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開題報告內容及任務「優選范例」
論文堡
日期:2023-10-21 15:39:39
點擊:311

論文開題報告內容及任務怎么寫?本文將以經濟類論文為例,為大家分享一篇開題報告的范文樣本,標題是“碳信息披露質量、機構投資者與股票收益率 ——基于上證 180 碳效率指數的經驗數據”,具體詳情如下。
一、論文開題報告基本框架
論文開題報告一般由以下八個部分組成(每個院校都有固定的開題報告模板,可能有所差異,大家可以參照各自學院的要求進行寫作)。具體內容如下:
1.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2.研究目標及內容
3.研究方法
4.論文大綱
5.技術難點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6.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
7.論文工作計劃
8.參考文獻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二、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是兩個不斷博弈最終走向共贏的主題,回顧過去的經濟發展,從漫長的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如今的信息社會。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負面沖擊,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平衡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氣溫不斷攀升已經成了我們不得不主動應對的環境問題,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18 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中指出 2015 年至 2018 年是自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 4 年。2019 年的高溫沒有放緩步伐,歐洲出現極端高溫,打破多地最高氣溫紀錄,法國政府衛生部 9 月 8 日發表聲明說今年夏天高溫導致法國約 1500 人死亡。印度也在拉賈斯坦邦出現 50.8℃的高溫,格陵蘭島一天內冰雪融化 20 億噸,海平面溫度異常升高,南極海冰面接近歷史最低,海洋死亡區持續擴大等等。這些環境的變化,極端天氣的出現,威脅著人類的生活。
人類逐步意識到全球變暖給我們帶來的災難,這種災難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攔截,就極有可能摧毀一切,這不僅僅是一場自然災難,一個物種的消亡,一座城市的消失。 這些環境問題的發生,溫室氣體排放是逃不掉的主要幫兇。因此,低碳經濟是世界發展的主要目標。我國在近年來的經濟轉型中,不斷強調發展低碳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綠色發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十九大報告還指出中國引導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堅定不移走社會可持續發展道路[1]。 遏制全球變暖的任務刻不容緩,需要人類的共同合作和行動,從《氣候變化公約》到《京都議定書》到 2015 年的《巴黎協議》,動員了多個國家一起參與減排,控制全球溫度上升。我國作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積極主動參與行動,制定《“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把發展低碳經濟納入到國家的發展規劃中,調整升級產業結構。借助經濟手段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開設中國碳交易市場,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以及有效實現我國政府的減排承諾。
1.1.2 研究意義
理論意義
碳信息披露質量水平是根據完整性、準確性、真實性原則來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企業碳信息披露進行評估。目前國內學術界對構建碳信息披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各有不同,本文在借鑒前人構建指標的基礎上,以 cdp 組織公布的碳信息披露指數評分(cdli)為基礎,結合我國企業碳信息披露的情況,構建新的評價指標體系。在評價指標中不斷的探索,希望能得到符合我國企業碳披露的指標體系,在今后普及或是強制企業披露碳會計信息時需要一套標準化的指標提供參考。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學者研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股票收益率的關系,也有一部分學者將社會責任中環境信息分化出來研究,但是對于環境信息中的碳信息研究的較少。
隨著全球變暖、氣候風險越來越成為關注的焦點,本文將研究重點細化到環境信息里的碳信息上,單獨對碳信息披露與股票收益率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首先觀察企業進行碳信息披露這一行為的好處,可以看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有利于長期經營績效的提高和塑造了企業的良好形象,將吸引社會環保主義者和準備長期持有的投資者進行投資。除此之外社會大眾也會關注企業碳資產管理中溢價或是虧損的情況以及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企業碳信息披露的成本。
本文研究碳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市場收益率的關系,考慮到我國股票市場上散戶對碳風險意識較為薄弱,因此將機構投資者設為調節變量。分別研究了機構投資者與碳信息披露質量和碳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收益率的關系,以及機構持有者會加強企業碳信息披露質量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一方面有助于引導我國投資者將股票長期持有和將社會資金引入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好的領域,發展我國社會責任投資市場與碳排放交易市場,從而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和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活躍;另一方面豐富了碳信息領域的文獻,為今后學者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借鑒和參考。
現實意義
(1)有助于引導更多人關注氣候變化與企業可持續發展
全球氣候變化風險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全球范圍內的大氣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現階段人類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經濟發展蒸蒸日上,2010 年開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2018 年首破 90 億,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我國的綜合競爭力。但長期的粗放增長模式導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大氣污染中的二氧化碳,研究機構 carbon brief 根據中國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推算,我國 2018 比 2017年碳排放增加了 2.3%,總排放位列世界第一。 因此本文研究碳信息披露與股票收益率的關系,在關注資本市場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關注公眾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反應與監督。碳信息披露促進企業優化環境管理工作,積極采取措施節能減排,提高綠色經濟效益,在國際競爭中保持有利的位置。
