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股民法律意識問題研究

為深入研究中小股民的法律意識,我們通過調查問卷對中小股民的維權意識,行使知情權、訴權的情況以及不同職業股民的法律意識差異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1 中小股民法律意識現狀及分析
對股票投資中可以行使的權利的了解程度,反映了中小股民行使權利與維權的意識程度。調查結果顯示,82%的中小股民明確表明了解知情權,知情權比較淺顯易懂,被熟知的可能性較大;72%的中小股民了解分紅配股權,該權利都與收益緊密掛鉤,因此較多的股民對此的了解比較深;48%的中小股民了解投票權; 39%的中小股民了解訴權;而了解回購請求權和剩余資產分配權的只有30%,這兩種權利得以行使的前提比較嚴格,相對于前幾種權利,在股票投資中行使這兩種權利的可能性較小。目前,我國中小股民對股票投資中可以行使的權利的了解僅局限在與自身經濟利益關系更緊密的幾種權利,對于其他行使幾率較小或行使難度較大的權利了解較淺,甚至不清楚有這種權利。中小股民絕不能因權利真正落實于實際的機會較少,就放棄該權利,如果連有什么權利都不知道,就更不可能實現權利的行使。
對于股票交易中的知情權,中小股民認為“沒有必要行使”的占11%,“不知道自己可以行使”的占14%,認為有必要行使但“不知道怎么行使”的占63%,覺得“自己很好地行使了知情權”的占12%。可以看出,大約七成的中小股民有行使知情權的意識,能夠認識到知情權在股票投資中的重要性,只是不知道如何付諸到實踐上,而少數中小股民對權利的無知或輕視令人憂心。證券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廣泛存在于上市公司、投資者、證券中介機構、政府部門證券監管部門之間。在這些不對稱的信息中,中小股東均處于被動和不利的地位,因此極易受到“掠奪”和侵害。維護知情權意識的匱乏,無疑是放縱了控股股東憑借信息優勢謀求自身利益的行為,掩蓋了中小股民無法了解公司真實經營狀況的現象。
對于在股票投資中受到侵害后可以行使的訴權,65%的中小股民從未有過行使訴權的想法,31%的中小股民有過該想法但認為不會成功便放棄,只有4%的中小股民行使過該權利。事實上,中小股民權益受到侵害是普遍現象,無論是上市公司、大股東還是證券公司,都能以多種多樣的手段和方式壓制中小股民,甚至惡意侵害中小股民的權益。然而能夠認識到自身權益受到過侵害的中小股民占39%,這些中小股民能夠意識到作為弱勢群體的自己與處于優勢地位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之間的真實關系,41%的中小股民對自己的權益是否受到侵害表示不清楚,還有20%的中小股民覺得在投資中沒有受過侵害,這類中小股民必然會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利用品。在調查中我們還對中小股民提出了假設“如果您投資的股票因存在違法行為退市,會怎樣做”,表示“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與證券維權業內律師聯系”的中小股民占27%,“想要求索賠但不知道怎么做”的占54%,“自認倒霉,不再追究”占19%。能夠認識到可以訴訟維權是股民實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第一步,但是已經邁出這第一步的中小股民只是少數,大部分中小股民放棄維權或不知道可以維權。
2 不同職業中小股民法律意識差異及原因
不同職業主體自身的利益、思想觀點、知識素養和社會心理等因素都會影響他的法律意識。各中小股民所處的不同職業環境會影響其對各類專業知識的認知程度,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在股票方面就會體現在他們對股票投資中權利的認識和對法律在股市中作用的評價等。
我們選取了八種職業,并根據職業和中小股民對自己在股票投資中擁有何種權利的認識程度以及他們對法律在股市中的評價的交互統計,得知法律意識最健全的是學生和從事法律、政府部門、醫療衛生工作的中小股民,其次是在私企、金融企事業單位、科研教育單位、建筑制造企業工作的中小股民。
首先,我們談一談從事政府部門和法律工作的中小股民的法律意識。這部分股民律意識普遍較好。他們絕大部分都能夠認識到自己在股票投資中擁有的權利,也對法律在股市中的評價持肯定的態度。一方面因為這一群體作為社會精英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較高的學識和素質,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國開展的“依法治國”思想最先普及到這一群體。他們接觸了太多因法律意識淡薄而釀成慘劇的情況,而其較高的法律素養折射到其作為股民這一身份時,亦是如此。他們是法律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是中國法制道路的探索者,無論是從學識素養還是職業要求,這一職業股民的法律意識都非常的高。
其次,我們分析下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中小股民的法律意識問題。這部分股民整體法律意識也很高。雖然他們工作任務重,自主了解相關法律知識的時間、精力較少,但是近年來關于醫療方面的法律相繼出臺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促使他們對法律的關注度逐漸提高,潛移默化地培養了法律意識,繼而這一類中小股民會贊同法律在股市中的重要地位。
