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論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

本文是一篇小學語文教育畢業論文范文! 現代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不同,時代的進步為教育事業帶來了許多優秀的教學理念和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配合程度,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更好的進行知識教育。思維導圖教學法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穎教學理念,通過借助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圖片結合,將知識教學生動直觀化,有效的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思維框架,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保持學生的思維活躍,更好的配合教師進行知識的思考與探究。作文教學可以與思維導圖相結合,巧妙的將各個主題聯系在一起,以層次化或發散性的方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快速建立屬于自己的寫作思路,形成知識體系。新課標背景下,語文作文教育程度逐漸加深,國家希望青少年能夠保留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并傳承延續,通過對學生寫作要求的提高來推進學生的綜合素養、文化品析、文筆優美、思想細膩等能力,教師需要借助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提升教學訓練的質量,將作文教學賦予生命和趣味,更好的進行專業教學和訓練。本人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國家的教學要求,以全新的態度和方式面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注重引導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興趣,建設寫作思路和能力。
一、思維導圖理思路,保持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獨特的性格和特點,優秀的教師是借助學生的特點順水推舟,根據學生的性格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思想,以學生為中心發展其能力,在興趣的引導下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深度認知。生活就是一本書,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思想,教師需要借助生活中的點滴來引導學生,用線索和思考的方式將作文素材和寫作方式融入其中,給學生形成一個寫作思想體系。思維導圖本身就是給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寫作技巧和思路。
比如,教師可以轉變寫作訓練的方式,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展開,在溝通與交流當中逐漸給學生理清思路。教師可以根據一個思想或者事物來與學生進行分析,在五年級部編版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四季之美》,教師可以以課文內容展開,借課文的引導將本次習作的主題定為春天。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先思考春天的表現形式,再想自己對春天到來的感受,之后讓學生相互討論,討論也是知識交流的方式之一。教師能夠在學生的討論中大致掌握學生的思想,在教學中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描述春天的各種景象。教師可以參與進來,由春天的表現開始論述,逐漸延伸到春天的實質,并與實際結合能夠反映一定的環境與社會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深層次的東西不容易思考,教師的引導和延伸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觸,并且印象深刻。思維導圖與作文教學的結合能夠逐漸挖掘深層次的知識,提升學生的知識面和認知程度,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保持屬于自己的思想和創造力,這也是現代作文教學需要注重的東西。
二、結合思維導圖結構,綜合習作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圖片圖畫具有很高的興趣,教師需要借助學生的興趣點展開對應的教學,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將知識和新思想進行傳遞,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下收獲知識,逐漸成長。思維導圖可以通過圖片的形式來進行作文教學,以直觀生動易懂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課堂氛圍。
比如,教師可以在進行作文講解時,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展開教學,將文字變為圖畫,分步驟來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每一個圖進行思考,訴說自己通過這個圖想到的內容,之后將所有的圖集中在一起,又會有什么新的想法。以這種誘導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逐漸將寫作的思路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訓練中明白寫作的方式。思維導圖的介入能夠簡化傳統作文教學的難度,給學生一種清楚明白的思路指引,幫助學生快速建立寫作的思維,同時能夠在思維導圖中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放飛學生的能力,將課堂賦予趣味性,適應于小學語文素養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思維導圖
圖1《春天來了》的思維導圖結構
三、多媒體展現思維導圖,直觀理解習作過程
多媒體教學目前已經大范圍普及于學生的學習環境當中,教師可以有效借助時代科技帶來的便捷方式展開語文知識的培養計劃,將作文教學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現,改變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借助音樂、視頻等烘托課堂氣氛,通過與思維導圖教學理念的結合,共同建設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路。作文內容不僅僅是需要思路,還需要細膩的情感,這就需要平時學習的積累與及時的分析,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情感意識,以生動的語言描述生活的世界和內心的情感,在習作中去拓展作文內容,使其表現更為充實。
比如,教師可以將作文訓練的內容以動畫或視頻的方式展開,在四年級部編版教材課文《推薦一個好地方》。在展開習作教學之前教師需要進行有趣的課堂導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將習作中的寫作思路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給學生進行指導。在習作中推薦好地方的表述中,從推薦地方、地方的環境與風土人情、“我”的感受、推薦原因的綜合這些結構性步驟中進行論述,習作過程更為具體。同時通過幻燈片進行知識展示,從地域性特征到個人喜愛的緣由,用例文與實地風景圖片進行教學展開。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幻燈片教學比較感興趣,這樣比傳統的作文講解效果要好,提升了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同時降低了課堂的枯燥性,以趣味貫穿課堂,加強理解性和線索性,是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
四、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有效性提問,展開教學過程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從思維導圖結構進行剖析與講解,從導圖細節上進行提問,從事件發生的始末到寫作技巧的表達效果。從思維導圖中體現的知識結構,學生能夠聯系常見記述文中的寫作六要素進行聯系化了解。于此,教師可以在思維導圖基礎上去考察學生對圖像的理解,教學過程更為直觀。
比如,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我學會了》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思路,給學生提供一個正確的思想路線,但是不能過多的進行修正的干預,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被傳統的教學理念侵染,還具有自己的意識和思想,教師可以在提問的基礎上挖掘深層次的意義。教師可以通過身邊的事物入手,如水資源的保護為例,教師需要由表及里進行提問,通過提問水是什么?對水的認知是什么?從而延伸到水資源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源,需要人們珍惜水資源,不能隨意浪費。這些意識是需要教師進行逐漸的引導,以提問和思考的方式讓學生產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對生活的認知,同時符合習作訓練的目的。
五、總結
綜上所述,現代教學需要引用新穎有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逐漸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與表達的能力,激發課堂的活躍性和趣味性,通過圖片的帶入來建設作文寫作步驟和思路,以提問的方式挖掘學生的思想意識深度,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觸,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獨立學習,思維活躍,逐漸適應創新教育思想理念。上述方式在實踐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適合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