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碩士論文寫作要點與寫作步驟!

法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前的一件大事莫過于碩士畢業論文寫作,這不僅是對于教育專業內容的全面檢測,也是獲取學位證書的重要步驟。法學碩士論文的寫作要想完成好,除了要按要求來寫,還要注意運用技巧,每一個要點都要做好。還有一點,法學碩士論文的寫作強調其邏輯性,而很多學生在這一點上做的并不夠好,以至于完成好的論文缺乏邏輯性不夠嚴謹。下文筆者就來分享下法學碩士論文寫作和相關內容要點,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法學碩士論文寫作要點有哪些
一、人文科學研究的能力,主要是三部份:中文寫作能力;外語(至少是閱讀、筆譯,能夠聽說譯寫更好);方法。方法包括:寫作方法、研究方法等。方法也是一種知識,它是運用知識和獲取知識的知識。
二、學術論文可分為:一般學術論文;研究性學術論文;一般學術論文,指學術刊物上的學術論文,一般篇幅較短;研究性學術論文,包括:長篇專題研究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博士學位論文。
三、學位論文的要素:選題、資料、結構、研究方法、見解(如果沒有見解,就不成其為論文,而屬于資料匯編)、文章、社會責任。
四、選題,是學術論文寫作的開始,實際上就是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研究方向的過程,是極為重要的一步。課題選定的四項要求:1、有學術性、理論性;2、有實踐性、針對性;3、有充足的資料;4、能夠揚長避短。符合下述五種情形之一,即可認為具有學術性、理論性:其一,補白性選題;其二,開拓性選題;其三,提出問題性選題;其四,超越性選題;其五,總結性選題。
五、題目設計的四項要求,
1、第一項要求:題目要新穎;
2、第二項要求:題目與內容相符;
3、第三項要求:題目大小適當;
4、第四項要求:能夠揚長避短。
六、題目的兩種基本結構形式:第一種,“關于”+“賓語”+“的”+“研究”;其簡體形式:“賓語”+“研究”,如“抵押權制度研究。其變體形式:“賓語”+“的”+“研究方法”,如:信托制度的比較研究;知識產權的經濟分析。第二種,“論”+“賓語”;其變體形式:“賓語”+“論”,如:抵押權制度論。
七、學位論文題目設計的三項規則:
1、第一項規則:題目必須是動賓結構的短語,不能是句子;
2、第二項規則:題目只確定研究對象,不表達作者觀點;
3、第三項規則:題目應力求明確、簡短,忌冗長。
八、社會科學研究,尤其法學研究,主要是文本研究。文本,在這里表現為各種資料,首先是法律文本,即各種立法文件,包括法律法規條文、立法理由書、各種法律草案及其修改記錄;其次是司法文本,包括最高法院發布的解釋性文件、最高法院公報刊登的判例、各級法院的判決書;當然還有法學文本,包括各種法學專著、教科書、體系書、論文集、學術刊物上的法學論文、已經出版或者未出版的學位論文。
九、資料準備的三項要求:
1、第一項要求:有充足、翔實的資料、新的資料;
2、第二項要求:注明所引用資料的出處;引用例子:作者:《書名》,出版社及版次,頁號;如: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02頁。翻譯著作:[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著:《法和經濟學》,張軍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頁。論文類:蘇號朋、蔣恒:“論信用權”,載《法律科學》1995年第2期,第12頁。
3、第三項要求:有參考文獻目錄。
十、學位論文的結構:目錄、序言、導論、本論、結論、參考文獻目錄、后記;其中,導論、本論、結論三部份構成論文的本體;目錄、序言、參考文獻目錄及后記是附屬部份。
十一、導論的作用在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導論的內容,通常是交待課題,即本文究竟要研究一個什么課題,這個課題產生的背景,說明作者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它有什么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十二、結論用于概括本文的研究結果、作者的基本學術見解、本研究結果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十三、論文中,后記沒有一定之規,通常是致謝及發感慨;論文結構確定之后,即可動手研究和寫作,特別要說明的是,通常不是順著章節順序從第一章開始寫,而是挑選最容易寫的某一章或者某一章的某一節先寫。即使寫作某一草,也是寫先其中容易寫的幾節,相對難寫的節,可以留待以后寫。
十四、法學研究的方法有多種,最常用的是:
1、法解釋學的方法:包括用來明確法律文本(條文)的內容意義、構成要件、適用范圍和法律效果等狹義的法律解釋方法,也包括用來補充法律漏洞的如目的性擴張、目的性限縮等廣義的解釋方法。
2、比較研究的方法:亦可稱為比較法的方法,是指對不同法系、不同國家的法律或者法律制度進行比較,發現其異同及各自的優點和缺點的方法;
3、歷史研究的方法;即采用考訂、訓詁等方法研究歷史上的法律和法律制度
