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模板例文「優選參考」
論文堡
日期:2023-10-23 22:12:30
點擊:294

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本文將以體育論文為例,為大家分享一篇開題報告的范文樣本,標題是“kdl 游戲對農村幼兒粗大動作發展的實驗研究”,具體詳情如下。
開題報告模板
一、論文開題報告基本框架
論文開題報告一般由以下八個部分組成(每個院校都有固定的開題報告模板,可能有所差異,大家可以參照各自學院的要求進行寫作)。具體內容如下:
1.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2.研究目標及內容
3.研究方法
4.論文大綱
5.技術難點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6.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
7.論文工作計劃
8.參考文獻
二、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1 國家對幼兒教育高度重視
1996 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幼兒園工作流程》,指出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我國學前教育事業依據《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又有新舉措,2001 年,我國教育部頒布執行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2001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明確指出要重視發展兒童早期教育。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規定:對幼兒實施體、智、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全民健身條例》[1]與《“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2]等中央文件精神,發布了大量與幼兒體育相關的政策。2017 年 9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共同頒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3]中,推動幼兒基礎教育的建設再次明確指出:明確表明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要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近年來,以國家政策文件為依據,國家對幼兒體育教育重視程度隨著社會進步不斷完善實施,幼兒健康教育領域發生了一個空前的變化,發展學前教育事關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積極發展學前教育,促進學前教育的科學發展,從而保障幼兒健康發展,也是加快全民健康、少年強則國強的重要保證。
1.1.1.1 幼兒基礎教育全面重視科學與健康
2018 年 6 月《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首次提出我國學齡前兒童每天運動的指導原則和具體推薦運動量。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 心全面和諧發展。于 2012 年 10 月 9 日由教育部正式頒布《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4],明確將動作發展列為幼兒健康領域目標,《指南》明確將動作發展列為幼兒健康領域目標,指明了不同年齡段幼兒動作學習與發展的具體目標,在教育建議中也明確指出利用多種身體活動促進幼兒園幼兒動作發展。堅決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2019 年 9 月《體育強國建設綱要》[5](以下簡稱《綱要》)的推出,《綱要》明確提出:并“推進幼兒體育發展,完善政策和保障體系;推進幼兒體育項目和幼兒體育器材標準體系建設,引導建立幼兒體育課程體系和師資培養體系”。在《綱要》教育內容健康領域中,目標之一是“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教育部 2012 年頒布出臺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1號文件中,明確指出了幼兒教師需具備掌握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規律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策略與方法。
應了解幼兒在發展水平、速度與優勢領域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掌握對應的策略與方法。同時也明確指出幼兒教師應具備制定階段性的教育活動計劃和具體活動方案。應在教育活動中觀察幼兒,根據幼兒的表現和需要,調整活動,給予適宜的指導[6]。
以上梳理可看出,當前幼兒教育的核心內容在文件和內容等方面涉及有從所擴展,幼兒動作發展逐漸成為新的研究領域。幼兒園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也在幼兒園課程改革,幼兒健康也是未來一個階段需要重點研究和推進的工作以健康領域的核心目標。推進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在幼兒體育活動課程中深入貫徹落實《指南》的精神,是國家發展學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園內研究科學保教和開放性教育,逐步將幼兒教育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系統化體育幼兒健康教育體系。
