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ueauc"><s id="ueauc"></s></strike>

  • <ul id="ueauc"></ul>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文學論文 > 文學理論

    漢字在日本文化中的發展和演變

    論文堡 日期:2023-05-25 14:48:37 點擊:521

      一、漢字在日語中的演變

      1.1 漢字的簡化和整理

      日本對漢字的簡化,其方法和我國的大同小異,大致可分為同音代替、同義代替、草書楷化、采用古體、更換、簡省偏旁、記號代替、保留輪廓等。

     ?。?)同音代替:在不引起意義混淆或誤解的前提下,用一個筆畫少的字,或用一個筆畫多而常用的字,代替一個或幾個同音或音近的字。例如:“稀”作“希”,這是以筆畫少代替筆畫多的字。下面的“昏”作“混”,則是以筆畫多的字代替筆畫少的字,不過,前者占絕大多數,后者則是占極小部分而已。日本采取這種方法,大大減少了漢字的數量,達到了限制漢字使用的目的。

      (2)同義代替:以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字。例如“必?”改為“必要”,“元旦”改為“元日”,“?辰”改為“?生”。同義代替和同音代替一樣,被代替的字,盡量淘汰不用,它的字義已經由代替字擔任,所以代替字的意義就會擴大,這也是精簡漢字、限制漢字數量的有效手段。

     ?。?) 草書楷化:中國草書創于漢朝,不但筆畫勾連,字間勾連,而且形式極度簡化。它一般保持了原字的輪廓,所以一般草體子不難辨認。那些被大家所熟知的草體字,把它的連寫筆畫分開,叫做“草書楷化字”。

     ?。?) 更換、簡省偏旁:和我國的簡體字一樣,日本的這一類字多屬于形聲字,要更換的偏旁大多數都是聲符,用一個筆畫相對較少的字來更換原字中筆畫較多的形符和聲符。例如:知(疑):癡(?)。另外,還有一種省略字的一邊或者一角的簡化方法。

      1.2 國字的產生和變遷

      日本古代并沒有文字,與中國交往之后才引進漢字,并作為本國文字使用。但是用漢字記錄日語時,并不能完全表達日語的實際要求,特別是日本獨有事物、概念,無法用合適的漢字來表示。而古代日本人又極其推崇漢字,所以日本人根據日語表達的需要,利用漢字的造字法,創造出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國字。國字從奈良時期就開始使用,在平安初期《新撰字鏡》中,就已經收錄了400多個國字。另外,《古事記》中被發現有至今仍在使用的日本國字。因此,可以說日本的國字產生于7世紀。

      那么國字又有哪些顯著的特征呢?首先,國字是和制漢字,是日本人創造出來的漢字;其次,國字主要是用《六書》中的會意法創造出來的;最后,國字主要用訓讀,極少數才會使用音讀。

      二、漢字在日本文化中的曲折發展

      2.1 古代(奈良、平安時代)

      把漢字帶入日本的,并不是正宗的中國人,所以在以訓讀為前提的標音方法下,逐漸脫離了漢語的語序,產生了日語獨有的語序。到了《萬葉集》時,漢字的使用已經相當熟練。為了使表意漢字和表音漢字在形態上實現區別,除了像詔書那樣根據文字大小來區分之外,就只有改變字體了。于是就出現了草體化合省略化兩種方法。草體化是把真假名的草體盡量簡化;省略化就是截取真假名的一部分作為整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平假名的由來。從使用漢字記錄語音到創造假名是日語標記的一個重大發展,具有歷史意義。漢字作為平假名產生的基礎,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內部原因是漢字本身就存在簡體和草書,外部原因是日本人精通漢字書法和漢語言文學的寫作,這些都促成了平假名的形成。

      2.2 近代(明治時期)

      德川幕府末期開通港口之后,西洋文化逐漸傳入了日本。外語翻譯的各國名著也不斷出現在日本社會中,還出版了日英、英日辭典等。但是漢文在日本依舊占權威地位,實用大量漢語直譯的直譯體也很流行。但是想要限制、廢除漢語,把文章翻譯的更加通俗易懂的學者卻依舊大量使用日語固有詞匯和俗語。福澤諭吉就是最早提出限制漢字論的,他在《西洋旅行指南》中,把“會社”翻譯成“組合”,把“保險”譯成“請和”。但是像這種源于俗語和古語的譯法并未獲得普遍認可,翻譯的時候主要還是要依賴簡介嚴密的漢語。到了后來就不依照漢字字典,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了,于是造出了許多生硬的漢語詞,并開始用漢字來標記外來語。但是隨著西洋的學問逐漸代替漢字和漢語,再加上漢字的字體復雜,同音異義語的增多,日本開始廢棄漢字,直接用外語的發音來標記外來語。

      2.3 現代(二戰以后)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日本社會的價值觀也隨之改變,舊事物逐漸被淘汰,人們迫切渴望接觸新事物。在這樣的風潮中,1945年11月27日召開了戰后第一次國語審查大會。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對《標準漢字表》的再討論。《當用漢字表》和《現代假名的用法》被稱為現代日語標記的出發點。1946年11月16日內閣頒布了《當用漢字表》,包括1850個漢字,并稱它們為“表內字”。還明確了使用上應該注意的問題。當不能用《當用漢字表》內漢字書寫時,用一下的方法進行標記:改換為同音字;漢字假名混寫;全部換成假名;改為表示相同含義的其他說法。

      三、漢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日語的外來語原本應該用片假名來書寫,漢語詞匯對于日本人來說也是外來語,但是至今仍然使用漢字來書寫,這樣的情況在任何其他語言中都是不可想象的。此外,日本人還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創造了假名及“和制漢字”。漢字就是日本文字的基礎?;仡櫲毡镜奈幕罚?a title="歷史論文"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68, 68, 68); text-decoration-line: none;">歷史文獻、文學作品等,都是用漢字或者漢字與假名共同記載的。我們可以說,漢字就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并已經深深的深入到每個日本人的血液之中。語言和文字就是現代人與過去的人們乃至未來的人們思想交流的工具。廢除漢字這一舉動就等于割斷歷史,隔絕未來。而且,語言文字與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血肉相連的,它是千百年的歷史沉淀的產物,并不是政府或者天皇一道條令就能立即消失的。前文的文字改革結果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四、結論

      日語和漢語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但是由于歷史原因,漢語同日語卻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漢字傳入日本以來,漢字在日本文化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漢字在日本的各個時期有各自發展的特點。日本人為了使漢字更加深入日本人的生活,更符合日語的書寫習慣,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簡化了漢字,制定了“當用漢字表”,更發明了日本人獨有的國字和二戰后使用的新字體。

      如今的日本人早已經將漢字視為日本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日本人所具有的“敏感性吸取新事物”與“忠實的保留舊事物”這兩種對立的特性在對待漢字的問題上實現了共存,并達成了巧妙的統一。

      日本人進行的漢字改革,限制漢字數量,簡化漢字的寫法,規范漢字讀音這些舉措是必然且正確的,但是廢除日語中的漢字是行不通且愚蠢的。漢字同日語是骨肉相連的,漢字也是聯系中日文化的橋梁。

      總之,縱觀日本歷史,日本文化與經濟的進步無不與漢字有關,可以這樣說,沒有漢字,就沒有如今如此發達的日本。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關閉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掃一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无码人妻精品丰满熟妇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观看|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聊天APP|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