(2)有助于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碳管理行動與績效的關系
股票市場收益率的波動離不開企業績效的影響,碳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投入與產出的績效,是企業通過披露來實現自身與信息使用者的溝通,信息使用者根據披露所反映的信息來支持自己的決策。 本文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企業碳信息披露的解讀與重構,了解企業碳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方式,結合 cdp 組織的披露框架,構建符合目前實際披露情況的企業碳信息披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專家評分法后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賦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在搜集企業碳信息時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企業的碳管理行動與企業績效。
(3)有助于促進我國企業的碳管理實踐
碳信息披露能夠反映企業的碳管理實踐情況,企業通過碳信息披露帶來的經濟后果也能引導企業優化碳管理實踐活動。目前我國企業的碳管理實踐正處于不斷探索創新的階段,對于碳管理包含的內容未明晰,對碳資產的定義未得到規范化,對其確認、計量的方法也是在不斷摸索的過程,整體碳管理水平需要在理論和實踐的共同探索下不斷優化,最終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本文將通過對國際和國內現有的碳信息披露框架進行拓展研究,研究碳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收益率之間的關系,促進企業提高碳管理的能力,創造企業價值,從而提高企業主動披露碳信息的意識,將企業碳信息披露推向更規范化的道路。
企業以創造價值為核心,碳信息披露也屬于企業價值管理范疇,本文研究碳信息披露質量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從管理會計視角出發,實際上分析碳信息的披露在整個決策和價值創造當中的作用。企業可以從本文中了解到碳信息披露的程度、披露的有效性、真實性、完整性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股價的變動視為企業的一種價值波動,假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個價值波動,實際上是通過碳信息披露的行為把消息傳遞給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的行為決策帶來的影響反饋給企業,企業針對反饋對碳管理做出調整來影響。因此,企業應當從管理會計的視角來看待碳信息披露的過程,結合管理會計的規劃、決策、控制、評價四個維度來管理碳排放,從而優化企業價值管理的過程,進行更有效的價值創造,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資金流入,在資本市場上獲取更多的股票收益。
(4)有助于政府制定政策監督企業碳信息披露和促進碳交易市場的發展
在全球合作浪潮下,我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中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有關研究將全球氣候治理與氣候倫理學和科學相結合,我國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堅定不移的走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發展綠色經濟納入國家戰略,我國相關政府需要不斷引導社會各主體踐行可持續發展道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企業碳信息披露水平不高,披露企業也較少,與國際上部分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本文以 2015—2018年上證 180 碳效率指數為樣本,實證分析企業碳信息披露與股票收益率的關系,根據產權性質不同檢測國企與非國企中碳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收益率關系的區別,了解政府監管強度不同的反應,有助于企業完整、準確、全面披露碳信息。由于我國處在全國碳交易市場建立的初級階段,于 2011 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 7個試點啟動成立碳交易市場,2017 年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建設正式啟動,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碳交易市場與股票市場存在聯動效應,本文對碳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收益率的研究有利于相關政府部門制定政策監督與管理,鼓勵企業參與碳交易和規范企業碳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我國在國際上承擔氣候變暖責任積極主動的形象。
(5)有助于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研究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質量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可以幫助投資者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做出更優的投資決策。
經濟類論文開題報告
三、研究內容
本文將通過實證檢驗研究碳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收益率之間的關系,以 2015 年到2018 年上證 180 碳效率指數成分股為研究對象,對企業碳信息披露產生的影響與影響股票收益率的因素的理論進行探討,從而進行實證分析。
第一章 緒論。首先詳細描述本文選題的起因,以及描述通過該研究帶來的結果可能具有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其次通過閱讀大量的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分類總結,在這些文獻現有的研究基礎上,設計評價指標體系,評分時強調客觀公正,來研究企業碳信息披露與股票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最后描述、繪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以及本文的創新與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本文介紹的基本概念有碳信息披露質量、股票收益率和機構投資者;介紹的主要理論基礎有股票價格的影響因素、有效市場假說、理性投資者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和超額披露收益理論。
