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研究

1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特點
從廣義上來說,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應包括物流過程各個環節的信息系統,是一個由計算機、應用軟件及其它高科技設備通過全球通信網絡連接起來的系統。從狹義上來說,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只是管理信息系統在某一涉及物流的企業中的應用,即管理物流的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現代物聯網的興起,信息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將會促進物流業的迅猛發展。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物流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綜合性和實用性較強,將物流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等內容結合運用。
教學重點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對物流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性,讓學生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結構、功能及建立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要求學生能完成中等規模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二是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際操作物流工作軟件及信息化設施設備的能力。隨著物流企業越來越向智能化發展,熟練地掌握信息技術是高職高專學生必不可少的技能。
課程設計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鞏固學生所學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設計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計算機技術及設施設備的能力。整個設計秉承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2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針對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教學環節中的實際情況,對該課程設計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其內容如下:
(1)目標定位不明確,相關課程的知識儲備不足。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反映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很難,基于他們沒有數據庫應用基礎、計算機網絡的相關前導課程,所以他們對于這門課程不容易上手。調查發現,大多數高職院校開設的這門課程實踐環節薄弱,內容整合性不夠好,導致很多學生對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不明確,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并且有畏難情緒。
(2)課程內容豐富,面面俱到的機械整合不合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課程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管理學科中的物流管理方向,包括物流以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概述、信息技術(數據庫技術、軟件開發技術、條形碼、edi、gps、gis等);另一種是物流工程方向,包括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開發、分析、設計、實施、評價等。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內容非常豐富,簡單的將兩部分內容疊加,在有限的課時下,教師全面透徹的講授上述所有內容非常困難。而且對于物流管理方向的學生來說,掌握信息系統的開發設計比較困難,但是完全不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對于物流軟件只是機械的重復,不能深入理解系統的原理及各環節的相關性。
(3)實踐性不強,并且缺少實踐教學的具體安排。對指導學生課程設計實踐活動以及實踐操作的具體要求沒有應有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使得學生得不到具體化的訓練。很多學生反映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內容較難理解,而且開發的系統對物流企業的實際用處沒有實踐性的理解;理論知識也只是機械的聽講,過后就忘。真正走上工作崗位,面對物流企業越來越全面的信息化操作覺得力不從心。
因此,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思路,對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對培養社會真正需求的物流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3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的教學組織與設計
3.1 課程設計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必須根據培養目標和學校的專業特色來制定。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是一所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型人才作為辦學指導思想。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目標設置為: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物流信息技術的能力;根據管理信息系統的理論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過程,培養學生具備物流信息系統的管理能力和初步開發能力;結合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決策方法,實現對物流活動中各種信息的采集、加工、傳送、存儲過程。
根據上述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應針對學生的專業背景進行設置:針對物流管理類專業,學習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目標是培養其成為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及物流信息技術的管理者和使用者。由于他們信息技術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相對較弱,教學內容中補充數據庫相關內容,以及系統開發的相關內容,以輔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物流系統。但側重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系統的管理使用以及物流設施設備的使用上。
具體目標: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實際業務管理過程為規劃、分析和設計的原型,主要完成該第三方物流的倉儲管理(貨物入庫管理、庫存管理、盤點管理、出庫管理、車輛配送管理以及系統管理)簡單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的第三方物流系統軟件,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系統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將物流的入庫、庫存管理、出庫、配送等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
3.2 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根據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際情況,將數據庫、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加以補充,初步掌握信息系統的設計與規劃,這部分內容是為更好地管理使用物流系統打下基礎。重點在于建立學生系統的概念,熟練地掌握物流系統軟件,以模塊化教學,將任務分解,以實際任務驅動來組織教學。
3.3 教學效果及評價。在學期后的調查結果表明: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實踐性很強,沒有枯燥的講理論,而是在“做中學”,獲得了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樂趣。
(1)部分學生的課程設計成果。課程設計的教學環節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詳細分析企業的具體流程情況,畫出簡單的業務流程圖。
(2)在整個學期的學習和實踐中,能夠熟練地掌握第三方物流軟件(尼奧系統)。在物流實訓室中,能熟練使用電子標簽、立體倉庫等物流設施設備。
3.4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改進的幾個方面:
(1)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課程,但由于內容繁雜,課時有限,現有這門課的教學方法通常過于偏重理論教學,缺少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導致學生學習時常感覺這門課程內容枯燥,逐漸缺乏對這門課程的興趣。為改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論方面的教學,可利用學校軟硬件條件,針對相應的理論知識展開實踐教學。比如講物流信息技術,涉及到條形碼、電子標簽的內容,可以在物流實訓室講解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一邊講解一邊操作,這樣學生就覺得豐富多了。將學生分為5~7人一組,以小組的形式自己動手完成設施設備的操作。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這正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理念。
(2)實踐環節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實現,對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學習,可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工作流程為模型,采用課堂系統設計與實際系統軟件使用相結合的形式,逐步提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廣度和深度。
通過模擬第三方物流企業中的實踐,學生可以用所學內容對實際企業的物流信息管理過程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并給出具體的規劃,從而真正實現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第三方物流企業系統軟件(尼奧軟件)見圖2。
(3)每節上機實訓課程都有詳細的實訓指導書,模擬企業實際工作需要設計任務,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數據詳細,任務具體,將實踐操作的具體要求規范化和標準化。《尼奧物流管理系統》實訓指導書見圖3。
4 結束語
物流管理專業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的教學目標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出發點,根據物流企業的實際業務需求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并保證教學內容的相關性和實踐性。本文主要結合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實際需求,豐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對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組織過程加以總結和改進,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起到一些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