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論文-淺析怎樣做好建筑材料質量檢測與控制工作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業的高速發展,建筑材料作為土木工程施工的物質基礎,建筑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把好建筑材料質量關,做好檢測與控制工作尤為重要。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實踐,就如何做好建筑材料質量檢測與控制工作需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材料,質量檢測,質量控制
1建筑材科范置及質量檢測發展現狀
gb6566—2001將建筑材料分為建筑主體材料(用于建造建筑物主體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用于建筑物室內、外飾面用的建筑材料)。建筑主體材料包括:水泥與水泥制品、磚、瓦、混凝士、混凝土預制構件、砌塊、墻體保溫材料工業廢渣、摻工業廢渣的建筑材料及各種新型墻體材料等。論文裝修材料包括:花崗巖、建筑陶瓷、石膏制品、吊頂材料、粉刷材料及其他新型飾面材料等:
論文以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控制主要以施工單位自行控制為主,改革開放后,我國進一步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加強了以質量監督站為主的質量控制體制,長期以來檢測工作沿用傳統的手工填表,人工統計和文件柜存放的工作形式。需要工作人員復雜的計算、判斷、謄寫、統計工作。這樣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工作量和復雜度,技術水平落后,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管理難以規范。
近年來,由于一些工程質量檢測管理程序的開發和應用推廣,許多檢測機構已經擺脫了全手工進行檢測的問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研制開發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檢驗管理信息系統,利用它從業務和管理兩方面著手,提高檢測機構自身的檢測和管理水平,以適應當前工程質量論文管理工作形勢的需要。
2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程序與方法
2.1確定檢測試驗項目施工現場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種繁多,進場需檢測,試驗的材料檢驗項目要服從國家、行業及當地建設主管部門(或所屬有關部門)的規定。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檢驗其安定性、強度、凝結時間和細度。
2.2取樣試樣取樣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數量不同)不同部位隨機抽論文規定數量的樣品(鋼材是從規定部位截取),即不僅取樣數量要正確。
取樣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規定進行。試樣的數量關系到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數量過少,取樣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會使試驗誤差增大,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果。但是,在實際檢測中常常出現取樣不具有代表性、取樣數量不夠,取樣方法不正確等。
2.3環境溫度與濕度溫度和濕度對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故在標準中對材料養護。測試時環境條件有明確規定,只有嚴格遵守這些規定,試驗結果才具有可比性:如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對環境溫度較為敏感,要求拉伸試驗時室溫須控制在23℃±2℃論文。如果用取自同一母體的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as)樣品制作成9組試件用作抗拉力(縱向)試驗,可先將9組試件平均分作3個大組,之后再按5o℃為一個溫差等級分別作拉力試驗,其中1個大組試件在標準要求的23~c環境下試驗,另2個大組試件分別在28℃和18℃的環境下作拉力試驗,試驗過后分別計算出每一大組中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結果發現在28℃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比23℃標準溫度環境下試驗的3論文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低2.8~/6,而在l8℃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則比23~c標準溫度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高出3.5%。該試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環境溫度濕度對材料試驗的影響,因而要求試驗時必須將溫、濕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2.4試驗誤差試驗方法須嚴格按標準規定進行。可是有個別試驗人員在作鋼筋拉伸試驗時只試驗至目試件出現頸縮而不將其拉至斷裂,這是不正確的,這樣勢必造成試驗結果的誤差,但這不屬于試驗誤差,而是人為造成的誤差。鋼筋不拉斷,其測得的伸長率較規定的試件斷后伸長率要低,與標準規定相違背,這是不允許的(鋼筋焊接件由于不需要測定伸長率,可在試件出現頸縮現象后停機)。
試驗要求必須準確,以減少誤差。
2.5數據處理由于各種原因,同一組試件中有時試驗數據結果離散性較大。為便試驗結果準確,標準規定對一些材料的試驗結果數據有取舍的要求。如水泥膠砂強度抗折試驗,當三個強度值中有一個超出平均值土106的需剔除該數值,以其余兩個強度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結果。著其中有兩個測定值超過平均值的±106時,則以剩下的一個測定值作為抗折強度結果。若3個測定值全部超過平均值的±106時,則須重新檢驗。混凝土和砂漿的抗壓試件強度平均值的計算等都有各自的取舍方法。應予論文注意,切不可簡單地把數據相加計算了事。計算后的數據修約的方法按gb/t8170進行,其尾數要按四舍五入單雙法進位,并按標準規定保留數據的位數。試驗結果數據有時會出現比預期的過高或過低,同一組試件中數據相差懸殊,或同一試件各項性能指標相互矛盾等異常現象,這需要認真對待,查明原因,并及時復試和復驗。
3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措施
3.1材料進場前的質量控制仔細閱讀工程設計文件、施工圖、施工合同、施工組織設計等與工程材料有關的文件,熟悉文件對材料品種、規格、型號、強度等級、生產廠家與商標的規定和要求。
認真查閱所用材料的質量標準,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質,應用特性與適用范圍,必要時對主要材料、設備、構配件的選擇向業主提供合理建議。
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廠家。掌握材料質量、價格、供貨能力的信息,選擇可靠的供貨廠家可獲得質量好、價格低的材料資源,而且有助于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對業主供應的材料,應及時提供信息;對承包商供應的材料,要及時對訂貨申報進行審檢、論證,報業主同意后方可訂貨。
3.2材料進場的質量控制物單必須相符。材料進場時,應檢查到場材料的實際情況與所要求的材料在品種、規格、型號、強度等級、生產廠家與商標等方面是否相符,檢查產品的生產編號或批號、型號、規格、生產日期與產品質量證明書是否相符,如有任何一項不符,應要求退貨或要求供應商提供材論文料的資料。標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貨(也可進行抽檢)。
進入施工現場的各種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都必須有相應的質量保證資料。包括:生產許可證或使用許可證: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書或質量試驗報告單。合格證等必須蓋有生產單位或供貨單位的紅章并表明出廠日期、生產批號和出廠合格證。
3.3材料進場后的質量控制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及設備,都必須事先審批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施工現場不能存放與本工程無關或不合格的材料:所有進入現場的原材料與提交的資料在規格、型號、品種、編號上必須一致:不同種類、不同廠家、不同品種、不同型號、不同論文批號的材料必須分別堆放,界限清晰,并有專人管理。避免使用時造成混亂,便于追蹤工程質量,對分析質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幫助;應用新材料前必須通過試驗和鑒定,代用材料必須通過計算和充分論證,并要符合結構構造要求。
結語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這一特殊產品的原料,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優劣,而目前論文社會上生產的建筑工業產品偽劣品太多,因此,必須對建筑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檢測與控制。如要加強進場材料的質量控制、嚴把材料進場驗收關、合理選擇、使用和存放材料等等。另外需要建設系統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備案措施,檢驗等措施來保證工程質量。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