計
4.4.5信息內容安全模塊設計
4.5 小結
第五章 信息安全管理系統的實現及應用
5.1公司業務辦公系統的總體實現
5.1.1 系統登錄模塊實現
5.1.2 系統界面實現
5.2信息安全管理系統的實現
5.2.1信息保密模塊的實現
5.2.2信息認證模塊的實現
5.2.3訪問控制模塊的實現
5.2.4信息安全檢測模塊的實現
5.2.5信息內容安全模塊的實現
5.3 小結
第六章 信息安全管理系統的測試
6.1 測試環境
6.2 測試用例
6.2.1 功能測試
6.2.2 性能測試
6.3 測試總結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1.1研究結論
7.1.2研究不足
7.2 展望
總結
論文開題報告是導師審核同學們答辯資格的重要依據,因此,對于開題報告同學們一定要重視起來。開題報告是在選題確定之后,同學們以調研為基礎下寫的選題技術,它需要說明如何研究工程碩士相關課題,要將對工程碩士課程的論證與設計說清楚講明白,因此開題報告是提高工程碩士論文選題質量的重要環節,同學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相關文章
人力資源新增
人力資源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