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景區淡旺季旅游意象感知差異探討

野生動物景區淡旺季旅游意象感知差異探討——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為例
本文是一篇市場營銷論文, 本研究豐富了旅游意象的研究內容。現有對旅游意象的研究,一方面從靜態視角,側重于通過分析高頻關鍵詞和語義網絡來探究目的地的典型意象元素,或者研究目的地營銷組織的投射意象與游客的感知意象之間的差異。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新石器時期人類發明工具后,就開始抓捕并圈養野生動物,之后便進入了一段悠久的圈養型野生動物觀賞旅游的歷史。二戰后,科技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加劇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致使許多動物瀕臨滅絕。人們開始意識到生態環境和物種保護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從而基于環境友好的可持續旅游形式——野生動物旅游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野生動物旅游被認為是一種對目的地影響較小的旅游活動,特別是非資源消耗型野生動物旅游,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保護和研究野生物種并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還能夠為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提供經濟效益、為當地社區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野生動物旅游在生態保護、促進經濟發展和為人們提供自然教育與旅游體驗等發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成為了世界上快速增長的旅游產業之一。據統計,世界上每年都要進行1200萬次與野生動物相關的旅游活動,并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年經濟價值高達1550 億美元,約占旅游總收入的20%~40%。我國的野生動物旅游產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自1993年我國首家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開園以來,野生動物旅游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我國動物園共有185家,其中野生動物園41家,如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四川大熊貓繁育與養殖基地和哈爾濱東北虎林園等知名野生動物旅游景區成為廣大青少年和游客的出游熱點景區。
野生動物旅游在快速增長和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成為旅游學術界新興的研究熱點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但對于野生動物景區的旅游意象研究卻很少,這不利于學術界了解該類游客的需求與偏好、心理和行為等信息,從而影響野生動物類景區旅游意象的優化與提升以及制定精準旅游品牌定位和營銷形象宣傳策略。
......................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本研究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1)探究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旅游意象,有利于厘清游客凝視記憶中的關鍵旅游吸引點(物),并有助于豐富野生動物景區類旅游意象方面的研究,推動相關研究進展。(2)創新性的從旅游淡季和旺季兩個維度提取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旅游意象,并分析了淡旺季旅游意象的差異及形成差異的原因,獲取不同旅游季節游客關注點和討論話題的差異,豐富旅游意象文獻的研究視角和研究內容。(3)將情感分析納入stm,本研究揭示了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游客的情感和每個旅游意象與評分之間的關系,獲得游客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并填補了現有文獻缺乏從定量的角度探究各旅游意象與滿意度之間定量關系的空白。(4)研究淡旺季與總體評分的交互作用對主題比例和偏好造成的影響,有利于獲得淡旺季游客發表不同評分的原因;研究淡旺季與年份的交互作用對主題比例和偏好造成的影響,有助于把握淡旺季不同時點游客關注點的遷移。這為野生動物景區文獻提供了新知識,并增進學術界對旅游意象的理解與認識。本研究結論也為景區管理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1.2.2 實踐意義
旅游在線評論被視為傳統口碑的電子形式,是游客獲取目的地旅游產品信息以及進行目的地選擇和決策的重要信息來源,對游客和目的地營銷組織均意義重大。同時,這些網絡口碑等獨立信息源在目的地旅游意象形成過程中也發揮重要作用。旅游意象是游客進行旅游目的地選擇決策行為的前置變量,也是形成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核心要素,有助于形成地方認同和地方依戀,并提高重游意愿和推薦意愿。
............................
第二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方法
2.1 野生動物旅游
2.1.1 野生動物旅游相關概念
野生動物旅游是人類生態意識提高、渴望回歸自然的產物。隨著人們與野生動物互動需求的增加,推動野生動物旅游在世界范圍內的產生和蓬勃發展,因而也促進了該主題成為國內外旅游領域學者的新興研究熱點。
基于資源消耗的視角,duffus 和dearden(1990)將野生動物旅游分為三類:一是資源消耗型,旅游活動會導致野生動物資源減少,例如狩獵、捕魚、捕獵獸皮獸角等;二是半資源消耗型,旅游活動會改變野生動物原生狀態,包括動物園、水族館、海洋館、蝴蝶館和昆蟲館旅游等。三是非資源消耗型,例如在徒步的過程中進行觀賞、拍照和攝像等行為。學者們普遍認為,大多數野生動物景區旅游屬于半資源消耗型旅游。
根據野生動物的生境環境范圍大小,可將野生動物旅游景區劃分成三類(參見表2-1):(1)圈養型,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以柵欄、籠子或護城河等方式限制動物的活動,讓游客更容易觀看和互動并達到保護和展示教育的目的。如大型鳥舍、動物園、水族館、旅行馬戲團等,通常位于城市里面或近郊區。(2)半圈養型,在自然環境或人工模擬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中,對野生動物實行研究、保護、繁殖、展示教育,動物的生長和活動空間更大,環境相對自然,人造結構較少及其影響也較小。如野生動物園、大型海洋館、康復中心等,通常位于城市的遠郊區。(3)野外放養型,這種養殖類型的特點是最小或偶然的人造結構,動物不受任何限制。如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遷徙路線、繁殖區、喂養區或飲水區等????,。我國的野生動物園一般采用圈養與半圈養相結合的方式。
市場營銷論文參考
...............................
