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樓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論文堡
日期:2023-11-08 20:53:41
點擊:327

本文是一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包括綜述、關鍵技術、可行性分析和時間安排等四個方面 。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寫清楚。(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開題報告,供大家參考。
題目:都江堰市中學綜合教學樓設計
1. 選題依據及意義
1.1選題背景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懷揣對這一美好藍圖的向往和憧憬,設計或者修建出自己心目中那跳動的音符,是每一個選擇建筑這個行業的學子所向往的,隨著全球資源的不斷縮減,低碳,節能,減排的建筑構思也不斷涌現,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精神的需要也更是不斷所體現,而教學樓這一培養廣大學子的學習樂園的場所,對我們的建筑設計也不斷提出了新的挑戰,濃郁的學習氛圍自然需要的是一種簡潔明快,清新大方的設計,同時也體現著廣大青少學子的精神面貌,因而根據多方面的因素和要求,并貫徹執行國家“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建筑要求是每一個從事建筑行業的我們的要求和追求。
1.2設計目的
1) 結合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
2) 了解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具體內容;
3) 熟悉與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相關的具體內容;
4) 掌握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一般原則、步驟和方法;
5) 掌握多層公共建筑類型房屋的結構造型(包括基礎造型)、結構布置,結構計算及主要施 工圖繪制全過程,從而使對多層房屋結構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
6) 能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培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相應的設計技 巧;
7) 培養設計工作中實事求是,嚴格準確的科學態度和工作
1.3設計意義
通過本次畢業設計可以使我們鞏固在大學里所學過的專業知識。并可以系統的將大學四年所學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掌握建筑工程設計的程序和方法。另外,使我們能夠熟悉建筑工程建設的各項法規與規程,了解建筑工程項目設計的基本內容和環節;熟悉多層類型房屋的建筑和結構選型、結構布置、結構計算及主要結構施工圖繪制的全過程;通過繪制施工圖,編制計算書強化繪圖和使用專業軟件進行分析計算的基本技能;同時使我們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了解建筑工程中多工種協調、配合的重要性,培養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從而具備工程技術人員應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質。
畢業設計是畢業前最后學習和綜合訓練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習深化、拓寬綜合教學的重要過程。通過畢業設計我們系統地、綜合地、靈活地運用學到的各種理論知識,解決建筑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在分析、使用技術資料、計算、繪圖、編寫設計文件及獨立工作等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作為一名建筑設計人員我們應該從本次設計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嚴謹,科學的設計態度,貫徹國家“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建筑方針。同時,也應該樹立“建筑為人服務,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總述):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目前多層和高層建筑逐漸增多,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其主要形式,雖說它的鋼筋及水泥用量都比較大,造價也比混合結構高,但它具有梁柱承重,墻體只起分隔和圍護的作用,房間布置比較靈活,門窗開置的大小、形狀都較為自由的特點。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充分利用其使用空間,滿足了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因此,框架結構房屋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青睞。
承重系統與非承重系統有明確的分工,是框架結構體系最明顯的特點,級支撐建筑空間的骨架是承重系統,而分割室內外空間的圍護結構和輕質隔斷,是不承受荷載的。因此,柱與柱之間可根據需要做成填充墻或全部開窗,也可以部分填充,或做成空廊,使室內外空間靈活通透,因考慮教學樓的采光,可采用部分填充,部分開窗。在框架結構體系下,室內空間常依照功能要求進行分隔,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半封閉或開敞的。隔墻的形狀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直線的,也可以說折線或曲線的,另外,從虛實效果上看,或虛或實,或虛中有實,或實中有虛,皆可表達一定的設計意圖。
