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題目編輯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論文堡
日期:2023-10-12 16:26:16
點擊:332

一、論文題目編輯工作中的一些問題
近年來,隨著文化和學術的日益繁榮,出現了一大批好論文、著名的論文,也就有了許多好題目、著名的題目,其中凝結著作者、編輯的很多心血。但同時應看到,目前對論文題目的編輯仍存在一些問題,有人就指出:“目前在標題制作中存在許多問題:既不醒目,又不點題;公式化、標新立異等等。”這一批評較為直截了當,可惜沒能從理論上揭示問題的實質及其根源。哲學社會科學論文題目的編輯工作,涉及作者編者兩方面,本文只論及后一方面。從編者角度看,目前論文編輯工作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有四:一是或自以為學術高深,卻又不熟悉本內容和研究把握不準,以致論文題目含糊而欠準確;三是對論文和成果缺乏深刻的認識和概括,以致論文題目拖沓而欠簡潔;四是對學術界論文課題相關研究進展知之甚少,以致論文題目編得俗套而乏新穎。這些問題是我們在閱讀論文時常常感受到的,有的也為某些學者或多或少指出過,這里只是作一簡單的概括和補充罷了。
這些問題的產生,除去作者方面的原因,從編者角度看,編者的學術水平和素質無疑決定著題目編輯的質量高低。同時,某些不正確的編輯觀念與方法也是上述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首先,閱讀或編輯論文時由題及文,編者十分關注論文的具體內容,而對題目缺乏應有重視,往往一覽而過。這與兩方面的原因有關。一方面,編者受編輯傳統文化的影響。在我國書籍和文章的編輯史上,編者對書名和題目一直比較忽視,孔子時代就有“百國春”之說,而他編的《春秋》只是直接引用而已;西漢的編者也沒給《老子》加上篇章之名;甚至一些書名文題是后人另加上的,如字書《倉頡篇》本無其名,后來援引書首“倉頡作書”之文而名,故東漢劉歆父子編校古籍時的一項工作就是校定書名、篇名。此后,這一工作仍未引起編者應有重視,如《孫臏兵法》、《戰國縱橫家書》都是今人整理時加上去的。因而,每一個受中華編輯傳統文化熏陶的編者,迄今仍未對論文題目編輯引起足夠重視,這足以說明某些負面的編輯傳統對今天編者的影響了。另一方面,編者總有一種依賴思想,總以為作者能做論文,自然會擬題,并且會進行嚴肅認真的推敲,便不會有什么問題。其二,過于謹慎,甚至存有畏懼心理。論文題目的編輯,可謂是項高效益,又高風險的創造性勞動,既可以使論文增添異彩、大放光明,也可能以題害義、為之遜色。成之,編者、作者、讀者皆大歡喜;敗之,編者自認晦氣,還會引來作者、讀者,特別是權威作者的非議與責難。因為確有某些作者總覺得自己的文章不能刪增,有的竟表示,我的文章一字都不能動,更不用說題目了。因而,編者顧慮重重,不敢輕易下筆。其三,對論文表述風格,理解上有失片面。學術論文的風格偏于莊重嚴肅,論文題目同樣如此。但論文及其題目,在表述風格上又應該嚴而有度,嚴而有變,千萬不能為嚴肅捆住手腳,把題目編得嚴肅有余,活潑不夠,甚至是板起面孔講話。有的編者也想對題目作些編輯處理,無論是重新概括界定,還是文字處理,但又擔心有嘩眾取寵之嫌,結果還是把嚴肅的題目,編得更為凝重,乃至呆板。由上可見,論文題目編輯中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必須對論文題目編輯活動的特色和原則有所認識,并予以揭示和總結。這樣,也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理論根據和操作方法。
相關文章
醫學新增
醫學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