1.1.2 幼兒健康教育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國務院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7]中指出:幼兒教育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培養幼兒健康體魄為主要內容。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推進,“園本課程”“游戲精神”成為幼兒游戲研究的熱點主題。研究的重心轉移到幼兒,彰顯了“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雖然《指南》提出了目標要求,但是實踐中仍然缺乏對 3~6 歲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育活動內容的具體指引,特別是針對不同年齡組的特點,選擇發展幼兒身體的最佳動作方面有待細化。
我國幼兒體育發展日益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缺乏專業性、科學性、可持續性的優質體育課程嚴重阻礙幼兒大動作的發展[8]。廣大學校體育研究者在幼兒運動課程內容做過研究,張海平[9]對我國 11 省 13 市的 31 所幼兒園進行調查發現作為幼兒園幼兒最基本活動方式游戲存在形式化、教學化現象,體育動作還缺乏較為科學的活動理念。莊弼[10]調查發現國內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中存在幼兒體育活動目標凌亂、內容欠缺,活動內容和形式隨意性較大,幼兒體育活動的測試及評價成人化等現象。周興生[11]發現目前幼兒體育課動作教學內容不統一,存在一定盲目性,動作教學最為薄弱。吳升扣對北京市 270 所公立幼兒園調查發現:多數幼兒教師在設計中不清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具體的動作發展特征是什么,多數幼兒教師憑直覺設計活動。
張瑩對我國 1986~2009 年出版的有關幼兒體育教學方面的教材進行研究發現:作為培養基本運動能力的幼兒期體育活動內容并沒有出現相適應的變化,忽視了幼兒運動經驗的儲備,練習動作的形式與種類不足。吳升扣[12]研究發現我國雖將動作發展列為幼兒學習的標準之一,但卻與幼兒體質健康混為一談,真正涉及動作發展的內容較少。吳升扣[13]指出,在動作發展方面,我國和西方歐美國家的區別在于,他們將幼兒的動作發展放在首要位置,更是為其進行系統的設置出相應的內容,而我們國家更多時候是把幼兒動作發展與其身體素質片面的理解為同一概念,其內容很少且科學性更是有待提高。
范雪[14]建議對于 5~6 歲幼兒,則主要從全身協調等方面進行指導,通過改變運動方向、身體重心的變化以及走跑交替等方面來豐富活動內容。幼兒園數量不斷增加,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幼兒體育政策逐漸關注整個教育過程;幼兒體育活動更加注重個體差異;家、園、社區三方互動等[15]。
游戲課程的主體是兒童,基于國內幼兒體育課程發展的困境,強調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最終都要落實到課程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之中,并且影響到幼兒園教育的質量。經過分析歸納后,發現當前研究不僅局限于現狀類研究。因此,以各年齡幼兒教育內容為指導,根據幼兒動作發展的基本特點,確立以發展基本動作為基礎,以游戲為主導的課程開發理念,探索多種能有效促進幼兒動作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不僅注重幼兒的身體健康,同時也關注幼兒良好的心理及運動興趣的初始培養。
1.1.3 幼兒動作發展教育大勢所趨
幼兒動作發展是肌肉、骨骼、神經等多種器官、系統協同作用,因此個體生理機能的生長發育水平制約著動作發展水平。動作的發展持續個體生命始終,而且重要動作的獲得、變化意味著個體與環境互動關系的改變[16]。大量研究表明,幼兒被環境影響所包圍,幼兒前期的身體活動不足將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明顯下降,從而降低了基本動作形成的重要性。此外,學齡兒童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度過,兒童在校久坐的時長會更長,使得幼兒的整體身體活動有所減少,唯一身體活動是在課余時間或體育課上進行的。而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必須重視兒童的基本動作的形成,首先需要的就是轉變理念與看待幼兒動作發展的視角,充分認識幼兒粗大動作對幼兒階段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意義。
教育部于 2012 年正式頒布《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17],分別對 3-4歲、4-5 歲、5-6 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動作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明確將動作發展列為幼兒健康領域目標,指明了不同年齡段幼兒動作學習與發展的具體目標。祝大鵬[18]指出:動作發展有利于對個體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性進行培養,也是當前體育教育、心理學領域研究的重要主題之一。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幼兒初期動作的形成,首先就是從理解幼兒的身體活動的視角,從幼兒的生理特征上來看,幼兒的身體各類器官與神經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成熟,體質也逐年發展提高。從幼兒心理特征階段上來看,幼兒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強,若在這一階段讓幼兒學習必要的基本動作技能,幼兒會對簡單的基本動作不斷的重復練習,隨年齡的增長,動作發展會逐步發展健全。充分認識身體運動能力對幼兒階段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意義。
