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開題報告框架結構「經驗分享」
論文堡
日期:2023-10-22 20:39:11
點擊:398

論文開題報告框架結構怎么寫?本文將以經濟類論文為例,為大家分享一篇開題報告的范文樣本,標題是“我國博物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研究”,具體詳情如下。
一、論文開題報告基本框架
論文開題報告一般由以下八個部分組成(每個院校都有固定的開題報告模板,可能有所差異,大家可以參照各自學院的要求進行寫作)。具體內容如下:
1.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2.研究目標及內容
3.研究方法
4.論文大綱
5.技術難點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6.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
7.論文工作計劃
8.參考文獻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二、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博物館作為收藏、保護、研宄和展示自然和人類活動遺存的非營利性機構,自公元前三世紀出現以來,發展至今,功能不斷拓展。托勒密.索托于公元前三世紀,在亞歷山大城創建的一座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神廟,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博物館。其后,直到14、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博物館一直是皇室貴族、達官貴人收藏奇珍異寶的場所。博物館最初的功能,也就是收藏功能,便是文藝復興時期發展起來的。16、17世紀,在收藏的基礎上,博物館新增了研究功能,對象主要是帝國主義掠奪來的文物、標本。很長一段時間內,博物館的主要功能還是收藏,直到18、19世紀,在社會民主化和人們文化素質提高的情況下,博物館不再是僅僅服務于皇室貴族的小眾機構,它開始向公眾開放,給了普通大眾了解博物館的機會,博物館的開放催生了博物館展覽教育功能的出現。19世紀中期,圍繞藏品開展展覽教育服務己成為彼時博物館重要功能。到了20世紀70年代,博物館開始關注社會發展問題,“以人為本、服務社會”成為博物館的根本任務。至今,“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已成為博物館建設發展的宗旨。
隨著博物館規模的快速擴大,博物館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建國初期,我國僅有21家博物館。2008年以來,我國實施了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博物館以每年平均260家的速度快速增長。截止到2017年,我國的博物館規模己經達到4721家,較建國初期增長了200多倍。在博物館整體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博物館的觀眾數量也從2007年的不足3億人次,增長到2017年的9億多人次。
博物館觀眾數量的增長,反映了博物館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高。以往,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通過滿足人們研究、欣賞、教育之需求,以創造社會效益為主,人們也更多地關注博物館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隨著全球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是文化旅游在旅游產業中比重的增加,博物館以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姿態,在經濟領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博物館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也得到普遍了關注和認可。
1.1.2 研究意義
該論文從理論上闡述了博物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的內涵,結合博物館發展實際,選取博物館年度觀眾量作為博物館貢獻度測評的綜合指標,利用回歸分析法,建立以博物館年度觀眾量為因變量、年度旅游人次和年度城鎮人口為自變量的博物館貢獻度測量模型,對我國博物館的貢獻度進行評價。論文觀點鮮明,論據充分,文獻綜述較詳實。
三、研究內容
本文開展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研宄工作:
(1)從機理上說明博物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并通過數據統計和相關性分析證明機理說明與實際情況的相符性;
(2)構建了博物館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的一組定量模型,包括博物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模型、博物館的地區經濟社會貢獻度模型和博物館的年度經濟社會貢獻模型;
(3)以真實數據對模型的有效性進行了驗證,建立了我國博物館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定量關系,并對我國31個省份博物館的地區經濟社會貢獻度進行了比較分析,對2008年至2017年的博物館年度經濟貢獻度進行了比較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文從博物館行業發展中我國政府部門決策的實際需求出發,對博物館的經濟和社會貢獻展開研究。首先,通過機理分析方式,對博物館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的概念進行了說明,闡明了博物館主要通過對旅游產業和城鎮化建設的支撐來實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并通過數據的統計和相關分析證明機理分析符合實際情況。其次,本文在機理分析的基礎上,選取博物館參觀人次、旅游人次和城鎮化人口數量作為量化指標,構建了博物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定量關系模型,以及博物館的經濟社會貢獻度模型。最后,利用我國博物館觀眾人次、旅游人次和城鎮化人口數量的真實統計數據,對博物館的經濟社會貢獻度模型進行了驗證,并對結果進行了分析討論。通過本文研宄,將為政府部門進行博物館建設的投資決策,以及比較不同地區、不同年份博物館的經濟社會貢獻度差異提供方法。
五、研究結論
本文從理論和量化方法兩個方面探討了博物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通過研宄發現,過去對于博物館的經濟發展貢獻始終不能清晰論證,其關鍵在于沒有對博物館的經濟貢獻做出正確的機理分析,導致對于經濟貢獻的分析始終囿于從經濟價值的創造視角來分析,以此為基礎的分析無法說明博物館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更不能進行能夠被普遍接受的定量計算。而對于社會貢獻的討論雖略深入,但也仍然停留在較為抽象的且定性的層面,無法進行量化。
本文通過機理分析的方式,理清了博物館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和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明確了博物館行業在旅游產業中的支撐地位,以及在城鎮化建設、城市文明發展中的支撐地位,由此確立了博物館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概念。在此基礎上,為了能夠對博物館的經濟社會貢獻進行定量化,以便能夠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本文在對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博物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定量關系模型,以博物館參觀人次、旅游人次和城鎮化人口數量為指標,計算得到了博物館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定量關系。以此為前提,構建了博物館的地區經濟社會貢獻度模型和年度經濟社會貢獻度模型,使得能夠比較我國不同省份的博物館經濟社會貢獻度的差異,以及不同年份博物館經濟社會貢獻度的差異。
經濟類論文開題報告
六、論文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以上是論文開題報告框架結構怎么寫的相關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論文寫作資料,可以隨時在本網站查閱,如果想尋找論文寫作幫助,可以在線咨詢。
相關文章
日語論文新增
日語論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