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開題報告書怎么寫「模板分享」
論文堡
日期:2023-10-21 15:42:41
點擊:471

論文開題報告書怎么寫?本文將以經濟類論文為例,為大家分享一篇開題報告的范文樣本,標題是“歷史思維視域下的綠色發展”,具體詳情如下。
一、論文開題報告基本框架
論文開題報告一般由以下八個部分組成(每個院校都有固定的開題報告模板,可能有所差異,大家可以參照各自學院的要求進行寫作)。具體內容如下:
1.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2.研究目標及內容
3.研究方法
4.論文大綱
5.技術難點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6.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
7.論文工作計劃
8.參考文獻
經濟類論文開題報告
二、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對自然界不加約束的開采和利用,生態環境持續不斷地受到破壞,導致人與自然的關系逐漸惡化。截至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對自然資源仍有著較大的依賴,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中國生態環境公報》中可以看到:“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只有121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全部城市數的35.8%,64.2%的城市存在環境空氣質量超標的問題?!彼Y源上,2018年,全國地表水監測的1935個水質斷面(點位)中,i?iii類比例為71.0%,有近三成的水處于不可飲用的標準。“生態環境質量上,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優和良的縣域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44.7%,在內蒙古西部、甘肅中西部、西藏西部和新疆大部還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同時2018年與2016年相比,生態環境質量變好的縣域占9.5%,基本穩定的占79.1%,變差的占11.4%?!??多種數據表明了環境問題的惡化還在持續,出于對環境的保護以及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長時期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同時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力圖把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刻融入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各個過程之中。
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中國使用煤等固體燃料的人口比例在2005年為61%,2013年削減下降到42%,2017年又進一步削減下降至32%,這一削減速度明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室內空氣污染水平也呈現著較大幅度下降。而后在十九大的報告中再次明確強調了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將新發展理念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因此,對我國綠色發展的進一步深入研宄仍舊顯得十分必要。
1.1.2 研究意義
綠色發展理念作為新發展理念的有機構成部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把新發展理念、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等要求寫入憲法。隨著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的發布和實施,其理念逐漸深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各個環節之中。雖然對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識,但對其理論和實踐演進的動態過程還比較模糊,在國內外綠色發展不斷演化的進程中,并未形成一個系統的,以歷史分析的視角對它的建構。歷史思維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思維創新,通過對歷史經驗借鑒、從歷史汲取智慧,分析歷史發展的進程并發現其規律,用來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運用歷史思維對綠色發展分析與解讀,可以深化對綠色發展的認識,可以對綠色發展理論體系進行有效的補充,將理論進行更深入的闡釋,為綠色發展理念本身提供科學的方法論指導,使其能更好的指導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
實踐意義上,以歷史思維的視角對綠色發展進行深入研宂,能夠為我們今天生態危機問題的解決提供可借鑒的理論,使我們對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解更加的縱深全面,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過程中得到更清晰的目標,指導人們更好地與自然相處,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終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從歷史的角度看問題,可以看到問題的演變過程,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這使我們知道解決問題的方向。我們在對生態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的基礎上,試圖找尋解決生態問題的方法,對當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幫助。
