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政治論文」
論文堡
日期:2023-10-23 22:17:39
點擊:318

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本文將以政治論文為例,為大家分享一篇開題報告的范文樣本,標題是“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路徑研究”,具體詳情如下。
政治論文開題報告
一、論文開題報告基本框架
論文開題報告一般由以下八個部分組成(每個院校都有固定的開題報告模板,可能有所差異,大家可以參照各自學院的要求進行寫作)。具體內容如下:
1.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2.研究目標及內容
3.研究方法
4.論文大綱
5.技術難點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6.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
7.論文工作計劃
8.參考文獻
二、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8 年 12 月 18 日的慶祝改革開放 40 周年大會上曾明確的指出:“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①這也是總書記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到改革開放精神的具體內涵和理念。40 余年偉大的改革開放實踐鑄就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那么在新時代,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必將激勵和推動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因此深入了解學習研究改革開放精神的時代要義、內涵及歷史價值,對于新時代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改革開放精神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對于培育塑造人正確的價值觀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雹诟咧猩幱谏硇陌l展逐步穩定和成熟的階段,其自身正在形成初步穩定的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了促進高中生身心、人格更加健康的成長,有必要對高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然而,在實際的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很多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知識點的講授上,對于學生價值觀和品德的培育工作較為欠缺。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只看分數,缺乏一些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和團隊合作的意識,精神世界十分匱乏。當代素質教育想要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把改革開放精神作為一種寶貴的思政課教學資源,對于充盈學生的精神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今改革開放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高中生生于改革開放,也成長于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 40 余年最好的見證者,將改革開放精神融入到高中政治課教學之中,以改革開放精神引領和激勵學生們將愛國情、強國志和報國行自覺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使學生有意識地抵制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認識到信念和理想的重要性,以此更加堅定且自信的繼續延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這條道路中提升各個方面的自信程度,為培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1.1.2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首先,對于高中思想政治課來說,將改革開放精神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之中,把改革開放精神轉化成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貫穿其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價值觀教育,有利于拓展豐富課程內容,更新教師的教學方式,增強課程的時政性,促進高中思政課課程理論的完善和發展。其次,將改革開放精神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之中,可以更好的培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新時代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當代素質教育的理論補充。
(2)現實意義第一,從課程功能的發揮上來說,本課題研究有利于通過課堂教學,落實好教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第二,從學生自身的發展來說,學習改革開放精神,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育基本的學科素養,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第三,從高中思政課教學來說,本文梳理整合出高中政治教材中能與改革開放精神相結合的內容,可以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課程教學時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三、研究內容
本文以改革開放精神進入高中政治課教學為寫作邏輯起點,分析探究二者的融合點,進而提出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課教學的措施。首先,要對改革開放精神的基本內涵進行界定。通過閱讀關于改革開放精神的文獻,分析專家學者對改革開放精神的研究成果,吸收他人的合理觀點,歸納整理改革開放精神的核心精神品質,在此基礎上,形成本文對改革開放精神的基本內涵界定。之后對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課教學的現實意義價值和融入原則進行分析。最后,本文的研究重點在于提出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課教學的路徑。其中,筆者分別從發揮思政教師的引領作用、研究和挖掘新課標新教材中可以融入改革開放精神教育的內容和挖掘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課的資源載體三個方面尋找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課教學的路徑。此外,筆者還設計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的教學案例,可以彰顯本次研究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可操作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面向高中生群體,對于傳承改革開放精神、培育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均具有重要意義。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本次研究筆者首先通過圖書館借閱和購買相關紙質書籍,閱讀整理了改革開放40 年大事記和改革開放史,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些史實基礎。然后利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平臺搜索閱讀有關改革開放精神的相關文獻以及文件,做好文獻的歸納分類和總結,吸收前人們對于改革開放精神的重要論述和研究成果,為研究論文奠定理論基礎和有益參考。
(2)歸納分析法。筆者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對相關的理論進行歸納分析,總結改革開放精神的共性特征,又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紀念改革開放 40 周年講話提煉歸納改革開放精神的內涵。筆者通過研讀相關文獻,學習歸納改革開放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為研究高中生這個特殊群體的改革開放精神教育提供借鑒。
(3)訪談法筆者。通過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20 名高中政治教師的訪談,了解當前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課的情況,進而總結和分析出在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融入改革開放精神出現的問題和原因,為筆者在本文第四部分分析融入路徑時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向。
(4)案例分析法。為了彰顯本次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將文章中的理論分析融入到具體的高中政治課教學之中,筆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選取高中必修一教材《偉大的改革開放》一框與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進行課例分析,將文章中所提及的融入路徑恰當地和實際教學相結合,真正體現此次研究的應用價值。
五、研究結論
從研究視角來看,本文的研究視角比較新穎。在中國知網上檢索有關改革開放精神的文獻后我們發現,關于“改革開放精神”本身以及“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但是對于將改革開放精神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當中的相關研究內容較少,因此把它們結合起來研究的視角比較新。如今,改革開放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當代高中生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后備力量,將改革開放精神融入到高中政治課教學之中,以改革開放精神引導學生們將愛國情、強國志和報國行納入日常生活,有意識地抵抗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對于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具有深遠的意義。
從研究內容來看,本文以改革開放精神和高中政治課教學相融合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筆者按照改革開放精神的核心精神品質進一步歸納整理了改革開放精神的基本內涵。此外,筆者認真梳理高中政治新教材中可以融入改革開放精神的內容,以課例分析證明此次研究的可操作性,深入挖掘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課的資源載體,嘗試找到改革開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課教學的路徑,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借鑒和參考。
六、論文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論文開題報告
以上是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的相關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論文寫作資料,可以隨時在本網站查閱,如果想尋找論文寫作幫助,可以在線咨詢。
相關文章
護理論文新增
護理論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