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工程項目結算跟蹤審計造價控制的重點及對策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建筑業也得到飛速發展。在建設工程中,資金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為推動建設工程資金管理工作的穩健高效運行,需要進一步完善工程造價,實施項目結算“全周期管理”跟蹤審計制度。
跟蹤審計概述
建設成本跟蹤審計的內涵建設成本監控與審核制度在工程建設單位中具有一定獨立性,可監測建設、科技、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融資情況,對融資活動的公正性、合法性和真實性加以檢驗,從而使建設成本與費用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實踐中,按照建設項目的強度,從工程決策、設計、建造、驗收等各環節實施審核,主要包括分階段審核、現場審核和常駐審核3類。分階段審核按照工程項目的層次情況,通過定時和不定時的方法,對工程施工現場開展后續審核;現場審核則有較強的追溯性質,對工程成本管理內容加以確認,并加強事后追溯管理;常駐審計則是審計項目單位持續性地對工程項目各環節實施內部審計。
運行模式
跟蹤審計的工作類型多樣,能夠把不同模型加以結合,運用到同一工作中,在執行過程中進一步調整與完善。運營方式有自己的特點,需要嚴格細分審計方式,針對企業在不同時期的情況,對運營方式加以細分,以提高審計工作的科學性。以時間跨度為標準,階段性與整體的審計工作側重不同,需要對資金量、人員情況、時間等要素加以把控,并貫徹到整個業務流程中。
工程造價全過程監控審計堅持的原則
工程質量原則
在工程造價全過程監控的過程中,必須把產品質量置于首位,嚴格控制施工進度,保證公司的總體信譽。審計負責人員要確立質量第一的理念,全面強調質量控制的關鍵作用,在后期工程中全面貫徹跟蹤審計工作,合理運用各種手段,在約定期限內按質按量地實現跟蹤審計目標。
工程投資原則
工程造價項目跟蹤審計,要高度關注投資過程,根據項目的具體經營要求,細化項目審核要求,掌握項目經營情況,結合多種原因,制訂有價值的投資方案,把資金運用到最合適的位置,提高資金運用的科學性,提升資本的運用效益,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本效益。
審計在全過程造價控制中的應用
立項階段的審計運用
在項目立項時,審計工作主要對立項程序的合法性加以審查,要特別重視可行性報告的審核,重點審核編寫人員是否具備相關的資格、審查人員是否具備相關的技術級別、設計結構是否完善等內容。尤其在對地方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報告進行審核時,更要考慮設計內容是否滿足實際需求、現實狀況和安全情況,是否達到可建設要求等。一旦可行性報告內容存在缺漏或錯誤,將會對決策工作的正確性產生影響,而如果其內容不夠全面,則不能對項目初步設計工作進行有價值的指導。此外,對政策文本的科學可靠性和經濟可行性審查,也是整個立項過程審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勘察設計階段的審計運用
實踐表明,勘測設計階段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遠比實際建造階段要大得多,所以勘測設計階段的審核工作是全過程跟蹤審核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必須著重做好如下工作:對限額實施審查;通過測算建筑的實際功能與社會經濟指標,對建筑總體設計方式實施比選;對工程設計制定完善措施,給出完善方案;在設計期間累積資料,尤其是使用的新技術設備、材料等信息的收集,為后期施工階段的成本打好根基;認真審核方案的可施工性,關鍵是工程技術的科學性和經濟效益,發現和適時反饋工程設計中出現的可施工性問題。
竣工階段的審計運用
竣工階段造價監控審核是全過程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工程造價監控審核的最后一環。在這一過程中,審計人員要通過科學評估建筑的整體工程量,確定建設工程造價監控的整體準確度。在實際操作中,審計人員要重視工作量評估的精確度,通過確定每個建設項目在施工環節的具體工作量,仔細核對隱蔽竣工檢驗記錄,核對施工設計中變更簽證內容,避免錯誤錄入的情形,提升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的整體水準。對于工作量的審核工作,設計者應注重“正偏差”“負誤差”,根據土方過程、樓地面孔洞、外墻圈梁及過梁狀況、混凝土澆筑量、“梁板柱連接”部位澆筑數量等因素的工作量計算偏差。為此,設計人員要根據幾何施工圖實際狀況,嚴格確定對工作量的估算范疇,并清晰規定限制范圍,認真核對計算尺寸和設計圖中的示意尺度,以免計算結果有誤。
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優化措施
與績效審計相結合
在實際施工的監控審核過程中,審計人員可以把業績審核和監控審查相結合,引入多種管理手段,實現建筑工程的綜合經濟效益。同時,建立健全的監督審核制度,把業績和監控審計工作全面融入管理體系之中,提高職工的審計熱情,調動審計積極性,推動施工建設全過程監控審核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增強施工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程現場設置跟蹤審計停審點
把跟蹤審計的停審點設在項目施工現場,嚴格監督與控制施工現場的所有要素,詳細掌握項目計量成本控制的原則,科學確定跟蹤審計的內涵,對項目計量成本加以細分,甄選出各個施工過程的關鍵點。在項目驗收階段,對于跟蹤審查的重點項目加以量化,掌握驗收前后項目間的聯系,把停審點安排到最合適的地點,分析建筑施工現場產生的各類突出問題,確保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順暢開展,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價工作的綜合質量。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唯有形成健全的體系,才能保證后續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充分發揮審計的最終效果。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狀況,對資金投入、資金流向以及工程各環節的效益情況等進行深入分析,制定完備的規章制度,為項目夯實根基。另外,還要引入專業隊伍,加強研究力量,合理制訂項目審計方案,切實貫徹審計相關規定,用最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制約工程造價,為跟蹤審計工作奠定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