我國在踐行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面對發展中存在的各類難題,理論研宄需要更加深入,實踐中方能產生更好的效果。理念本身必須經過不斷進化和超越的過程,才得以直面現實問題,更好的指導人的行為,在我國未來發展道路上,綠色發展理念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是對我國現實情況、人民美好愿望、未來出路的科學闡述。一個好的理念,必須深懷歷史意識,用歷史思維分析問題,在綠色發展理念在貫徹到現實生活的過程中,也需要與時代同行,不斷發展完善,才得以時代發展遇到的新問題時激發理論的新活力。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三、研究內容
本文以歷史思維的視角對綠色發展進行研宄,力圖深化對綠色發展的理論的認知,使其能夠更好的去指導我們的實踐。
文章從以下五個部分進行論述:第一部分為緒論,分析當前綠色發展問題的相關背景以及研究:意義,通過國內外文獻綜述,闡述目前學術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存在問題。第二部分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內涵及理論淵源做出解讀,并對運用歷史思維的視角分析綠色發展進行了合理性分析。綠色發展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本身具備過程性,我國綠色發展本身是一個歷史過程,其主要基于對傳統發展模式的批判,理論的不斷完善和實踐的不斷推進中經歷了諸多的進程,在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思想,要將綠色發展放在歷史中的不同階段加以聯系和比較,方能弄清其實質。第三部分,對我國綠色發展階段性和制約因素進行分析,這里的階段性一方面是我們對綠色發展的認識的階段性;另一方面,綠色發展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不是最終目標?,同時闡述了當前我國綠色發展面臨的社會制約因素,如何認識這些因素,以及如何改進使其變成促進和實現綠色發展的因素。第四部分,綠色發展的拓展和深化,分別從綠色發展維度的拓展以及綠色發展實踐的深化兩個角度分別對綠色發展的演進道路進行了梳理。分析發現綠色發展的內部結構具有動態性,概念上是對過去思想不斷繼承與超越;在外延上是多維度、多層次下的綠色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層面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需要在不同的維度下統籌兼顧,盡可能全面的看待綠色發展;在實踐中可以在不同的組織結構中不斷推進,不斷深化。第五部分為總結,通過歷史思維的視角對綠色發展歷史演進以及踐行路徑的探討得出相應的結論。
四、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通過對不同時期國內外綠色發展相關文獻資料收集和整理,以便能夠更全面的從多個角度理解綠色發展及綠色發展理念。
多學科交叉互補研宄方法:對于綠色發展研究是一個涉及哲學、政治學、生態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的研究范疇。單一地從某個學科視角展開研宄,不利于我們科學、全面地認識和理解綠色發展的相關理論。因此,采取多學科交叉研宄的方法,有利對綠色發展進行多方位的綜合分析。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研究方法:通過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在對綠色發展的內涵、外延及實踐梳理的基礎上,觀察其歷史脈絡與轉變軌跡,尋找其中的規律。
五、研究結論
通過對歷史思維和綠色發展的探析和研究,對綠色發展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跉v史思維的視角,探討了綠色發展在內涵、外延、實踐上的歷史演進,以及在我國綠色發展的實踐中,制定和實施怎樣的制度能夠更好的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提升人的主觀認識使人能自覺地促進和實現綠色發展。主要觀點如下:(一)思維方式對綠色發展的軌跡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的綠色發展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呈現不一樣的特征。在實現我國的綠色發展的過程中,要以史為鑒,整體性的看待問題,從歷史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把綠色發展放到歷史中去理解和認識,所以要用歷史的思維來對待綠色發展理念及其實踐,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推進和實現綠色發展,進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二)綠色發展的內部結構具有動態性,概念上是對過去思想不斷繼承與超越;在外延上是多維度、多層次下的綠色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層面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需要在不同的維度下統籌兼顧,盡可能全面的看待綠色發展;在實踐中可以在不同的組織結構中不斷推進,不斷深化。
(三)新時代下,綠色發展在我國的全面推進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和踐行價值,同時在當前階段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當前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條件對實現綠色發展存在一定的現實制約因素,而綠色發展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階段性過程,也是綠色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我國綠色發展的整體發展路徑,既需要國家提供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社會各部門以及公眾的共同參與配合。我國作為綠色發展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實踐的指向對綠色發展的實現有著重大的意義,綠色發展的踐行不能只依靠單方面的出力,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同時發揮作用,才能走出一條適合我國的綠色發展之路。
六、論文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以上是論文開題報告書怎么寫的相關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論文寫作資料,可以隨時在本網站查閱,如果想尋找論文寫作幫助,可以在線咨詢。
相關文章
醫學新增
醫學熱點