三、研究內容
隨著國家對中小微企業的大力扶持,同時激發制造業的市場活力,使得制造產品的需求大大提高,中小型制造企業迎來了得以巨大發展的機遇,而制定合理的營銷策略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本文首先采用文獻分析法,通過查找大量的國內外文獻,經過分析歸納整理,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然后運用定性分析法,以遼寧紅陽檢測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本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結合 stp 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從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等四個方面,找到該公司在營銷策略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化 lnhy 公司的市場營銷體系,構建合理的市場營銷策略,在提升新產品研發策略、建立人才保障機制、建立績效激勵保障措施、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實施的保障措施。
1.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本實驗依據“kdl”幼兒運動游戲,為農村 5~6 年齡段提供了多樣化教學,對農村幼兒粗大動作的發展現狀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研究,旨在為豐富今后農村幼兒園運動游戲活動項目,培養幼兒參與運動技能學習的初始興趣。希望通過本次研究能夠引起教育者和家長對兒童粗大運動發展的重視,也為政府教育部門學前教育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參考。同時,為 kdl 在偏遠西南地區發展與推廣,盡一份綿薄之力。
1.2.2 實踐意義
通過對幼兒進行 kdl 實驗,進行身體移動能力和物體控制能力兩部分測評,分析所實驗的農村幼兒粗大動作的發展水平。并探討 kdl 是否可以促進農村 5~6 歲粗大動作的發展,以此來證實 kdl 在農村幼兒園開展的可行性。
體育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三、研究內容
以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小優點幼兒園(二級二等),兩個大班(剔除在學校報名體育興趣班和沒有完成粗大動作測試以及先天身體發育不正常幼兒),共 74 名小朋友作為受試對象。抽簽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班 39 人(女 16,男 23),對照班 35 人(男 21,女 14)。研究本著自愿原則,在取得校領導同意和教師配合的情況下進行。
四、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以中國知網、web of science 等為基礎數據庫,以“幼兒游戲”、“幼兒粗大動作”“粗大動作”“粗大動作發展”等為主題詞,搜索體育核心期刊近 20 年文獻約 500 篇,挑選與本文相關文獻,形成本文的基本文獻來源資料。
3.2.2 專家訪談法
針對 kdl 教學在農村幼兒園的開展可行性,對我校幼兒領域專家和園長進行訪談(訪談提綱詳見附件 b),結合農村幼兒園人數、場地、器材等,共同探討所選取的 kdl 游戲能否在農村幼兒園開展,且如何將 kdl 更好地運用于農村幼兒園。確保 kdl 教學對農村幼兒粗大動作的發展更具有研究性,根據專家、園長老師們的意見,最終選取 7 個游戲方案。
3.2.3 實驗法
本研究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小優點幼兒園實施,運用 kdl 教學對小優點幼兒園大班的實驗教學班進行為期 3 個月的教學干預實驗,按照方法學的要求和實驗法的操作流程進行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實驗開始于 2020 年 9 月 14,止于 2020 年 12 月 24,共 3 個月 12 周,總計 24 課時(每周二次課,每節課 40分鐘);對照組由本園教師采用原幼兒園正常教學大綱進度安排教學,實驗組由本研究負責人用 kdl 進行教學,其余課外活動按照幼兒園日常常規要求開展。在干預前、干預后用(tgmd-3)對受試幼兒的粗大動作發展進行測試、統計,并對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討論。
五、研究結論
(1) 實驗前幼兒的粗大動作發展無差異,為期 12 周的教學實驗后男幼兒除跑、單腳跳、立定跳遠,其余動作 10 個動作指標均顯著差異,女幼兒除跑、腳踢固定球、下手拋球動作,其余動作上均有顯著差異。
(2) 實驗結果表明,實驗前后實驗組的男、女幼兒 13 個動作指標有顯著的差異。說明 3 個月的干預明顯改善了實驗組幼兒的粗大動作的發展,實驗前后實驗組的男、女幼兒的增長與對照組相比更高,效果明顯優于幼兒園原本活動形式。
(3) 所測試兒童表現出對動作經驗的不足導致了動作的變形,實驗后實驗組均能熟練地展示測試動作,而對照班卻對動作經驗的感知相對較弱。
(4) 實驗的粗大動作數據均值與經濟發展較好地區相比,所測試的 5-6 歲幼兒的粗大動作的發展水平偏低,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六、論文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以上是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的相關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論文寫作資料,可以隨時在本網站查閱,如果想尋找論文寫作幫助,可以在線咨詢。
相關文章
人力資源新增
人力資源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