框架結構是由水平放置的梁構件和豎向放置的柱構件組成的主要承重框架,與樓(屋)面板共同構成的空間受力體系,并通過布置非承重填充墻(隔墻)形成適應需要的獨立的建筑空間。框架結構的最大特點是承重構件與圍護構件有明確分工,建筑的內外墻處理十分靈活,應用范圍很廣。這種結構形式雖然出現較早,但直到鋼和鋼筋混凝土出現后才得以迅速發展。根據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體系可分為橫向布置、縱向布置及縱橫雙向布置三種。橫向布置是主梁沿建筑的橫向布置,樓板和連系梁沿縱向布置,具有結構橫向剛度好的優點,實際采用較多。縱向布置同橫向布置相反,橫向剛度較差,應用較少。縱橫雙向布置是建筑的縱橫向都布置承重框架,建筑的整體剛度好,是地震設防區采用的主要方案之一。
3. 本課題研究內容
3.1建筑方案設計
3.1.1工程概況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出山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古城,其濃郁的文化氛圍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這里的人們,而學校建筑是傳承其文化,體現其莘莘學子風貌的重要場所,其因此,結合這里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設計一所符合這里的的條件的學校建筑至關重要。
3.1.1.1教學樓工程概況
教學樓為擴建的建筑,擴建的都江堰市中學教學樓,采用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該樓地上總建筑面積大約6900m2,占地面積大約1380m2.本教學樓的主體建筑5層,耐火等級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
3.1.2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包括建筑空間環境的造型設計和構造設計。
3.1.3建筑空間環境的造型設計
1) 建筑總平面設計,主要是根據建筑物的性質和規模,結合基地條件和環境特點,以及城市 規劃的要求,來確定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位置和布局,規劃用地內的綠化,道路和出入口,以及布置其他設施,使建筑總體滿足使用要求和藝術要求。
2) 建筑平面設計,主要是根據建筑的空間組成及使用要求,結合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技術 條件,來確定各個房間的大小和形狀,確定房間與房間之間、室內與室外之間的分隔聯系方式,進行平面布局,使建筑的平面組合滿足適用、安全、經濟、美觀和結構合理的要求。
3) 建筑剖面設計,主要根據功能和使用要求,結合建筑結構和構造特點,來確定房間各部分 高度和空間比例,進行垂直方向空間的組合和利用,選擇適當的剖面形式,并進行垂直方向的交通和采光、通風等方面的設計。
4) 建筑立面設計,主要根據建筑的性質和內容,結合材料、結構和周圍環境特點,綜合地解 決建筑的體型組合、立面構造和裝飾處理,以創造良好的建筑形象,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
3.1.4建筑的構造設計
構造設計主要是研究房屋的構造組成,如墻體、樓地面、樓梯、屋頂、門窗等,并確定這些構造組成所采用的材料和組合方式,以解決建筑的功能、技術、經濟和美觀等問題。構造設計應繪制很多詳圖,有時也采用標準構配件設計圖或標準制品。
3.1.5建筑功能分析
1) 在本設計中結合學校各主要使用空間的特點將其分為教學活動區、教師辦公區、宿舍、食 堂以及風雨球場等,各功能塊之間的關系。
建筑工作者與其說是運用構思創意與設計技巧創造美好的建筑,不如說是給人們創造美好的環境,所謂環境應具科學,技術,藝術的內涵!優美的環境更能反映其不同的精神面貌,而對于學校建筑更是如此!--簡潔大方,清新優美,靜謐端莊!根據鬧與靜的功能分區,宿舍與風雨球場、教學區、辦公區的布置應該分隔一定的距離,比如風雨球場與教學區屬鬧區,兒辦公區與宿舍相對安靜,因此應該分隔布置。
2)根據教學樓各房間使用要求的不同對它們進行功能分區,使其既分隔而互不干擾,且又有適當的聯系。各房間的功能關系。
本教學樓為內廊式建筑,進出口由大廳兼做休息平臺的(大廳不至于一樓),樓梯澤根據耐火等級,防火規范,易于疏散布置于教學樓建筑物的中間及兩側。教學樓坐南朝北,根據其潔與污、鬧與靜的功能分區,廁所布置于教學樓建筑物的右側,辦公室布置于教學樓的左側,根據中小學校建筑規范,化學實驗室布置于一層,其他實驗室逐層依次往上布置。
教學活動區
教學活動區主要包括普通教室以教學年級為單位分別布置在1、2、3、4層。
教師辦公區
教師辦公區主要包括5間教師辦公室,與普通教室相對應布置于1、2、3、4層,在豎直向上方便教師與學生的聯系,而在水平方向上通過分區布置又對兩種使用空間起到很好的分隔作用。
3.2 教學樓經濟問題分析
運用建筑技術組合空間形體時,除需滿足功能和審美的要求之外,還需喲符合經濟適用的的原則。建筑中的工程技術問題,是構成空間形體的骨架和基礎。同時,工程技術本身如結構,設備,裝修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和施工費用 .因此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因引起相當大的重視。同時應把一定的建筑標準作為思考建筑經濟問題的基礎。
3.3 建筑物的藝術造型
藝術造型是多方面的,從室內到室外,也包括民族習俗,地域文化,構圖技巧,以及形式美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對于中小學教學樓,是大量性的建筑,反映在造型藝術上,只要做到簡潔明快,樸素大方就可以了。
3.4 繪制建筑施工圖
1) 建筑設計總說明
2) 總平面圖:道路,綠化,小品等的設計布置,標明建筑與道路,建筑與紅線之間的關系
3) 平面圖:各層平面圖 比例1:100或1:150
4) 立面圖:各方向立面圖 比例1:100
