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篇優秀法律論文開題報告?

法律論文寫作開展之前要想擬定開題報告,只有開題報告完成好了,論文內容寫作才能順利進行下去。因此該環節對于整篇論文寫作起到的影響和作用力之大可想而知。要想完成好法律論文開題報告,必須知道有哪些寫作要求,都有哪些步驟內容,得運用哪些技巧加以做好。這些統統了解清楚后,再動手進行法律論文開題報告寫作,就可以事半功倍,有效提高寫作效率。開題報告完成好了,論文有了方向和主題,內容部分自然進行如魚得水。那么要如何完成一篇優秀法律論文開題報告,必須體現哪些特性,下文筆者將帶來最全面的分析和講解。
優秀法律論文開題報告如何完成
三大特性要體現
1. 先進性 開題報告要新穎先進有創造性
2. 開拓性 最好是前人沒有做過的研究或者研究無果的,這樣做進一步探討研究才能有意義,也能更深刻。
3. 成果性 課題更應該是研究出有更多意義的,促進發展和需要,既有實際效益又有學術價值。
一份完整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開題報告封面
每個學校提供的格式可能不一樣,一般包括學校標記、論文題目、指導老師、學生姓名、學號、專業、學院、完成時間等信息。
2、課題來源
課題來源主要有導師提供,學生自選,科研項目等等。這個并不重要,實在不知道怎么寫,可以寫學校自主命題。
3、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這其實是開題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你最應該花時間去思考的。這部分主要說明你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價值。而寫開題報告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請導師來評判我們這個選題有沒有研究價值、是否適合研究。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舉例說明具體應該怎么寫:
(1)以“共享單車”為例,可以從“押金難退”、“亂停放”、“不同區域投放量失衡”等方面闡述存在的現實問題。
(2)通過現場調研發現,……公司存在……問題,本課題通過……研究,針對……,完成……,以期解決……,達到提高……,獲得……的目標。
4、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現狀)
有些學校要求寫文獻綜述,有些學校只要求寫國內外研究現狀。其實就是說說別人已經做了什么,是對參考文獻的高度概括和綜合闡述。
寫作思路:
(1)簡要介紹自己的研究課題是關于什么問題的;
(2)國內、國外的專家學者們已經就相關課題取了哪些成果、還存在哪些問題;
(3)自己的課題的必要性及價值,可以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
5、研究內容(研究方法)
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講清楚主要設計內容和設計過程(基本思路)。可以簡要列出研究大綱和內容結構。
6、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資料獲取情況、實驗條件、難點重點等。其實就是可行性分析,說明自己有能力完成該研究。一般可從資料準備情況、儀器設備可用、研究對象可獲得、時間允許、本人具有相關學科知識和技能等方面來寫。
7、創新點
本研究有哪些創新,可作出哪些貢獻。例如可以這樣寫:提出***,解決***問題; 開發***,解決***問題;改進***,解決***問題。
8、論文進度安排
就是你的論文或者項目的進度和時間安排。
9、參考文獻
列出主要參考文獻,一般是要求15篇以上,要有資料出處、作者、出版社、發表時間,注意格式要求。
寫畢業論文最重要的是要動筆寫,按照上面的步驟一個個的往上套,先寫完,然后再慢慢修改,相信大家都能提交一份合格的開題報告的。
有哪些寫作要點
在法律論文正式寫作之前,有一個教學環節就是開題評審會。
在開題評審會之前,首先要求每位學生提交一份擬好的開題報告。一篇好的學位論文離不開一個好的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包括論文選題的來源、目的與意義,選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選題研究的目標和研究預期達到的目的,選題本身的創新之處,論文的寫作大綱,論文寫作的進度安排,論文的主要參考文獻七部分。其中,選題的來源、目的與意義,選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以及論文大綱的擬定三部分最為重要。
(一)論文選題、題目和標題的擬定。
1.選題要有新穎性。作者在論文選題上,首先要有問題意識。所謂的問題意識,是指對擬研究的問題范圍、題目甚至是結論性的看法(先有結論,后有論據)的主觀認識。?由于法律生大多來自法皖、檢察院和律師事務所,大多數同學都有三五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因此,在論文的選題上,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選擇自己熟悉的職業領域中所遇到的,但又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這樣,不僅自己能夠感興趣而不覺身心疲憊,而且能夠解決自己長期存留心中的困惑,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寫作出來的論文也才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因此,好的選題是學位論文成功的基本保證。這就要求選題要有新穎性。這種新穎性主要體現在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以及新法律、新制度的研究。學生不僅要善于從司法實踐中發現問題,總結問題,提煉問題,還要及時關心國家最新的立法動態,關注社會上發生的法治熱點問題。正如梁慧星教授所概括的,課題的選定要有四項要求:(1)有學術性、理論性;(2)有實踐性、針對性;(3)有充足的資料;(4)能夠揚長避短。