2.2 旅游意象
2.2.1 旅游目的地意象相關概念
旅游目的地意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簡稱“旅游意象”)的研究,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hunt(1971)在其著作image: a factor in tourism中提出了旅游意象的概念,認為是游客對于某個特定旅游目的地的體驗或印象,是評價游客對旅游地看法的重要標準之一。后來旅游意象受到了地理學、城市規劃學、旅游學、社會學、營銷學、心理學以及行為學等多學科視角的廣泛關注,逐漸成為旅游研究領域的熱點話題之一。意象一詞是 boulding(1956)首先提出的,它是指人的主觀價值與取得知識的綜合體,是個人主觀意識的結果,也是個人與外界環境交流的產物,它在某種程度上左右并改變著人們的行為與決策。assael(1984)將其具體化,認為意象是個體通過對某一對象不同方面信息的系統整合而得出的整體知覺。在此基礎上,crompton(1979)提出了學者們普遍認可的旅游意象概念,指游客對于旅游目的地的觀念、信仰、期望與印象之和。
另外,部分學者容易混淆旅游意象、旅游形象和旅游意向三者之間的概念。其中,旅游意象與旅游形象都是游客對目的地心理層面的主觀感知。但是,旅游形象更多地強調了旅游目的地的外在屬性,而旅游意象則包含更多的旅游目的地在個體主觀層面的內在屬性。與此同時,旅游形象的形成更加迅速、直接與客觀,而旅游意象的形成比較復雜且具有更多的主觀性。一般而言,旅游意象建立在旅游形象的基礎之上,是對旅游形象的進一步深化????。而旅游意向(travel intention)是指游客在某段時間內將會前往特定目的地進行旅游的行為傾向。它既包括旅游者自身所產生的內在動機,又包含了來自外部刺激或外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外在誘導。作為影響旅游行為發生的核心因素,它對旅游行為的解釋和預測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眾多學者研究表明,旅游意象和旅游形象都是游客產生旅游意向的前置變量,即旅游意象和旅游形象正向影響游客的旅游意向。
............................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概述
..........................
3.2 數據收集
...........................
3.3 數據預處理
..........................
第四章 結果分析
4.1 主題提取與分析
4.1.1 確定最佳主題數
進行實際研究工作時,首先將主題數量k設置在[5,30]的區間內,以探究保留可能性、殘差、語義一致性和下界四個指標值的變化情況。從圖4-1可知, 四個指標在k=30前,都出現了近似收斂情況,說明區間選擇合適。具體來說,保留可能性在主題數量為20-30之間值較大且增速緩慢;殘差在主題數量為20后值較小且降速減慢;語義一致性在主題數量為20之前值都較大;下界值一直呈上升趨勢,但在k=20后基本趨于穩定。一般,保留可能性和語義一致性越高,殘差與下界越低,模型性能越好。因此,綜合考慮以上結果并結合專家意見,最終確定主題數量k=20。
4.1.2 主題提取與分類
..................................
市場營銷論文怎么寫
...........................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5.1 研究結論
本研究以旅游凝視理論和認知-情感系統理論作為理論基礎,運用stm主題挖掘模型對野生動物景區——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在線文本評論進行主題挖掘,并結合情感分析技術,對其旅游意象進行精準刻畫和分析。研究發現:
(1)“員工服務好”、“主題展區豐富”、“近距離接觸”、“體力消耗大”、“園內交通”、“住宿服務”、“動物投喂/觀賞”、“動物劇場”、“重游率高”、“票務服務便利”、“孩童喜愛”、“景區游玩線路”、“園內消費高”、“重訂意愿高”、“動物種類多”、“暑期天氣炎熱”、“入園檢查嚴格”、“值得一游”、“假日高峰人多”和“優于同類”是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游客凝視行為的20個旅游意象,將其歸納為交通和服務、景區特色、景區定位以及綜合體驗感知4個類別。其中,“動物種類多”、“票務服務便利”、“假日高峰人多”、“孩童喜愛”和“園內交通”主題比例排名前五,是被游客關注度和討論度最高的五個話題。另外,以“值得一游”為核心,形成了“近距離接觸”、“孩童喜愛”和“動物種類多”四個緊密相關的主題群;而“票務服務便利”和“重訂意愿高”高度相關;“園內交通”與“景區游玩線路”高度相關。
(2)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旅游意象存在明顯的淡旺季偏好,且同一主題下的特征詞會因淡季和旺季出現顯著差異。具體而言,“主題展區豐富”、“園內交通”、“動物劇場”、“景區游玩線路”、“入園檢查嚴格”和“假日高峰人多”這6個主題顯著傾向于出現在旅游淡季的游客評論中。而“近距離接觸”、“重游率高”、“孩童喜愛”、“動物種類多”、“暑期天氣炎熱”和“值得一游”6個主題在旅游旺季期間的游客評論中出現的頻率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假日高峰人多”是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旅游淡季最具代表性的意象,而“暑期天氣炎熱”是旅游旺季游客最強烈的意象感知。
(3)整體來看,游客對于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情感和評價以積極、正面為主,具有較高的滿意度,且不存在顯著的淡旺季差異;但其旅游意象存在明顯的情感傾向偏好。具體而言,旅游旺季的積極情感評論共占比88.08%,旅游淡季共占比88.78%?!皢T工服務好”、“住宿服務”、“園內消費高”、“入院檢查嚴格”和“假日高峰人多”是5個消極情感類主題,也就是說,游客對于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抱怨主要集中在服務、收費和景區擁堵三個方面。而使游客產生積極情感的典型主題包括“近距離接觸”、“園內交通”、“動物投喂/觀賞”、“動物劇場”、“孩童喜愛”、“動物種類多”和“值得一游”。
5.2 理論貢獻
....................................
5.3 管理啟示
..........................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