5) 剖面圖: 比例1:100或1:150(注:橫剖面必須剖樓梯間,注明樓面及屋面做法)
6) 詳圖:常用1:1、1:2、1:5、1:10、1:20、1:50等大比例。
3.5 結構的方案布置及其內力計算與配筋
3.5.1 結構選型
根據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工程地質勘查報告,建筑場地的類別及建筑的高度和層數來確定建筑的結構形式。
3.5.2 結構內力計算及結構構件配筋計算
根據確定的構件截面和荷載值來進行內力的計算,包括彎矩、剪力、扭矩、軸心壓力及拉力等等。根據計算出的結構內力及規范對構件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軸壓比、剪跨比、跨高比、裂縫和撓度等等)來復核結構試算的構件是否符合規范規定和要求。如不滿足要求則要調整構件的截面或布置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3.5.2.1 采用手算法對部分主要構件內力的計算及配筋計算
1、取一標準一榀橫向框架計算,完成下列工作;
(1) 荷載統計;
(2) 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框架各個桿件的荷載效應計算;
(3) 在風荷載作用下各個桿件的荷載效應計算;
(4) 在地震荷載作用下各個桿件的荷載效應計算;
(5) 荷載效應組合;
(6) 各桿件的截面設計及配筋計算;
(7) 按所給場地地質資料,選擇基礎類型,設計計算框架柱下基礎;
(8) 選3~4跨樓板進行配筋計算。
2、樓梯選型及計算配筋;
3.5.2.2 采用pkpm結構設計分析軟件對教學樓建筑結構進行設計及配筋
3.6 結構施工圖
基礎平面圖和基礎詳圖-基礎圖通常用基礎平面圖的基礎詳圖來表示建筑物室內地面以下基礎部分的平面布置及詳細構造;
結構平面圖-指上層結構平面圖,用來表示墻梁板柱等承重構件在平面圖中的布置,是施工圖布置各層承重構件的依據
結構構件詳圖-包括梁板柱基礎和樓梯的構件詳圖
3.6.1結構施工圖
基礎平面圖和基礎詳圖-基礎圖通常用基礎平面圖的基礎詳圖來表示建筑物室內地面以下基礎部分的平面布置及詳細構造;
結構平面圖-指上層結構平面圖,用來表示墻梁板柱等承重構件在平面圖中的布置,是施工圖布置各層承重構件的依據
結構構件詳圖-包括梁板柱基礎和樓梯的構件詳圖
3.6.2結構施工圖的繪制
1) 結構設計說明
2) 基礎平法施工圖:比例1:100或1:150
3) 柱平法施工圖: 比例1:100或1:150
4) 各層梁板平法施工圖:比例1:100或1:150
樓梯平法施工圖:采用板式樓梯
4. 本次設計所要達到的目標:
4.1.1
畢業設計是我們大學階段學習的一次最終總結,是畢業前的一次大練兵。通過畢業設計,我們在大學階段所學的各種專業知識應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在此基礎上我們所需的知識也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成功的完成畢業設計之后,我們應了解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的程序、內容和設計原則,同時對國家的建筑方針有更深的理解。建筑設計的最終成果是:一套標準、完備的建筑施工圖,一套標準、完備的結構施工圖,一份完整、嚴謹的結構計算書。
4.2.2 我的創新點
低碳節能環保新型建筑墻體材料的選用
綠色建筑體系的運用
古樸的環境氛圍與濃郁的學習氛圍的總體布局的打造
輕質建筑材料的選用
5. 本課題研究方案:
5.1、文獻收集。
5.2、實物考察。
6. 畢業設計進度安排:
1) 設計選題與資料收集 第x學期第3-6周前
2) 開題報告 第x學期第7-8周前
3) 設計項目調研與資料收集 第x學期第9-20周
4) 建筑方案設計 暑假-第x學期第1-2周
5) 繪制建筑施工圖 第x學期第3-4周
6) 結構計算書 第x學期第5-8周
7) 繪制結構施工圖 第x學期第9-11周
8) 畢業設計圖紙整理與審閱 第x學期第12周
9) 畢業答辯 第x學期第13周
7.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 》( gb 50099-2011)
(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1)
(3)《建筑荷載設計規范》(gb 50009-2012)
(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6)《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019-2003)
(7)《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
(8)《房屋建筑學》(第四版)李必瑜,王雪松主編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9)《公共建筑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9
(10)《西南地區建筑標準設計通用圖》 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11)《建筑施工圖設計》黃鹢。[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7.
(12)《建筑課程設計指導任務書》。李延齡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3)《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第四版)張文忠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14)《綠色建筑設計研究》單紹云江蘇銘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15)《淺談新型建筑材料的節能保溫及環保》葉闖、董俊蘋,河南省紡織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相關文章
檔案管理新增
檔案管理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