第三章 研究假設和研究設計。總共涉及五個部分,一是介紹了碳信息披露質量評價指標的構建;二是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設;三是變量的選擇與定義;四是模型的設計;五是樣本的選取與數據的來源。
第四章 實證檢驗與實證結果。本文設定四個假設,一是企業碳信息披露與股票收益率的相關關系;二是機構投資者與碳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關系;三是機構投資者與股票收益率的相關關系;四是機構投資者持股是否能夠增強碳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收益率見的作用。最后通過分高碳排放行業與低碳排放行業兩組數據進行穩健性檢驗。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總結本文的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針對碳信息披露質量現狀和資本市場對碳信息披露的反映作用于企業的碳管理狀況。本文站在企業、政府、公眾等利益相關者的角度提出一些參考建議,同時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未來研究展望。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本文通過閱讀大量學者的相關文獻,梳理總結了關于碳信息披露質量、股票收益率的各方面研究,仔細研讀和總結后,尋找新角度開展研究。在原來的基礎上,以股票價格的影響因素、有效市場假說、理性投資者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及超額披露收益理論為邏輯起點,分析低碳發展下我國企業碳信息披露的現狀,構建碳信息披露指標體系,分析碳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從研究結果去探索碳信息披露的驅動因素以及碳信息披露在資本市場上的反映。
(2)實證研究法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上證 180 碳效率成分股 2015 年到 2018 年的數據,分析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報告書中關于碳的信息,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的評價指標進行評分。本文就碳信息披露質量對股票收益率影響進行實證檢驗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五、研究結論
本文運用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上證 180 碳效率指數樣本股的企業碳信息披露質量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其研究的目的是在于探索資本市場上目前對碳信息披露的反應情況,根據研究的結果,進而為我國企業碳管理和政府在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的時候提供決策參考,從而加快低碳發展的步伐,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力,以及提高我國在國際經濟博弈中的能力。
本文通過構建碳信息披露指標體系,對各企業在公開披露碳信息的報告上進行評分,獲得碳信息披露指數。在評分過程中得知我國碳信息披露水平良莠不齊,碳信息披露理論研究不足。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我國企業在市場競爭激勵的環境下,在無法將減排責任精確的計算分攤到各個企業的情況下,企業更關注自身的經濟效應,在履行減排義務時,面臨著低碳成本與改革成本的增加和收益不確定的風險,因此主動披露碳信息的行為較少。二,缺乏統一的披露標準,企業碳信息披露的可比性不高,披露的信息中大部分是文字描述,缺乏與企業的經濟效應掛鉤。三,我國碳信息披露在實踐中發展緩慢,企業在披露的內容與形式上的選擇缺乏會計理論指導。 在實證檢驗過程中,選擇上證碳效率 180 指數成分股 2015 年至 2018 年的數據,結合研究背景和理論分析分別建立了四個模型,通過回歸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碳信息披露質量越高,股票收益率越低。通過碳信息披露質量和股票收益率的回歸結果,兩者之間顯著負相關。這也剛好解釋了我國目前企業自主披露碳信息不高的原因之一。當市場上自主披露碳信息的企業較少時,投資者對碳信息的公布持有負面態度,從而逆向選擇看好未披露的企業。從短期內看,企業在披露碳排放數據、碳管理信息時,向市場傳遞一種成本支出較高和自身存在環境問題的信息。但是從國際環境來看,企業碳信息的披露是大勢所趨,當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行碳信息披露,不披露的企業相當于在傳遞一種壞消息,或者碳信息披露越來越規范,披露不規范的企業投資者將會考慮信息不對稱或者獲取信息成本問題,而轉向于碳信息披露更充分、更完整的企業。
企業應該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前規避碳風險,當碳交易市場一旦發展成熟,缺乏低碳技術的企業將會花資金去購買碳配額,以及未能獲得政府的補貼,增加稅負等,將會導致企業現金流出。我國生態環境部已經在部署碳信息披露的工作,一個個點在推進碳信息披露的規范化,碳信息披露的標準化將是我國環境監管的大趨勢。因此,企業要具備有風險意識,積極走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前端,主動披露碳信息,在碳信息披露中量化計算碳管理實施帶來的效應,提前順應國內外大環境的發展。
(2)碳信息披露質量越高,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越低。通過碳信息披露和機構投資者的回歸結果,兩者之間呈負相關關系。本文所選取的樣本中,機構投資者主要由證券機構、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四個部分持有公司的股票,機構投資者擁有強大的專業分析團隊,更加能關注到企業碳信息披露的情況。在半弱勢有效市場上,機構投資者更有機會通過基本面分析獲得超額收益,以及通過關注敏感度較低的碳信息做出反應。我國機構投資者具有市場化特征和羊群效應,機構投資者獲得同樣的市場信息時,會對公司的盈利進行預測,從而制定投資決策,機構投資者之間會出現類似的決策。機構投資者也扮演者代理投資的角色,投資經理面臨著聲譽風險,更傾向于獲取短期收益,存在投機心態,更愿意把企業前期低碳發展披露的行為歸為企業負擔的加重,占據企業資金成本,因此對碳信息披露持有消極的態度。
(3)機構投資者持股對碳信息披露與股票收益率間的關系起到強化作用。實證檢驗了碳信息披露質量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為負相關,加入了中間變量機構投資者后,實證檢驗了機構投資者強化了碳信息披露與股票收益率的負相關關系。一方面是我國個體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時獲取到的信息有限,更多時候是憑借經驗、直覺、偏愛等因素來進行決策,對企業碳信息的敏感的弱于機構投資者,由于缺乏專業性,個人投資者并不能確定企業碳信息的披露質量是好是壞。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更能準確觀測到積極披露碳信息的企業成本攀升,投資低碳產品、設備的獲利周期較長,機構投資者將會產生逆向選擇行為,碳信息未披露的企業反而獲利,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的企業反而失去了競爭優勢。
六、論文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以上是論文開題報告內容及任務怎么寫的相關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論文寫作資料,可以隨時在本網站查閱,如果想尋找論文寫作幫助,可以在線咨詢。
相關文章
建筑工程新增
建筑工程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