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制劑扶骨養血片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臨床分析

股骨頭壞死(onfh)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難治疾病之一,多因風濕病,潛水病,外傷等疾患引起,激素服用史和酗酒史也可造成股骨頭壞死,其主要發病機制是臨近關節血供不足,繼而造成股骨頭骨細胞血供不足、壞死,骨細胞進一步缺血壞死,骨小梁斷裂、股骨頭塌陷,造成殘疾。治療股骨頭壞死中醫講究陰陽調和,內因外因相互制約。采用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的藥物,使得氣血平衡療效為佳。而該次研究主要是對2017年12月—2018年6月該院診治的2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采用中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該次研究是調取該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該院診治的20例股骨頭壞死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19~66歲,平均(44±3.5)歲。病程2~15年,平均(5±1.3)年;20例患者的自然條件無統計學意義。其中激素史服用的有8例,外傷史的有6例,酗酒史有7例,無明顯病因的有3例。臨床體征為:雙側股骨頭壞死12例,單側股骨頭壞死8例,主要癥狀為髖關節區疼痛15例,跛行3例,單側無法行走4例,雙側無法行走2例,無癥狀者7例。
1.2 方法
a組采用seldinger法,于對側股動脈穿刺,插入導管鞘,根據造影進行選擇性旋股內動脈、旋骨外動脈及閉孔動脈插管,并經導管導入中藥復方丹參注射液30 ml,黃芪注射液30 ml。介入治療后,囑患者24 h臥床休息。
b組采用院內制劑扶骨養血片(0.4 g /片,100片/盒,批準文號 黑制z20170003)內服治療。其主要成分為:鹿茸、骨碎補、血竭、土鱉蟲、何首烏、龜板、乳香(制)、沒藥(制)等14味制成。飯后30分鐘口服。一次6-10片,一日2次。1個療程3個月;6個月后觀察療效。
1.3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無跛行,疼痛,下肢形態基本正常,生理功能基本恢復;x線顯示塌陷骨,死骨基本消失,有新骨行成。好轉:癥狀減輕,疼痛緩解,下肢生理形態和功能有改善或下肢有縮短1 cm左右; x線顯示骨壞死區及骨塌陷區有改善。無效:癥狀無改善;x線無明顯改善。
1.4 統計方法 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a、b組患者治療后轉歸情況
經介入治療及中藥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髖關節區疼痛、跛行、單側無法行走、雙側無法行走)均有有明顯改善,但二者之間統計學差異不大。
2.2 兩組患者經中藥內服外用治療及介入之治療后的病情轉歸
采用院內制劑扶骨養血片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有效率為90%,大于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有效率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經過6個月后dsa復查顯示股骨頭血管普遍增多,患者的旋股內動脈變粗,分支增多,閉孔動脈及旋股外動脈的分支均有明顯增多,提示治療有效。x線也顯示出大量的壞死骨、塌陷骨消失,新骨形成。
3 討論
股骨頭壞死(onfh)是世界上公認的骨科疑難頑癥之一。它的發病常見的原因主要有酒精刺激、激素攝入、外傷等。近年來,由于激素藥物的廣泛應用,股骨頭壞死的發病率也日趨增高。股骨頭壞死多見于中年男性,以雙側股骨頭壞死多見,大多一側病情較重,一側較輕。股骨頭壞死發病機制主要是股骨頭供給血管阻塞,導致股骨頭中骨細胞血供不足,給養減少發生壞死現象。所以股骨頭壞死發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血供受阻。它的主要臨床表現是髖關節陣發性疼痛、酸痛,站立或行走時加重為首要癥狀,隨著病情發展,疼痛發展為持續性疼痛,髖關節活動受限,肌肉萎縮,伴有下肢疼痛或畏寒(怕冷),嚴重的可以導致下肢縮短,跛行,甚至殘疾。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當今臨床上主要治療手段是非手術治療的綜合療法。
股骨頭壞死在中醫學上被認為是氣血不通、瘀滯,產生淤血,氣血是骨骼維持正常形態和功能的關鍵,經絡受阻,氣血不暢,骨骼滋養受阻,必然導致骨質壞死。故又稱“骨蝕”。因此,中醫學認為活血化瘀是治療的關鍵。院內制劑扶骨養血片主要功效是補肝益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中藥治療采用內服活血化瘀、補腎強骨的藥物—補腎活骨湯水。方中土鱉蟲、血竭等具有調節血液流變特性、降血脂、改善微循環、擴張外周血管、鎮痛局部抗炎等作用。可以防治早期股骨頭壞死。另外,活血化瘀藥可以改變骨髓腔內淤血狀態,促進骨頭內微循環形成,增加血流灌注量。從而降低骨內高壓,減輕局部癥狀。另外有研究表明,此藥可以促進股骨頭局部轉化生長因子(tgf-β1)表達,促進壞死骨質自我修復。此外,鹿茸、何首烏可以解郁,使氣血暢通,提高免疫力同時緩解疼痛,穩定心神。該次研究采用院內制劑扶骨養血片進行治療,使得患者病情好轉,臨床癥狀減輕,可以證實中藥治療股骨頭壞死在臨床上治療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