4、法經濟學的方法:亦稱法經濟分析的方法,是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如效率、價值等分析法律制度;如研究反壟斷法、合同法、物權法等經濟法、民法財產法等方面;
5、法社會學的方法;是指運用社會學研究的方法,如社會調查、分析、統計、預測的方法,以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
十五、學術論文要素之一的學術見解,指作者自己的思想、主張、觀點;評價一篇學位論文,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作者是否有創造性的學術見解;學術論文的獨創性,并不是要求論文中提出的見解是空前絕后、絕無僅有的,而是指在論文所研究的范圍內,要有真知灼見,有獨立看法,絕不人云亦云,單純重復前人的發現。沒有作者自己的學術見解的論文,實際上等同于資料。
十六、學術見解分為:一般學術見解和基本學術見解。表述一般學術見解大致有:
1、采通說:指多數學者所贊同的觀點、主張,自有其相當的真理性和說服力;
2、從新說:新說相對于舊說,一般說來有其合理性和說服力;
3、擇善而從:依次列舉各說的根據和理由,最后采納其中最優者;
4、自創新說:自己提出一種新的學說;
十七、學術論文的第六個要求稱為“文章”,包括:
(一)文體
(二)文字:1、第一項要求,要避免美文、譯文、歐化的風格;2、第二項要求,要避免口語化;3、第三項要求:要使用法律概念;4、第四項要求:使用特定法律學科的法律概念;
(三)文采:1、要避免段落過長;2、句式要有所變化;3、講究句子的長短變化。
法學碩士論文寫作步驟技巧
一、選定論題
正確選定論題意義重大,它關系到能否完成研究任務。如果論題過大,到時可能會因多種因素影響而難以完成;如果論題過小,不能達到研究的水平。選定論題的前提是選擇研究主題,它是確定研究對象,選擇所要解決的問題。狹義地說,是指選定寫文章或者著作的題目。廣義地說,是選擇科研領域,確定科研方向。需要注意與選定論題有關概念內涵上的區別。(1)課題。它是指某一學科重大的科研項目,它的研究范圍比論題大得多,如“面對經濟全球化環境的中國會計規范體系建設問題”。
二、搜集資料
按照確定的選題和內容,通過各種方法搜集大量的資料,能為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有了豐富的資料,才能研究客觀事物的歷史發展和現實狀況,揭示其影響因素、發展趨勢和規律,并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通過各種方法搜集大量的資料,能為科學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據。科學研究需要占有的大量資料,不僅是數量要求,而且要有質量的標準。只有搜集的資料是真實的,才能為研究成果也具有真實性提供可靠的依據。
三、擬定提綱
擬定提綱的作用很關鍵。現實中,有不少會計專業研究人員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某種思想在頭腦中奔涌,感覺已經醞釀成熟,滿懷激情地拿起筆想寫出來,但是一旦動筆,思想卻在筆頭上凝固起來,寫不出來或寫不下去;或者是在一項科研任務行將結束時,腦子里裝著許多材料,觀點已經形成且有價值,想寫但就是無從下手。凡此種種,并非由于“懶”,而是由于感到“難”。由于遇到了難題,多少影響了寫作論文的信心。
四、撰寫初稿
論文的初稿要按照論文的組成部分和擬定的提綱分層次(部分)編寫,原則上要按照論文的先后邏輯順序完成論文引論、本論和結論(或結尾)的擬稿工作以及主要參考文獻的列示工作。撰寫初稿時要求做到:盡量提高撰寫初稿的質量,切實做到以論為綱、觀點與材料統一、邏輯思維嚴謹、論文層次清晰、文字表達精煉。初稿的寫作方式有手寫與機寫兩種,目前一般均采用機寫方式,但不同的方式各有其優勢與不足。
五、修改初稿
修改初稿是提高認識和提高論文質量,以便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務的一個重要程序。修改初稿的步驟為:1.通讀初稿,以找出存在的問題和缺點;2.修改與調整結構;3.進行內容上的修改、補充與調整;4.進行語言修飾,逐一審讀和修飾論文內容的段落、句子、字、詞和數碼等,以使其符合相應論文規范的要求。
六、論文定稿
編寫的初稿在按照擬定提綱的要求反復修改、補充與校核對后方可定稿。作者判斷定稿的標準,是論文的觀點(中心論點、基本觀點和具體論點)正確,論據(理論和實踐依據)合理,結構(文章體系)嚴謹,文字通順,資料真實。論文定稿后,還要認真做好謄正、校對和署名等技術性工作。
法學碩士論文寫作邏輯性如何加強
一、法學畢業論文寫作中邏輯問題
有學者認為,法學畢業論文的現狀是“不能嚴守學術規范、學術視野狹窄、邏輯思維紊亂、論文格式混亂”。這些邏輯問題體現在選題、論文結構、格式和語言表達方面。下面就畢業論文寫作中邏輯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一)選題方面的邏輯問題
選題方面的邏輯問題主要包括論題含糊、文不對題。第一,論題含糊。如果畢業論文的標題含糊不清,就會產生歧義。論題含糊反映作者對論題外延的認識不明確,思路不清晰。例如,論文題目“計算機犯罪及其對策”會產生歧義:論文要探討的是“犯罪對策”,還是“犯罪預防對策”?第二,文不對題。論文內容與論文標題不一致,違反同一律。有一篇論文題目是“論跨國公司的國際管制――兼論我國關于跨國公司國際管制的立法完善”,主標題是跨國公司的國際管制,是關于國際法的,而文章內容是我國關于跨國公司的國內法,主標題與副標題相互矛盾,顯然文不對題。
(二)論證過程方面的邏輯問題