例如,2011年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八)》,2012年3月14日,全國人大又通過了《刑事訴訟法修正案》(2013年1月1日施行)。這兩個修正案都增加了許多新的制度規定,這些新的規定都應該成為這幾年學位論文選題的主要素材之一。例如,危險駕駛罪人刑之后,司法實踐中如何判斷這種抽象危險?如何處理《刑法》第13條但書與危險駕駛罪之間的關系,如何認定危險駕駛罪的主觀罪過,法官如何平衡量刑,如何處理好危險駕駛罪與其他犯罪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是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學生如果能夠結合自己的司法實踐,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論述就很有研究價值。還有,三種新型盜竊罪進人刑法之后,如何處理好普通盜竊罪與特殊盜竊罪之間的關系,如何認定這三種新型的盜竊罪,三種新型盜竊罪是否要求有數額,與《刑法》第13條但書的規定到底是什么關系,這些都是目前司法實踐比較混亂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不僅能夠有助于司法實踐,還能為最高法院出臺相關司法解釋提供參考。
又如,在刑事訴訟法中,有關非法證據的排除問題,我國學界已經研究了多年,也提出了不少對策,新的《刑事訴訟法》也有所反應。例如,修正后的《刑事訴訟法》第54條第1款明確規定,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第2款規定,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可見,對于非法的言詞證據,我們是徹底排除的,但對于非法獲得的物證、書證則是采取有限的排除或者相對排除,如果這些證據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證據提供者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但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如何補正證據?如何作出合理解釋?什么才是合理解釋?由誰來判斷是否作出合理解釋?需要多少次補正和多少次解釋?這些都是我們在研究非法證據問題時應該予以充分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2.選題不能太大。法律學位論文的選題上,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選題太大。例如,有人曾以論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中國化、論刑事非法證據的排除、論沉默權、論死刑的存廢等為題。這些題目顯然都太大了,寫博士學位論文或者專著都不一定能夠論證清楚,更何況一篇只有兩三萬字的論文。對于這樣的一些題目,學生因學術功力有限,根本駕馭不了。而學生之所以喜歡選擇過大的題目,主要是因為擔心小題目寫不出足夠的字數,只有大題目才比較容易寫,而且容易將字數湊夠。
事實上,學生的這種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太大的題目不僅難以駕馭,反而會加重學生的寫作負擔。現在學位論文一般要求三萬字左右,這就要求學生要選擇一個適中的題目,適中的題目要求具體到法學教科書中四級或者五級標題的內容。例如,犯罪構成是一級標題,犯罪主體是二級標題,犯罪主體中的刑事責任年齡是三級標題,刑事責任年齡中的某個問題是四級標題,現在的論文的選題要求具體到刑事責任年齡中的某個問題。又如,共同犯罪是一級標題,共同犯罪的類型是二級標題,主犯、從犯和教唆犯是三級標題,主犯、從犯和教唆犯的處罰根據和處罰原則是四級標題,間接教唆犯是五級標題,學生應該選擇五級標題作為研究對象。這樣適中的題目才能使論文具備一條清晰的、能夠貫徹到底的理論紅線,而不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談,變成一部放大的教科書,從而降低了學術研究的價值。相反,如果選擇太大的題目,不僅不能突出學術研究的主題,還會增加學生寫作的負擔,因為學生為了全面地論述這些問題,就需要大面積地去收集資料,全面地進行闡述和論證,這在無形當中就增加了研究的工作量。因此,只要學生能夠事前認真閱讀相關參考文獻,就能夠發現每個具體的法學問題都能夠寫出長達兩三萬字的學位論文,根本沒有必要擔心學位論文的字數會不夠。
3.論文的題目和章節的標題要凝練。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傳遞其研究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有助于選定關鍵詞、編制目錄、提供索引的關鍵性信息,是提供文獻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論文題目可以說是文章的一半。⑤因此,學生在學位論文題目和章節標題的擬定上,不僅要準確得體,還要下工夫去凝練,做到簡短精煉。如果不能夠做到題目凝練,不僅說明學生對該問題還不夠熟悉,而且也說明學生的概括和抽象能力還有待提高。一篇好的學位論文離不開一個能夠吸引人的標題,一個好的標題馬上能夠引發作者閱讀的沖動,能夠引發讀者對該問題的想象。因此,在論文題目以及章節標題的擬定上,一定不要過長,一定要凝練,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最好能夠保持每章標題的對稱性和完美性,而且,在題目和標題的擬定上‘ 一定要出現傳遞出作者肯定、明確的學術信息,能夠讓讀者一看題目和標題就知道作者的意思。因此,在題目和標題的擬定上,最好采用肯定的陳述句的格式,不要出現“為什么”、“如何”、“嗎”、“是不是”等疑問的語句。當然,有些內容為了突出或者反駁某個問題,采用這樣的題目或者標題也未嘗不可。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的介紹。
