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班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研究》開題報告
論文堡
日期:2023-10-26 20:54:49
點擊:606

本文是一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理論依據(畢業(yè)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chuàng)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xié)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課題負責人、起止時間、報告提綱等。(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開題報告,供大家參考。
《大班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研究》課題已延安由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審定,延安市基礎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公室立項為延安市基礎教育教學教學研究2022—2023年度微型課題。課題研究時間自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研究周期為半年。
課題《大班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研究》是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的。相信經過努力實踐一定能取得良好非常的實驗效果。本人已將各項工作準備就緒,選定本園大2班(桃子班)為實驗班,實施研究課題。
下面就本課題的研究背景、目標、意義及各項實施辦法向各位領導匯報。
一、研究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享受到的是過多的愛與呵護。他們具有與別人和睦相處的良好愿望,但是卻在交往中缺少:謙恭的態(tài)度,彬彬有禮的舉止,禮貌的言論,對別人不能做到尊重和體諒。在幼兒園對幼兒實施禮儀教育,并思考運用何種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更好的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無疑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實踐,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
幼兒園的禮儀教育研究起步較晚,本園今年在大班開始增設“禮儀教育”活動,在幼兒禮儀的培養(yǎng)與實踐方面初步開始實施與研究,但如何讓幼兒真正的對禮儀產生興趣,從而愛上禮儀,能堅持使用禮儀,還需要進行積極的實踐探索。本課題正是在我園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注意兒童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著眼于兒童未來的長遠效應,注重那些對兒童一生產生影響的品質培養(yǎng),為其后續(xù)學習、生活和未來走向社會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說,培養(yǎng)幼兒終身受益的品質,重視對幼兒獨立、自制、專著、秩序、合作等品質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特別是在我園獨生子女占大多數的情況下,對幼兒進行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性行為養(yǎng)成教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實需要,選取了幼兒園基本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家庭禮儀和節(jié)日禮儀為禮儀教育活動,在以上活動中,滲透文明禮貌用語和文明行為規(guī)范教育,家園逐步把幼兒培養(yǎng)成會與人合作共事、會講文明話、會辦文明事、能做文明小公民的文明兒童。
本課題研究擬以本園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充分利用幼兒園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園本資源,運用“智趣”化的教育方式,開展對幼兒的良好禮儀習慣的培養(yǎng),包括幼兒的在園禮儀、基本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家庭禮儀的研究,在提高實驗班幼兒良好禮儀習慣的基礎上,推動本幼兒園的禮儀教育。
二、 課題研究目標:
(1)整合《綱要》五大領域中有關禮儀教育的目標、內容和形式,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初步探索大班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提高幼兒文明禮儀的實效性。
(2)通過實驗班的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讓幼兒了解基本的禮儀常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為、待人方式、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自信、自尊、自愛的個性品質和文明習慣。
(3)通過對幼兒的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研究,提升教師和家長的文明素質,促進幼園文明禮儀教育的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學風、園風;
課題研究內容:
1、研究幼兒在家庭、幼兒園、社會公共場合的文明禮儀現狀。一是基本禮儀教育,包括著裝、愛護眼睛等;二是家庭禮儀教育,包括做客待客禮儀;三是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在外用餐、游園、交通規(guī)則等禮儀;四是節(jié)日禮儀,包括“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母親父親節(jié)等禮儀。
2、探索大班階段幼兒禮儀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3、將幼兒學禮、知禮、懂禮、用禮逐步展開,使幼兒在園內學禮、生活中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做禮儀小標兵。
三、研究方法、研究措施、研究步驟、研究成果
(一)研究方法: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塑造幼兒文明的行為,陶冶幼兒積極的情感,提高幼兒社會交往的能力,形成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我們遵循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從幼兒園到家庭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氛圍,從幼兒的實際出發(fā),為促進幼兒良好品格發(fā)展奠定基礎。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科學性原則。二是主體性原則。三是滲透性原則。四是實踐性原則。 五是自律的原則。 六是真誠的原則。
1、文獻法。通過文獻查詢了解當前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2、問卷調查法。通過調查來明確家長對幼兒禮儀教育的教育意識以及禮儀教育在家長中進行的程度,還有幼兒是否具有文明禮儀的意識。
3、觀察訪談法。通過觀察和訪談針對目前幼兒園禮儀教育問題提出建議。
4、行為練習法。將幼兒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與幼兒一日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學活動相結合,重在實踐練習。
(二)研究措施:
為了保證本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將落實以下措施:
(1)注重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2)創(chuàng)建環(huán)境,營造氛圍
(3)科學指導,及時檢查,促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首先,要做好班級禮儀指導;其次,隨時檢查,及時改進;最后,注重個案分析,總結教育經驗。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開展各類評比活動、開展“行禮儀,說文明話”的活動、開展“小手牽大手”告別不文明行為簽名活動、開展“我為社區(qū)獻力量”活動、開展“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
(三)研究步驟:
本課題計劃從2023 年1月至2023年6月(半年)分三個階段進行扎實有效地實驗研究。
第一階段:2023年01月—2023年02月準備階段:課題申報,填寫課題申報表,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2023年03月-2023年04實施階段:分析制訂課題研究實施方案,進行課題研究活動(教師禮儀教育培訓、幼兒禮儀教育講座、禮儀教育交流研討課、課題小結等)。
第三階段:2023年05—2023年06總結與結題階段:提出結題申請,整理研究成果,撰寫結題報告,接受專家組驗收。。
(四)預期研究成果:
通過課題研究在教學中的實踐,預計最后形成的成果與成果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
1、文明禮儀活動文字資料。
2、圖片資料。
3、撰寫研究成果報告。
相關文章
職稱論文范文新增
職稱論文范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