法學畢業論文包括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構成。其中,出現邏輯問題最多是論證。第一,違反同一律,犯了“轉移論題”的邏輯錯誤。①如果前部分的內容與論題相關,后半部分內容則是在論述另一個論題,前后不一致,會犯“轉移論題”的邏輯錯誤。第二,違反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自相矛盾”在畢業論文中主要表現為在一段論述中對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同時都予以肯定。第三,違反充足理由律,犯了“推論失當”的邏輯錯誤。論據是真實可靠的,但論據的真實性與論點的真實性不相干,當然不能從論據的真實性推出論點的真實性。這種情況無論在論文中還是在答辯中都不難見到。
(三)寫作格式方面的邏輯問題
論文強調序號體例的統一。如果把不同的格式混用在同一篇論文中,就會出現寫作格式的邏輯問題。各個學校對于本校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體例都做了統一的要求,并進行示例,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還是常常把不同的體例混在一起使用。關于論文體例,雖然各學校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不外乎兩類:一類是漢字格式,如一級標題為“一”,二級標題為“(一)”,三級標題為“1”。另一類是數字格式,一級標題為“1”,二級標題為“1.1”,三級標題為“1.1.1”。部分學生混合使用這兩種序號,導致混亂。如在“1.1”下的內容中出現“(一)”或者“一”。有的同學在使用一種體例時,出會出現混亂,如“1.1”下的內容中出現“1”、“2”、“3”,導致標題級別的混亂。
(四)語言表達方面的邏輯問題
出現語言表達方面的邏輯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不明確。第一,內涵的邏輯問題。內涵的邏輯問題表現為用語含糊,似是而非,含義不確切。例如,一篇論文中提到“我國締約過失責任的完善”,混淆了“締約過失責任”與“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的界限,應當修改為“我國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的完善”。第二,外延的邏輯問題。外延的邏輯問題表現為使用小標題時違反劃分的規則,導致邏輯錯誤的發生。譬如,在一篇畢業論文中,一級標題為“我國法律解釋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二級標題為“法律解釋主體多元化引起的問題”、“法律解釋內容的沖突”、“法律解釋形式的混亂”和“法律解釋具體操作制度的欠缺”,其中的“法律解釋主體多元化引起的問題”和“法律解釋具體操作制度的欠缺”違反“劃分的子項必須互相排斥”的邏輯規則,犯了“子項相容”的邏輯錯誤。
、解決法學論文寫作中邏輯問題的對策
“揚湯止沸,未若釜底抽薪。”針對問題提出對策,不如溯本求源,根據原因,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通過加強論文寫作的邏輯訓練,提高學生寫作邏輯素養,達到減少畢業論文中的邏輯錯誤的目的。
(一)加強論文寫作邏輯訓練
與其他專業相比,法學專業對學生的邏輯素養要求更高。無論是法官,還是律師,都要求邏輯縝密,語言表達清楚。法學畢業論文寫作,既是對學生邏輯思維的鍛煉,也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檢驗。畢業論文寫作訓練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注重學年論文的邏輯訓練。學年論文是高等院校要求學生每學年完成的一篇學術論文,是一種初級形態的學術論文,其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初步學會對一學年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科學研究。每學年寫一篇,逐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為將來寫畢業論文打基礎。畢業論文選題則要求在學年論文的基礎上進行,二者應當具有內在邏輯性。在開展學年論文工作時,應當注意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相結合,保持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主題的同一性,這種同一性可以為學生今后穩定的研究方向奠定基礎。學生在前三年撰寫學年論文時,就要為畢業論文的寫作奠定基礎。指導老師在尊重學生選題自主性的同時,要重視對選題的確定和提綱的審核,最好確定一個具有長期研究價值的選題。
