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物流管理的風險防范策略

1. 物流企業存在的風險
現代物流業正在世界范圍內廣泛興起,物流產業已經成為各個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對有關風險的預測和防范,無疑是關系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當前,我國物流企業主要存在以下風險:
(1)由于供應鏈管理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存在著下列風險:配送延時的責任風險,違反了jit原則,客戶就會向物流企業索賠,物流企業就必須承擔違約賠償責任;由于物流周轉的環節多,再加上貨物丟失難以調查準確信息本文由論文堡收集整理,經常出現貨物丟失或者損毀,物流企業難辭其咎;業務合作的風險,很多物流企業沒有實力完成整個供應鏈的運轉,就需要委托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物流配送,但是如果選擇的合作伙伴實力較弱、信譽較低,就會出現供應鏈被破壞的風險。僅憑一張運單,如果出現責任事故就很難劃分責任、解決糾紛。
(2)由于手工制單字跡模糊、信息系統程序出錯、操作人員馬虎等原因導致分發路徑發生錯誤,使貨物錯發錯運,給客戶帶來損失,客戶可以依據物流服務協議中約定的“準確配送條款”提出索賠。
(3)運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以及為減少損失而采取的某些救助或施救措施而發生的額外費用;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騙貸”和“騙取貨款”的詐騙風險,都會給物流業造成重大沖擊和經濟損失。
?。?)不少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增值服務,在供應鏈運輸的全過程向客戶提供結算和融資服務,但是由于物流企業缺乏風險防范機制和金融服務意識,難以保證資金運作的安全與效率。m再就是,物流企業與貨主之間的應收賬款拖期問題比較嚴重,造成物流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加大了經營成本和風險。
2. 物流企業領導者如何規避企業風險
peter l.bernstein在《與天為敵:風險探索傳奇》一書中說:一個具有革命意義的看法是,對風險的掌握程度是劃分現代和過去時代的分水嶺:所謂對風險的掌握就是說未來不再更多地依賴上帝的安排,人類在自然面前不再是被動的。因此,物流企業領導者必須認真探析風險防范策略,做出科學的決策,規避企業風險。
2.1建立動態的風險管理機構,落實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
建立企業風險管理機構有利于物流風險管理的制度化與經?;oL險管理機構是風險管理工作的組織者與防范措施、方案的制定者,是風險識別、分析、評估、監控、防范、處置的運作主體,主要由財務、法律和企業主要業務單位的成員代表組成。
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疏忽和失職會導致服務效率的降低,甚至會造成生命、財產等重大損失。對此類風險控制是整個物流系統順利運行的保障。因此,在領導干部中要責任明確,責權對等:企業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工作負總責: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具體抓,負具體責任:其他工作分管領導對其分管內的安全工作負責任,形成齊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分管領導要真抓實干,做好細致的安排與責任落實工作,各個部門之間也要做好銜接和合作。
2.2建章立制,實施規范化管理
嚴格的制度管理可以避免大部分風險,企業的安全工作必須有據可依、依法管理,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規范化的管理。因此,物流企業要在國家《消防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整體構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經營情況和服務方式對企業的安全制度和風險防范措施進行相應的修改、補充、完善,將工作中的責任落實到人,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和“安全自查、責任自負、隱患自除、接受監督”的管理要求,制定相關的獎懲機制和審核制度,實現物流服務的制度化管理,保證物流系統的順暢運營,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