再次,我們談一談在私營企業工作的中小股民的法律意識。現如今許多企業為了建設企業法治文化,注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企業會要求員工自主學習法律制度,甚至會組織培訓活動集體學習。企業對學法用法工作的重視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領導班子、中層干部,甚至包括普通職工。企業員工會在企業學法用法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當這些員工參與到股票市場中,就會成為法律意識較強的中小股民。 從次,從事金融工作的中小股民的法律意識雖然與上一群體比起來略顯遜色,但整體也呈良好狀態。金融類職業的工作內容或多或少與股票有關聯之處,大部分工作人員比較熟悉這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在實際操作中就能更為理性,然而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性質,會讓他們更在意經濟利益,很容易忽視除了賺錢以外的事情。這類中小股民雖然是最可能了解經濟方面法律內容的,但是法律意識的缺失會讓他們喪失這方面的優勢。畢竟,如果沒有經過自主學習和了解,從事金融工作的中小股民接觸這方面法律規定的幾率就很小,這也正是為什么過半的金融工作者不了解自己的權利的原因。
另外,從事科研教育的中小股民,雖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但他們的法律意識有些模糊。各中小學響應國家法治精神,在校內宣傳法治精神,增強全校師生的法律意識,提高法律常識水平,但是在校園內的法律知識宣傳都比較簡單,在校職工對法律的認識只停留在能夠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但更深層次的認識就比較模糊,而且教育工作與其他工作相比,工作性質比較單一,職工對問題的認識不會過于復雜化、社會化,對于與自身職業聯系較遠的事情常會缺乏理論與實際的統一,因此對于將法律與實踐的聯系認知較淡薄。
除此之外,從事建筑制造工作的中小股民的法律意識與其他人相比是最淡薄的。建筑制造類的企業中,上至公司領導、中層骨干下至一線工人,只對施工技術、工程生產、財務管理予以重視,對法律法規所知甚少,他們之中很少能有人認識到法律事務在企業經營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企業的許多重大決策也不會向相關法律認識咨詢,更不會注重引進法律人才,有些施工企業甚至連外部法律顧問也不聘請,只在打官司時才想到要請律師來受理。企業法律意識的淡薄必然會影響到企業員工,在缺乏法律意識的環境下,員工對法律的重視程度低,對自身權益的認識只會少之又少。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股民,即炒股的大學生。現如今,大學生炒股日益盛行,不過投入股市的大學生大多是金融、經濟、財政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他們系統地學習了經濟學、金融學、投資銀行學、證券法等專業課程,有些學生還參加過模擬炒股比?,在掌握股票交易基礎知識的同時,了解證券市場法律法規,所以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法律意識,對自己擁有哪些權利也比較清楚。大學作為股票市場中最年輕的力量,未來社會上的新鮮血液,他們的認知和行為都會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因此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與健全顯得尤為重要。
3 提高中小股民法律意識的政策和建議
(一)增強法律宣傳
1、增加證券公司的職能
證券公司就像上市公司與普通股民之間的通道,作為幫助投資者賺取利益的平臺,在為買賣雙方提供服務業務的同時應站在一個中立的位置上。各上市公司都擁有自己的法律顧問,而中小股民往往缺乏法律方面的素質,那么證券公司應該對中小股民提供幫助,特別是在新股民開戶的時候,證券公司應向新股民說明,如若遇到侵權事件,應怎樣尋求法律救濟。使中小股民初入股市時就接受法律意識的培養。
2、運用h5頁面宣傳
在如今這個信息化時代,h5幾乎成為了移動端宣傳的主要方式,許多商業活動和品牌廣告都會選擇h5頁面來進行宣傳工作。所以,我們可以將h5的功用拓展到法律宣傳上,借助它新穎的形式和具有互動性的特點,吸引用戶主動關注法律方面的事情。特別是微信,微信本身就擁有大量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社會階層的用戶,他們的每一次轉發和分享,就是對法律知識的宣傳,將宣傳股票投資方面法律知識的鏈接,放進股票類的公眾號菜單中,這樣用戶只要在公眾號相應的菜單欄目,就可以快速的瀏覽到法律知識宣傳頁面,而且借助h5平臺普及法律知識是一個低成本高傳播的選擇。
(二)提高中小股民自身素質
一個成熟的股民,不僅應該具備專業知識、管理和使用資金的方法、控制風險的能力、良好的投資心態和豁達的人生態度,還需要擁有法律意識,只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會懂得如何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并且,中小股民保護自身權益的意識的加強,可以增加對上市公司的監督。中小股民的維權意識,是對上市公司和股市操縱人員的行為的制約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
(三)提高企事業單位法律意識
不同職業的中小股民的法律意識不同,這種差異通常是由職業環境引起的,所以,提高事業單位、企業的法律意識是提高職工法律意識的前提,職工法律意識較低的企業更要重視對職工的法律意識的培養。各企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的特色,采取最合適的法律普及辦法,例如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通過專家講座、集體培訓等方式讓全體職員樹立依法辦事的觀念。職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不僅是學法,還要會用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