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幼兒園角色游戲教師介入時機的建議

角色游戲是學前期兒童的典型游戲,是幼兒園區域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表征思維為基礎的象征性游戲活動。從我國新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了幼兒園工作要以游戲活動為最主要的活動。可以看出,游戲在我國幼兒教育中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角色游戲在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的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大的作用。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扮演一些社會角色模仿他人,能夠更好的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了解社會規則;角色游戲也能促進幼兒認知發展,在幼兒園時期,幼兒的注意力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發展,而游戲正是這樣一種活動,能不斷提升幼兒的注意力以及思維能力、促進語言發展和情緒的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游戲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教師的介入時機、介入次數、介入結果等方面也影響著幼兒的身心發展。
但是,在云南地方城市幼兒園中,角色游戲開展的時間不長,教師介入時機也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研究將致力于云南地方城市幼兒園角色游戲教師介入時機,尋找幼兒園角色游戲中教師介入時機的特點與問題,并結合幼教理論,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了以下幾個改進建議:
一、提高幼兒園教師對角色游戲介入時機重要性的認識
目前在云南大部分地方依舊存在教師低學歷的現象,很多教師沒有足夠認識在角色游戲中教師介入的重要性,僅僅是因為為了游戲而游戲。幼兒園方面應積極的引進高學歷、理論化層度高的教師,為幼兒角色游戲的發展充實理論基礎。同時要加強對教學經驗豐富且低學歷教師的培訓,讓教師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水平能夠上升到同一水平,加強教師對學前教育教師介入時機的重視。同時,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積極主動尋求學習的機會,提高自身教育素養。通過網上課程學習或者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進修的機會積極的學習關于游戲方面的知識,努力提高教師介入角色游戲過程中的效率。
教師對自身介入角色游戲時機不斷進行反思,使自身的介入效果呈現不斷上升的形式,教師可對其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和總結,得出更加適宜幼兒發展的介入時機或者與其他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取長補短,通過自身努力,提高幼兒園整體教師介入游戲水平。
二、在角色游戲中強調對幼兒認知的引導性介入
教師應加強對幼兒認知的引導性介入。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對幼兒日常生活及安全介入是必要的,教師在幼兒園內就要時刻保證幼兒的安全。但是同時,幼兒時期是各方面發展的初始階段,應充分把握這個階段,在游戲過程中最大限度的促進幼兒的發展,特別是幼兒的認知。在游戲中教師應該把握機會,增加對幼兒認知方面的介入,積極的配合幼兒,而不是讓幼兒盲目的自主探究游戲,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只起到維護秩序的作用。同時在游戲開展前,教師可開展相關角色游戲主題的活動,加強幼兒對主題的認識,這樣可以減輕教師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的介入次數,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為游戲而游戲,不致產生為了加強幼兒認知而忽視游戲的本質。
三、教師介入角色游戲時要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
幼兒在幼兒教育這個階段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是幼兒教育的主導者,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幼兒在0—6歲這個階段身心發展不完善,家長及教師分別在家庭及幼兒園中處于教育者的地位。在開展角色游戲過程中,教師受自身喜好影響,在個別區域做重點引導,而相對忽視其他區域的介入;教師注重對日常生活、安全性的介入,而忽視其他方面的介入。這些問題的出現教師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看待角色游戲,用自己所認為的去介入到游戲過程中,而忽視了幼兒才是游戲的主體。所以,教師應轉變自身的認識,學會尊重幼兒,欣賞幼兒,把幼兒當做游戲的主體,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與幼兒平行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為幼兒角色游戲的開展創造一種良好的心理環境。
四、教師介入角色游戲時要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
幼兒在幼兒教育這個階段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是幼兒教育的主導者,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幼兒在0—6歲這個階段身心發展不完善,家長及教師分別在家庭及幼兒園中處于教育者的地位。在開展角色游戲過程中,教師受自身喜好影響,在個別區域做重點引導,而相對忽視其他區域的介入;教師注重對日常生活、安全性的介入,而忽視其他方面的介入。這些問題的出現教師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看待角色游戲,用自己所認為的去介入到游戲過程中,而忽視了幼兒才是游戲的主體。所以,教師應轉變自身的認識,學會尊重幼兒,欣賞幼兒,把幼兒當做游戲的主體,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與幼兒平行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為幼兒角色游戲的開展創造一種良好的心理環境。
角色游戲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良好的介入時機,只有不斷提升教師介入游戲的質量,角色游戲才能更好的為幼兒的發展服務。本文研究幼兒園角色游戲中的教師介入時機,旨在為云南地方城市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但由于水平有限,論文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讀者不吝指正。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