在開題報告中,有一部分需要作者下工夫去厘清和撰寫的內容,那便是國內外研究現狀的介紹。在學術研究中,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推進,每位研究者都要對自己研究的領域非常熟悉,都要清楚自己將要研究的問題,前人已經作了什么樣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什么樣的研究成果,研究巳經達到了什么樣的程度,還有哪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推進。因此,在撰寫這部分內容的時候,一定要熟讀相關的參考文獻,厘清前人研究的學術脈絡,看清前人研究的邏輯,發現前人研究尚未解決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總結、凝練、提出自己將要進一步推進研究的方向和問題、思路。這樣,不僅能夠將自己的研究奠定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不會重復已有的學術成果,還能保持學術研究的傳承性,推進學術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三)論文寫作大綱的擬定。
寫作大綱是一篇學位論文的骨架,沒有寫作大綱,就意味著論文失去了骨架,整篇文章的立論就無法建立起來。因此,在開題報告中,最為核心的部分莫過于如何擬定寫作大綱,如何謀篇布局(構思),如何保持大綱結構的邏輯性。在論文大綱的擬定上,一般可以分為三章或者四章,前面加一個前言(導言、導論),后面加一個結束語(余論)。在前言或者導言中,交代寫作的背景、寫作的意義和研究的問題;在結束語中,總結一下本文的中心結論或者提出下一步將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在正文中,以三章或者四章為宜,章數不宜過多,否則,容易分散文章論述的主題思想。
好的學位論文要求有一個合理的邏輯結構。所謂的結構合理,是指論文的層次清晰、邏輯嚴密。⑥因此,在論文結構的設計上,每章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層次分明,思路清晰,邏輯嚴謹。正文的通常結構(三段論):第一章,提出問題,闡述問題的所在和具體表現。這些問題可以是立法上的問題,也可以是司法上的問題,還可以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第二章,分析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闡述解決這些問題的意義,這些原因包括社會結構、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傳統、思維理念以及立法規定和司法運作等。在研究中,多關注為什么、怎么樣的問題。第三章,主要是針對這些問題和存在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意義,從多角度來論述和提出相應的改革對策,包括立法和司法的改革等。
如果需要研究和借鑒一項新的制度,還可以再增加一章專門介紹域外的一些做法;這些做法包括立法規定和司法操作。最后,再增加一個結束語,概括本文的結論。結論的魅力在于,它是對通篇論文的一個簡短總結。許多人在讀論文時,往往先看緒論,再看結論,然后決定是否繼續讀這篇論文。同樣,在學位論文的寫作上,最好能夠有一個結束語。許多評委在評閱文章的時候,通過閱讀論文的緒論和結論,大概就知道論文的內容和水平,知道論文主要講什么,有什么新觀點、新主張。
但筆者一般不主張和倡導學生籠統地介紹、分析或者比較研究域外的做法和制度,因為這些做法和制度未必就能解決中國的問題,不一定適合中國的國情,況且,這樣一些做法或者制度在外國是不是真的很有效,是不是真的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也不是沒有疑問的。更為有害的是,這樣的一種研究方式實際上在無形當中將域外的那些做法和制度當作一種普遍的真理,然后按照三階段的推理,得出我們國家也應該這樣做或者制定這樣的法律。但要知道,任何一項法律制度都具有地方性,“法律是一種地方性的知識”.我們生活在中國,深受中國社會環境、文化傳統等制約,對中國的問題比較熟悉和了解,但我們少有在外國長期生活居住過,對外國的了解僅僅停留在法律文本上,對于他們的司法實踐的效果和法治生活,可以說幾乎一無所知,我們能否就說外國的這樣一些做法或者制度就肯定能夠解決中國的問題呢?許多制度引人到中國之后,照樣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甚至會出現一種古代齊國晏子所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現象,畢竟許多社會問題的發生并不僅僅是因為法律沒有規定或者法律規定不好,而是許多原因綜合導致的。因此,在法學研究中,要善于從中國活生生的司法實踐中發現問題,將我國司法實踐的經驗通過概念化、模型化、命題化等方法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然后將這些概念、模型和命題去解釋司法實踐問題,如果能夠解釋得通,說明這個理論概括具有生命力和解釋力,具有學術價值,否則,就沒有多少學術研究的價值。
此外,在每章大綱的擬定上,一定要細化到論文的三級標題,具體而言,第一章是一級標題,章之下有節,即一、二、三等是二級標題,每節之下還有三級標題--目:(一)、(二)、(三)等。在提綱格式上一定要細化到“目”的標題,不然在形式上不符合論文大綱的要求。也只有細化到目,才能讓讀者知道作者寫作的意圖和內容,如果只有一級或者二級標題,就難以看出作者要寫什么,觀點是什么。但在往年的開題報告中,許多同學都只能細化到二級標題,這說明學生在撰寫開題報告之前,還沒有認真閱讀相關的參考文獻,對相關的研究成果還不甚熟悉,還不知道自己將要從哪些方面作進一步的研究。
一篇質量達標的法律論文,必須每一部分都完成好,開題報告作為法律論文寫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重要的目的和作用。一些同學沒有重視法律論文開題報告寫作,帶來的教訓是極其嚴重的,影響后面的論文寫作,寫作方向很可能就此偏離,完成好的論文質量必定難以達標。因此大家要重視法律論文開題報告寫作,各步驟完成好,嚴格加以規范,希望學生們都能寫出一篇優秀的法律論文開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