第二,強調開題報告的邏輯審核。開題報告是論文寫作前的重要環節,通過開題報告的寫作,可以了解本題目是否有前人研究過,研究程度如何。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通過開題報告這一環節,糾正論文寫作中的邏輯問題。擬定合適的論文題目是畢業論文寫作的第一步,如果論文題目存在邏輯錯誤,會直接影響隨后的其他環節。如果題目中要論證的概念外延太大,論證就不可能充分;如果概念的外延太小,就難于搜集到資料。另外,論文題目容易犯同語反復的語病,譬如,“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研究”,其中的“論”與“研究”是近義詞,出現一個即可,多余的要刪除。在開題的過程中,還可以糾正論文提綱中的邏輯錯誤。一般來說,一級標題中應該有一個關鍵詞是始終出現的,這是同一律的要求,是保證論題同一的客觀體現。如果有一個一級標題中沒有出現,可能是偏離了論題,就可能犯邏輯錯誤。通過開題報告這個環節,教師通過對提綱的審核,可以及時發現邏輯錯誤,并進行糾正。
第三,落實論文寫作的邏輯指導。如何落實論文寫作的邏輯指導工作呢?第一,設定外延適中的論文題目。在學術論文題目中會有一個中心詞,這個詞可能是名詞或者名詞性詞組,這個詞或詞組可以視為一個概念。如果這個概念的內涵越多,外延越小;如果這個概念的內涵越少,外延越大。如果外延過大,本科論文的字數難以涵蓋,如“論依法治校”就需要至少幾十萬字來寫,不適合作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通過分析中心詞的外延,可以判斷論文題目的難度、字數是否適中。第二,調整不合邏輯的論證結構。有句老話“文如其人”,不妨把它改一下“論文像一位站立的美女。”“引言”是美女的漂亮帽子,負責引起讀者注意。“界定”是美女的頭部,闡明中心詞,指明論文的性質和方向。提出的“問題”是美女的軀干,是論文的主要篇幅之處。“對策”是美女的腿部,是針對問題所提出的解決辦法,是論文的創新之處;這是一名美腿模特,最受人關注的就是她的雙腿。“結論”是美女的腳,論文通過結論,就站立了起來。第三,糾正不相統一的體例序號。論文體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漢字格式,如一級標題為“一”,二級標題為“(一)”,三級標題為“1”,我們把它比作旗袍。另一類是數字格式,一級標題為“1”,二級標題為“1.1”,三級標題為“1.1.1”,我們把它比作西裝。如果漢字格式與數字格式混用,相當于旗袍外邊套了個西裝,顯得不倫不類。如果學生能這樣理解這兩類格式的序號,相信他們就不會混用了。
第四,進行論文寫作邏輯的研究。首先,增設畢業論文寫作課程。在本科生培養方案中規定,開設畢業論文寫作課程。在論文寫作中,應當至少有一講是應當關于論文寫作邏輯的。關于論文選題、論文結構、論文中的邏輯錯誤,都應當有論述。還可以用學生論文舉例,說明常犯的邏輯錯誤,便于引起學生注意,及時改正。其次,編寫畢業論文寫作教材。可以召集有關論文指導教師,參照國家有關標準或要求,參考國內有關書籍和論文,結合本校實際,特別是本校的論文格式、體例,編寫畢業論文寫作教材。最后,還可將學生的畢業論文和教師的科研項目結合起來,加強學術合作精神,使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更加專業,學生科研的方向更明確。
(二)提高學生寫作邏輯素養
提高法學專業學生邏輯素養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方法是提高綜合應用邏輯思維方法的能力,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訓練。
第一,提高邏輯綜合應用能力。邏輯思維法是一個整體,主要包括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等方法。分析與綜合是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所謂分析就是存思維中把客觀事物分解為各個要素、各個部分、各個方面,然后逐個分別加以考察的思維方法。②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可以組織討論課,先給出實際案例,讓學生組織正、反雙方進行辯論,給出各自的觀點和理由。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理解,發現其中的規律和方法,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學生辯論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同時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邏輯綜合運用能力。
第二,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的特點是獨立思考和敢于懷疑。獨立思考是創造性思維的必要條件,接受他人思考的成果只能叫做學習或模仿,沒有獨立思考,思維達不到創造的水平。只有獨立思考,才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繼而獨立地解決問題。在論文寫作中,共同講授寫作知識,傳授自己的心得體會。建議教師在適當的課程中,增加學年論文寫作的訓練,并講解有關論文寫作。
學會抓住寫作要點,掌握方法技巧,就可以在寫作過程中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具體內容筆者上文已做詳解,大家可以進行參考,獲取有用的信息。其次,還要注意論文內容的邏輯性,有關解決方法文末也有提到。這幾方面都好了,相信大家都可以寫出質量不錯的法學碩士論文。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