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論文開題報告: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立法研究
論文堡
日期:2023-10-27 22:28:32
點擊:505

一、選題依據
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紀初的美國,是在美國經濟蕭條、公司巨型化引發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經濟民主運動日益高漲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當時引起了法學界的廣泛討論。
20 世紀中期,隨著企業對自身利益的過分追求,導致公共利益遭到了破壞,引發了大量的社會問題,于是政府開始制定相關的法律限制公司的自由放任行為,強制要求公司必須保護社會公共利益,不得以破壞公共利益為代價獲取自身的利益。至此,企業社會責任有了法律上的意義。20 世紀 80 年代,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深入,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的范圍也不斷地擴大,大部分企業意識到,企業得以生存的社會環境是企業發展的一種潛在的資源,企業要獲取更多的利潤,必須重視這樣的一種資源。
完善公司社會責任法律體系,使得公司在發展中能夠在法律責任前提之下實踐公司的社會責任,這不但對規制公司本身顯得特別重要,而且對整個法治建設和政治文明都會有積極的作用,將會對我國市場經濟的建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也會對我國的和諧社會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研究內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概述,其中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及法律特征等方面內容進行了介紹,同時也對于完善企業社會責任的立法必要性進行了明確的說明。第二部分是對于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立法現狀分析,通過對于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立法實踐及現狀的分析,進一步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為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據。第三部分是對于國外企業社會責任的立法實踐描述,其中選取美國和英國為例進行,通過國外的先進企業社會責任立法實踐進一步提出對于我國的可借鑒之處。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也是本文的研究成果展現,其主要是以國外的社會責任立法實踐分析為指導,結合我國相關現狀分析為基礎,進一步對于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立法建議提出。
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擬解決的關鍵性問題主要有:
1企業應當肩負怎樣的社會責任?
2應當如何從立法的角度對于企業社會責任進行明確?
3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立法存在的不足及優化策略?
三、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理論研究法;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本文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理論為基礎,綜合性的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立法現狀進行評判,同時根據問題展現提出進一步的優化建議。
描述性比較分析法;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本文通過對于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立法現狀及相關規定的描述,進而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通過對于國外企業社會責任的立法實踐描述,結合我國現狀進一步提出國外相關立法實踐對我國的可借鑒之處,并提出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立法建議。
研究所用的理論及方法
四、論文進度
...............................................
五、參考文獻
[1]樓建波,甘培忠.企業社會責任專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2]慈蘊.公司的社會責任:游走于法律責任與道德準則之間[j].中外法學,2008(1)
[3]甘培忠,雷馳.公司社會責任的制度起源與人文精神解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
[4]劉俊海.論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公司社會責任的正當性與可操作性[j].社會科學,2011(2)
[5]羅海勝.論企業社會責任法制的法理基礎[j].青海社會科學.2011(3)
相關文章
建筑工程新增
建筑工程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